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郊小学亲师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5-23李惠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李惠莺

【摘要】良好的亲师关系的建立有助于联结教师、学校、家长的资源。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对学校教育的进行以及班级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着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家长的家教水平、教师的素质以及学校的管理水平等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市郊小学中,因于家长的意识、亲师沟通方式、教师的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亲师关系欠缺良好的沟通。本文就这种情况对加强市郊小学亲师沟通的重要性、亲师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建立良好亲师关系的对策,希望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共同应对这个问题。

【关键词】市郊;亲师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所谓亲师沟通可以理解为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良好的亲师关系的建立,有助于联结教师、学校、家长的资源。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班级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市郊小学因受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学生的来源、家长的素质、学校亲师沟通的方式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亲师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亲师合作。所以,在市郊小学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探索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加强亲师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师关系。

一、市郊小学亲师沟通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需要

专家指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他人包括“父母”“老师”“朋友”。而就小学生而言,前两者则起着关键的作用。建立良好的亲师关系,将“父母”“老师”这两种影响力结合起来,必然会更好地推动着学生的学习。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的发展还未成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和毅力还有待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缺乏自觉性和自控能力,极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鼓励与帮助。市郊小学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既有农村的学生,又有外来经商和打工人员的子弟。学生的早期教育参差不齐,在学习上容易产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建立良好的亲师关系,能够让家长充分地了解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了解学校对学生学习上的要求,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

(二)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重要渠道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家长的素质及家教的方式则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市郊小学,家长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有些家长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的观念,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方法。一些家长缺乏与孩子的心灵沟通;有些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有些家长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有些家长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无法应对。通过亲师沟通,能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目标、课程教材、环境设备等充分了解,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策略有一定的认识。这便于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与学校保持一致。另外,家长可以得到学校、教师的指导,学习教育的新理论,掌握教育子女的新技巧。在家长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汲取别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

(三)妥善处理家校分歧,减少家校纠纷的前提条件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校与家长在意见上的分歧。如,我们可能会常遇到家长因学校的某个收费项目进行投诉;家长对学校作出的处分决定不服而大动干戈;当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的时侯,有些家长会来到学校兴师问罪;当学生出现意外事故,家长不惜一切代价与学校纠缠。如,前些时间鹤山某学校出现了学生的伤害事故,造成家长纠集村民到学校静坐示威,给学校的教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家校的纠纷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校带来声誉、经济等方面的损失。通过亲师沟通,与家长在平时就建立起良好的亲师关系,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师工作的情况,可以更多地获取家长的理解。当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双方才有可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四)推动教师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

家长是教师教学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库。建立有效的亲师合作关系可以让教师在与家长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汲取不同的信息。另外,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又会促使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而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2007年全省中小学班主任研修班上,惠州市的一位名班主任在介绍她如何成功地举办了一次以“亲情”为主题的班会公开课上就十分感慨地提到家长的协助和支持对学校工作的影响。在她的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中,由于要求家长出席,有些家长远在北京却放下手头的工作回来参加她的主题班会;有些家长一次就拿出了两千元作为活动的经费;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出钱出力,使活动得以开展。可见,家长作为学校辅助教育力量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地发挥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利用家长的资源,协助学校进行管理。

二、市郊小学亲师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长的沟通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市郊小学的学生家长大都是当地的农民、个体户、外来工等。在他们当中,有的不善于表达;有些整天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很少过问,更谈不上与教师主动沟通;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交给学校,教育是学校的任务,与家长无关。与城市的小学相比,不难看出在亲师沟通上,市郊小学家长的主动性显得十分欠缺。主要表现在他们很少会主动打电话给教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庭联系簿及学生的家庭报告书上签意见时比较敷衍了事,往往是教师费尽心思写一在段评语,家长卻只签个名字了事,一点意见都不加,有些家长甚至还叫孩子代签;对学校组织的各项家校交流的活动,如家长会、开放日等缺乏参与的热情,往往是发完通知后还要班主任打电话邀请才能够落实。有些家长则从来都没来过开家长会,总是让老人家或哥哥姐姐等代表参加等等;在参加家长会或开放日的时候,家长参与评价、提意见的很少,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市郊小学的家长大都未能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的作用,未能意识到自己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位置。

另外,市郊小学的学生家长存在着职业不稳定的特点,有些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做生意,到处奔波;有些家长没有固定的职业,经常改变上班地点,手机、电话号码等经常改动;有些家长没有手机,又经常不在家,联系十分不方便;一些外来工家庭的住处也会经常变动,家长也不及时通知教师。这种种情况都会影响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正常进行。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