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保障学生阅读的三度空间
2021-05-23梅竹
梅竹
摘要: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可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深度和自由度,从而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提升学生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广度;深度;自由度
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9-0058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核心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是吸纳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源,在人生成长、文化积淀、素养形成等方面有基础意义;“写作”是输出和创造,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对思维认识的深化、语文能力的提升作用巨大。 “阅读”和“写作”互为依存,各有作用,在当下的语文教学界,这已经成了全体语文教学工作的共识。 基于此,广大一线的语文老师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持之以恒者大多取得了很好地成效。
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读写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仅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是不够的,因为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单纯靠每天 1 到 2 课时的训练时间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向课外拓展延伸,所以笔者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几年课外实践,有所收获,现在主要从读写结合,以写促读角度撰文总结一下本人的实践,与语文同行们探讨。
首先介绍一下笔者读写结合向课外拓展的具体做法:1. 几乎去除所有其他非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外作业(综合研究类活动除外)。 2. 每周学生课外至少阅读一本杂志并从阅读的杂志中挑选一篇进行仿写。 3. 阅读的杂志一般是《中华活页文选》,《散文》,《文摘》,《读者》……,这些杂志内容文质兼美,既有哲思,又有趣味,还贴合时代,易于为学生接受,学生读起来也情味盎然,有利于读写结合活动的开展与坚持。
笔者的实践方式其实非常简单,但是坚持下来,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本文着重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方面进行阐述。
一、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保障学生的阅读广度。
首先从时间上保障学生的阅读广度。 《语文课程标准》 对初中毕业生的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是 400 万字,现在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很重,400 万字的语文阅读量要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无法也无力实现。 在此情况下,只有语文老师给学生彻底松绑,去除所有其他非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外作业(综合研究类活动除外),学生才有可能完成 400 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但是这也只是从时间上给以学生完成课外阅读的可能,唯有给予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才能使“可能”变为“现实”。 笔者用每周仿写一篇所阅读文章并且仿写的文章要夹在原文中一起交给老师的这种半强制的方式促使学生特别是不自觉,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进行阅读。 这样,一周阅读一本杂志就算 48 页的杂志,每页 1000 字,一周 48000 字左右,全年以 50 周计算,一年就可以完成 240 万字,三年可以完成 720 万字的阅读量,这样的阅读广度是令人惊叹的。
其次从阅读内容上保障学生的阅读广度。 笔者推荐学生阅读的《中华活页文选》,《散文》,《文摘》,《读者》等杂志,内容广泛既可满足不同学生阅读爱好,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因为长期的阅读,学生阅读维度有所增加,会使学生跳出自己惯有阅读倾向的巣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第三,从阅读方式上保障学生的阅读广度。 笔者不要求学生做摘抄批注、读书笔记,也就是不给学生提超越阅读本身的其他要求,保证学生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不让非阅读要求挤占阅读时间,破坏阅读的流畅度从而保证学生阅读的广度。
学生的阅读仅有广度是不够的,因为广度阅读只是一种泛读,是一种浏览。 真正阅读能力的提高少不了精读的参与,笔者又是怎么保障学生课外的深度阅读的呢?
二、读写结合 ,以写促读 ,保障学生的阅读深度。
保障学生深度阅读的法宝就是以写促读,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从阅读的杂志中挑选一篇进行仿写。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学生要在阅读全本书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比较,确定要模仿的范例, 这一番过程需要深度阅读的参与。接着,确定一篇范例以后,学生要进行仿写,就必须对例文进行全面的解读:思想立意,布局谋篇, 遣词造句等等都会引起学生有意识的注意、思考和分析。然后,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在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 语言的组织,细节的推敲等方面又会向例文汲取营养,这非深度阅读不能解决。最后,仿写完成,学生为了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还会把自己的文章和范例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进一步领悟范例中的叙事说理抒情摹景的原因及方法。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对范例进行四度阅读,这四度阅读不是读四遍, 因为每一遍读,学生几乎都是字斟句酌,并且是有意识地主动探究,主动体悟,在这种层面上达成的深度理解效果远非单纯的常规意义上的深度阅读可比:这种读写结合,以写促读,让阅读从理解走向创造,又因创造而加深理解,实现真正的悟读。
三、读写结合 ,以写促读 ,保障学生的阅读自由度。
学生的个性心理,经验兴趣不一样,他们的阅读喜好也是有差别的。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和教学,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取向的多层次性,差异性决定了实行开放性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所以,笔者在进行以写促读的课外读写结合活动中, 由学生自由选读书籍。而实践中,确实也发现,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他们阅读兴趣的指向爱好也截然不同,有的喜欢文笔优美抒情味浓郁的散文,有的爱看充滿哲思的小品文,还有喜欢纪实强的传记文学,有的喜读跌宕起伏的各类小说……笔者对学生看什么只推荐, 不做硬性规定,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 自由地充分地选书读。
实践也表明,学生在面对自己喜欢的文章时,对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多有自己的心得和见解,也乐于也善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因为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时,学生的阅读就是“有我阅读” ,“有我阅读”中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当然能获得较为丰富的体验和感悟,享受到审美乐趣,从而实现有创意的阅读理想境界。如果是学生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必然导致“无我阅读” ,学生无法进入有创意的阅读的境界,最终会伤害到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同时,阅读进度也有学生自主控制,一周以内,学生根据自身的业余时间弹性安排自己的阅读量:这分两个层面,对于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自主决定每周的阅读量,有良好阅读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同学每周的阅读量可以超过一本;阅读速度慢的同学则只要保证读完一本杂志,若是有个别跟不上趟的,则让他们选择更薄的杂志。第二个层面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每天的业余时间适度进行课外阅读,哪天课业负担或其他事情影响则少读甚至不读,哪天比较轻松则多读。
另外,选择仿写的例文全由学生自主选定,学生的经历,经验水平不一样,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不一样,因此文本对于他们的价值与意义也迥然不同,所以,仿写的范例必须由学生自由选定。即使有不同的学生选择相同的文章作为仿写范例,他们仿写的侧重点是什么,老师也不加干涉,全凭学生自主决定。仿写范文及仿写侧重点的自主决定也就意味着深度精读的选择给以学生最广泛的自由度。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李斌、徐波锋编,《国际教育新理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中学21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