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育人策略探析

2021-05-23江曲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高中音乐德育

江曲美

【摘要】高中音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提升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有着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随着国家对艺术的重视,为了拓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国家已经把音乐课程已纳入美育体系,因此,高中音乐课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法,或者干脆形同虚设,而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发挥育人功能更好地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服务。那么,高中音乐鉴赏课具有哪些育人功能?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育人功能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音乐;育人功能;德育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高中音乐具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其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这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高中音乐这门学科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其不仅是单独一门专业学科,更是德育中不可或缺的学科。然而,受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当前很多学校还没有从传统的高考模式中走出来,仍然认为高中音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完全没用充分把音乐鉴赏课应有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另外一方面音乐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音乐这门学科所包含的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过只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把传授知识与育人功能充分融合起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其育人功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营造育人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生情感丰富,容易受周围气氛的感染,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但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音乐教师往往只注重音乐知识的灌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兴趣不高,不要说发挥音乐的育人功效了,学生连掌握音乐知识的欲望都很难调动起来,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音乐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良好的育人氛围中,陶冶情操,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当要教授《同属一个世界》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达到育人的效果,我们可以先从营造氛围开始,通过多媒体先播放一首《让世界充满爱》,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歌曲熏陶下,由上课之前放松的心态,情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然后,再把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丛飞展现在学生面前,把丛飞生前的义举一一跟学生罗列:为了资助一百多名的贫困学生,他不辞辛劳地参加了四百多场的义演,捐了三百多万的善款,而他自己生病住院的时候却连医药费都交不起,即使在他生命的尽头,他也没有忘记为社会贡献,他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有需要的人……这些话再加上音乐,教室里出现从来没有过的寂静。最后再播放丛飞的创作的歌曲《愿你幸福》,里面的歌词无不是对学生的德育教化,告诉学生要懂得奉献,要多替别人着想,就这样在充满春风般爱意的氛围中学生不仅有學习的兴趣,而且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挖掘育人元素

高中音乐有其自身的专业特色,但总的来说其还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育人元素或许不像其它学科那么明显,但其实其往往是一种深层次的、不经意的、甚至是一种本质的隐藏。因此,要想充分把高中音乐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音乐教师要有一双“慧眼”,不能仅仅注重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而应该对教材充分解读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所蕴藏的育人元素,深挖其所蕴藏的德育内涵,将传授知识和育人功能充分融合起来,达到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心灵又得到洗礼的目的。

例如,在教《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们可以以音乐家冼星海的创作经历作为德育的切入点,把冼星海谢绝外国优越的定居条件,毅然回国为民族解放呐喊,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抗战音乐作品,鼓舞了民族士气,为抗战胜利立下了功劳;再如,教学《五星红旗》这首歌曲的时候,其实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这首歌曲本身就包含了不少的育人元素,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这些育人元素挖掘出来,我们可以先不让学生唱而是让学生去读歌词,让学生认真朗读理解这首歌曲,然后,教师再结合国旗的来历,国旗上组成部分的象征意义等,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到体育健儿荣获世界冠军的时候升国旗唱国歌的场面,进而增加学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自豪感。

三、创设育人情境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方案中是这样阐述的:高中音乐要充分利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更加注重育人的目的,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高中音乐不能仅仅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音乐知识,更有注重发挥高中音乐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忽略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首先明确音乐学科育人的目的,注重创设育人情境,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感悟音乐的魅力,同时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生唱《常回家看看》这首音韵十足,充满亲情感的歌曲,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先让学生观看春晚的MV,充分调动起学生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由于高中生大多都是内宿学生,他们观看完之后,内心自然就有比较大的感触,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情境表演小组,要求各小组根据对这首歌的理解把歌曲中的内容表演出来,看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有感情。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会分工合作,进行角色安排。等他们简单地进行排练之后,然后就开始让他们登台表演,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学生可谓各展风采:把帮爸爸妈妈“洗洗碗”、捶背按摩、拉拉家常等温馨的画面一幕幕展现了出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学生在唱和表演得过程中也进一步感悟到了父母的不容易,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动力。

总之,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会传授音乐知识的教师,而是一个把“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的根本任务当做自己教学的出发点,能够把教学和育人同时并进的教师。可以说在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下,国家对教学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高中的音乐教师一定要转变德育教育只是班主任的事这一传统的观念,在进行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传授的同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音乐学科其特有的育人优势,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达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文憬.在音乐教育中有效实施德育渗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7).

[2]金小刚.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功能新解[J].儿童音乐,2011(8).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高中音乐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