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何处?
2021-05-23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常常会谈及“田野”,而这“田野”一旦蹲下去,便不知会是多少年、会产生怎样的研究结果、会与自己的生活发生何种关联……
“田野”也不仅属于学者,如果任何人对异文化感到好奇,或是记者在做研究调查,也都会需要运用“人类学之眼”去观察,宽泛来说,那便也是—种“田野工作”。
倘若好奇心重一些、浪漫一些,我们的日常都可以是田野。毕业时我的某位老师曾说:“把你的生活当成田野来看,会有趣很多。”后来,每当我遇到事情心烦意乱之际,把自己置入研究者的角色反倒清醒、有趣了不少。
当然,学术上的“田野”诞生于一段传奇。波兰裔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做研究,原本只是两周的短期调查,不料一战爆发,他不得不在当地滞留超过两年。这次的“意外”让马林诺夫斯基发现,必须是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甚至是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建立关系与连接、参与观察、学习当地的文化和语言等,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地方一即“田野工作”。这也是人类学发展划时代的一刻。
不过,田野要怎么做、如何写,这至今仍是一个难以教授、或者说难以用教科书式的语言归纳的东西。因为每个研究者的田野都是他个人的经验,田野中的一切都难以预料,都是一种生命中只此一次的际遇。
也许,我们总觉得学者的论文枯燥无趣,列维一斯特劳斯的《忧郁的热带》却摆脱了学术语言,行文优美,让人读来仿佛在读文学作品,而这又是一本真正的研究。
再后来的学者,便在田野及其书写上走得越来越远了。例如印度裔學者Sudhir为了研究美国黑人街区的贫困问题,就深入贩毒黑帮的内部,还和黑帮老大成为了朋友。后来这个研究以《黑帮老大的一天》发表,里面详细的“黑帮风云”比电影还真实精彩。
再例如Elliot Liebow的《泰利的街角》,也是一部经典且如小说般好读的田野研究。Elliot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黑人社区,对那里的男性进行参与式观察,研究结果让美国社会意识到,黑人社区的贫穷问题不仅是人们印象里的懒惰、不务正业等,其中包含一系列的阶级、政策制定、外界的刻板印象等问题,让身处底层的人们继续陷落。
虽然田野是广阔且没有规则的,但研究者自己也必须平衡其中的伦理道德,并时时对自己的田野工作进行反思。在丰富有趣又干变万化的田野中,研究者唯有自己去掌握那把心中的量尺。
而不仅是研究者,我们记者也需要保持一种人类学的眼光,才能在浩瀚的资讯中找到最接近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