新赛段上的凝思
2021-05-23
《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一书的作者写道,“筋疲力尽的人们看到了创新之路,编写的程序和服务终于能传遍整个地球并改变这个世界。”字里行间时新技术的颠覆性与变革性展露无遗。无可否认,新与旧的碰撞“火花”充满智慧和动能,信息技术对生产制造的改变乃至颠覆正渐次显现,工业互联网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工业互联网不是“工业”和“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这个组合词的主角首先是工业的内生力量,然后才是以互联网对外赋能,两者以符合工业生产的逻辑串联,从而真正发挥价值——这是探行多年后业界的顿悟。说得更直白一些,拨正认知的工业互联网“姓工不姓网”,难点从来在工业而不在网络,并联的是生产要素而非消费要素。
眼下,在区域化、网络化特征明显的产业深耕阶段,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步入新的赛段,不再只满足于以降本增效的底层逻辑行进智能应用的落地路径。在史学家眼里,所谓“大战略”就是“无限远大的抱负与必然有限的能力之间的平衡”,这样的论断之于企业发展的语境里更易引发共鸣。而今,工业互联网让企业的各项能力集聚、倍增——在厘清竞合关系之后,它们可以携手朝着更加远大的愿景挺进。工业互联网拒绝单独的玩家,其本就置身多种模式交错相联的市场,产业链上的企业必须共建创新发展的“生态雨林”,当产品被场景替代,行业被生态覆盖,工业互联网得以重新定义企业的成长模式。
再将视野转回国内,如何开启未来,需得仔细斟酌,再行选择合适的突破战略,中国制造业的出路绝非固守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是坚定向着技术取胜的方向转变,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渗透力度,夯实并超越“按需构建、按需服务”境遇的工业互联网在其间作用巨大。
提出好问题比得到完美的答案更重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比提高行进的速度更高效。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各个行业中都会涌现出一批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竞争力的领軍企业,其前提则是,“工业互联网很潮,脚踏实地探索的企业才有希望”。工业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挑战难点在于,这个领域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企业需以新手心态行稳进之举,不断实践,勇于尝试,探索后再规划,以自身优势走出差异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