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2021-05-23王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

王力

【摘要】高效的音乐课堂,依赖于学生在课堂上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而在教学实践中,优质的游戏资源很难系统地应用在日常教学中。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课程内容分为四大结构框架(感受与欣赏、表现、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如果将音乐游戏资源渗透到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将会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我们接触最多的教学法,如,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都是让学生在音乐课堂玩中学、学中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形象。因此,开发整合音乐课堂游戏资源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音乐课堂;游戏资源;教学有效实施

在音乐教育中,游戏形式也经常被作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世界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都包含了此项内容。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倡导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律动、歌唱和创作,以此来保持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习音乐,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探索和体验等。可见,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在世界三大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都有体现。

有关音乐课堂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的学术交流和奥尔夫教学培训中。如,2018年1月12日至14日,广州市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交流研讨会之律动活动专场、广州市各个区的奥尔夫音乐教师培训中,花都区关于音乐课堂中游戏的研究主要出现在区、街、学校的音乐公开课和奥尔夫教学研讨中。而在公开课的教学中,主要侧重在音乐教学的某一环节或者是音乐教学法中,专门作为资源开发的研究还没有出现。因此,推进小学音乐课堂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对于辐射区域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师发展和音乐资源的开发也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对于音乐课程内容中的认知能力也会有差异,所以,需根据不同学段来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因此,针对以下的四个模块内容进行课堂游戏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一、如何利用音乐课堂游戏提升九年一贯制学生感受与欣赏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感受与欣赏能力包含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几方面。在学习音乐表现要素时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贴纸,让学生用“我爱连连连”的连线游戏学习音乐术语中的速度、力度记号等。在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中可以做出几个人物表情图片粘贴在黑板,让学生选择音乐的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或者可以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用“听一听,想一想”的游戏环节把同类和不同类音乐情感的曲目播放给大家听赏辨别。

辨别歌曲的曲式时,教师可以准备多张大写的英语单词A、B、C、D贴纸和小写的英语单词a、b、c、d贴纸,让学生贴出歌曲的曲式。同样,可以把歌曲的流派和特点分别制作出来,用连线的游戏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再比如,可以让学生用波浪线画出音乐线条,比一比哪个画得更准确;也可以用“画一画”的游戏让学生用线条或柱状体画出二声部音乐织体等。

二、如何利用音乐课堂游戏提升九年一贯制学生表演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表现能力包含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击鼓传物”的游戏。教师背向学生,手击鼓,学生们依次传递一件物品,鼓声响起,便开始传递物品,鼓声结束物品在谁手中,就由谁表演节目。

在课堂上设置一个“我是歌手”的演唱游戏环节,学生可以模仿自己喜爱的歌手风格,把课堂上学习的歌曲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演绎出来。或者组织一场“班级春晚”鼓励大家演唱演奏自己喜爱的曲目。

识读乐谱环节,可上网选择一份自带评分的软件,通过“我爱挑战”的游戏环节让大家参与,根据学生识读乐谱的情况,给出分数,从而给出评价,提高趣味性和参与性。

三、如何利用音乐课堂游戏提升九年一贯制学生创造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造能力包含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

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利用手上的乐器或其它教具资源,完成乐曲的二次创作。如,可用小乐器进行节奏的创编,可以用“我爱变歌词”的游戏完成歌词的创编活动等。

四、如何利用音乐课堂游戏提升九年一贯制学生音乐与相关文化理解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包含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

此环节可采用“我是讲述者”的游戏形式,通过前置作業的准备,让大家讲述音乐背后的相关文化,并给予学生“xx文化使者”的荣誉称号,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记忆和理解。

以上四大结构的内容涉及的游戏资源,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来开发和运用。而不同学校、同区域或不同镇街的音乐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教研等形式相互讨论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整合优化,形成序列化的音乐游戏资源。此外,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游戏教学相融合,不断推进音乐课堂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从而可以共享游戏资源。

把游戏资源渗透到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愉悦体验,从而真正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

[本文系广州市花都区课题“实践共同体构建音乐课堂游戏资源体系的研究”(课题号:HDJSJY2020182)的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瑜.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5):55.

[2]王钢.实践共同体推动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02.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应
“投其所好”,让音乐课灵动高效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实践创新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用“心”倾斜,有意“栽”花
新手教师如何应对低年级音乐课堂
多媒体是音乐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