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渗透之我见

2021-05-23林少观

成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后任务欣赏

林少观

摘 要: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关注点着重放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而重难点是否突破,常常是作为一节课好坏的评价标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中,更加看中的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德育息息相关,德育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率。

关键词:德育 导入 互动 任务 欣赏 课后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意识到教育的变革,教育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而更应该看中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德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灵魂,如何做好德育是教师应该终身研究的命题。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深刻的。教师如果能在课中巧妙、潜移默化的传递一种信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必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1 导入环节现德育

导入是课程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头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可以帮助教师迅速梳理好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条主线。教师可以利用导入环节巧妙的进行德育渗透。借助情景的创设,通过一个视频、文字、图片来传递一种教育,它可以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四年级下册《修补图像焕新颜》,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利用光影魔术手对相片进行旋转、“扶正”、裁剪操作。我围绕知识点创设端午佳节的情景,课前播放端午节由来与习俗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出示端午佳节的照片,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课中通过小组讨论、上机实践,突破课堂重难点。本节课我围绕着端午节主题,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冲击,渗透德育。

2 互动细节藏德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保证学生学习的进行,互动环节少不了。一个高效有意义的互动才是良性的,师生的互动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教师要善于利用互动环节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当然德育的渗透也可以在此进行。那互动环节中的德育该如何实现呢?

例如:三年级上册《计算机部件我爱护》,作为学生正式接触计算机的第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到计算机各个部件,教材将人的身体与硬件相联系。在认识输入、输出设备时,我在课中邀请同学们来当“教具”,蒙住学生的眼睛塞住学生的耳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当无法获取外界信息时,人的内心是无比的焦虑。从这样一个互动过程,提醒学生要爱护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紧接着我提问:“你们认识轮椅上的巨人霍金吗?他全身瘫痪,不能发声。却成就了一番伟业。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呢”?通过提问,感受科技的进步对生活工作产生的影响,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3 任务设置透德育

任务设置经常出现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布置任务,完成任务来达到掌握知识目标的目的。任务的设置往往是与知识内容相挂钩的,但是是呈现多样化的。我们可以利用任务的设置来进行德育的渗透,这是一种两赢的办法。即可以掌握知识又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领会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前提下,对教学的体系和基本内容熟练掌握之后,合理的设计课堂任务融合德育从而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提升。

例如:三年级上册《鼠标操作有方法》,本节课学生在认识鼠标后,进行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的学习。我出示任务:垃圾分类小能手,我在桌面新建多个文件夹更改图标的样式,创设一个垃圾分类的小游戏,邀请学生小组合作拖动垃圾进行分类,双击打开垃圾桶查看分类结果。学生在有趣的任务中掌握了鼠标基本操作方法,并懂得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 作品欣赏见德育

信息技术课堂五彩缤纷,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时都存在着作品。作品代表着阶段性的收获,起着示范引导的作用。自然赏析成了不可缺少的课堂环节,作品呈现在师生的面前,如何去欣赏它?里面藏着大秘密。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笼统的去说好与坏,其实这都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去发现作品背后的秘密,引导学生从内容走到内涵,提升欣赏的层次。

5 课后延伸拓德育

40分钟的結束并不代表着课堂的结束,它是终点也是起点。学科知识本身就是具有连续性的特点,环环相扣。本节课与下节课之间的知识往往是有联系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情感的升华,它不一定是上机实践操作、写纸质作业。它也可以是融入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所以在进行课后延伸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去贴近生活,感受德育无处不在的魅力。

例如:四年级上册《网络信息辩真伪》,本节课学生了解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途径,学会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辨别信息真伪的手段,我布置课后作品,让学生当生活的有心人,去关注身边各式各样的信息。

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自由,精神的自由。课堂中德育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慢慢的渗入骨子里的才能坚定不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观察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为教育而终身奋斗。

参考文献:

[1] 杨勇,张诗亚.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

[2] 陈永德.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德育模式创新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08).

[3] 胡光荣.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发展信息技术教育[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9).

[4] 郭谦.信息技术背景下美术教育与德育渗透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9).

厦门市同安阳翟小学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猜你喜欢

课后任务欣赏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拓展材料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
思品课堂“以学论教”实施步骤之探索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