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问题开启真实学习
—— 从《背影》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进阶

2021-05-22赤峰市林西县教育局韩中凌

内蒙古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散文

● 赤峰市林西县教育局 韩中凌

在朱自清诸多炫目的头衔中,“散文家”当排首位,散文亦代表了他在文学上的最高成就。用朱自清自己的话说,他的散文应“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其中许多篇目被时人誉为“白话美术文的典范”,影响之大,不言而喻。《背影》是其叙事类散文中的经典名篇,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早在建国前就进入中学教材。作家吴晗说:“《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

感人的力量源自于真实。1947年,朱自清先生在回答《文艺知识》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文艺知识》连丛,第一集之三)。虽是写实,但略去了父子龃龉,只用曲笔写出两代人之间爱的不对等、不平衡,到最后跨过岁月的和解。那样一个肥胖的、衣着守旧的背影,写满父亲的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亦是舐犊情深,怜子意浓。背影,是情感转化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美学意味。

这样一篇经典散文,编排在八上散文单元的首篇,作为写人叙事散文的代表,如何让学生在品味欣赏语言的同时,体会父子情感之变,进而感受这类散文的表达特点呢?

一、教学内容选择:从教的逻辑到学的逻辑

教材设计的预习提示:

○ 作家李广田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篇文章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默读课文,设身处地地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文中的父子深情。

○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情感,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阅读时要注意反复咀嚼,仔细品味。

且不说引文出错(应为吴晗。出自苏双碧,陈梧桐《吴晗文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页),关键是应由学生探究得来的感受——情感与语言,以提前揭晓答案的方式告知,让学生由问题探索者变成已知答案的求证者。

课后题设计多达五个,从内容理解、情感变化到语言风格,互相交叉与包含,其中练习一中的第2小问还为自问自答。这样的问题设计极易导向碎问碎答,肢解散文,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深度理解。

思考探究

一、朗读课文,把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 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二、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

积累拓展

四、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

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3.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4.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五、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在长辈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表现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有什么新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综观全文,朱自清围绕背影铺陈叙事,并一线串起8 年岁月,4次点题,4次落泪,虚实并用,写出情感变化。曲笔略去父子矛盾,浓墨凸显父爱和子悔。学生的“迷思概念”应该在父子情感变化上。至于“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我更认同余光中先生的批评:朱自清的艺术成就当然高些,但事过境迁,他的历史意义已经重于艺术价值了。他的神龛,无论多高多低,都应该设在二三十年代,且留在那里(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由于时代局限,《背影》还真未达到叶圣陶先生的评价:“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它的语言应该属于白话文写作者学步阶段的优秀篇,尚未纯熟。

比如,文白夹杂导致文的不雅,白的不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欧化拖沓,过多使用主语“我”和助词“的”(“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可以表述为“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很快流下泪来”,“他用两手攀着上面”,“用”字纯属多余),还有的属于消极照搬生活中的大白话,有种“踏踏实实的刻板”(“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相较而言,本文值得品味的语言有三处:一是别有深意的反语,二是背影部分的白描,三是最后一段。第7自然段语言风格与父亲书信一致,做到了文白交融,语句凝练而又富有节奏,同时信息量大、情感也更为饱满丰富。

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于“这一篇”,实事求是地加以选择。

二、学习任务单设计:从师的逻辑到生的逻辑

学习单是阅读教学中学习设计的载体,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具体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晰认识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作为学生思维外显的可视化工具,要努力呈现学生的思考、理解和学习成果,暴露学习困境与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老师更加深入地认识学情,指导学习。

学习单设计要依照“少就是多”的原则,提出具备挑战性的核心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对于本文来说,就是要设计融内容理解、情感领悟和语言品味于一体的问题。

对此,老师们在集体备课中设计了诸多问题:

1.(结合资料卡片)父亲、作者和学生,在面对 《背影》各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2.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与背影没有关系,起什么作用?

3.最后一段作者对父亲有悔恨,找一找全文,在哪里可以读出来?

4.找一找共出现了几次背影,每一次“我”的情感是怎样的?

5.“我”在什么时候流泪,原因是什么?

6.用小练笔回到自己父母身上,深入体会父母之爱。

这些问题有的综合性不够,如第2个;有的偏离散文文体教学,将学生引向文本之外,比如第1个和第5个 ;还有的深度不够。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理解上的难易度、复杂性,甚至兴趣点的设计,都是由教师来揣测,这样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问题解答者。长此以往,将丧失一项本应掌握的阅读策略:提问。

所以,要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到底是来自于教师的冥思苦想,还是学生自己的真实问题呢?

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便设置了“提问策略”单元,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阅读变成自主探究。提问作为一项阅读策略,需要学生在不断应用中学习掌握其方式,从为问而问、无疑而问,到只会提零散的、浅层的低阶问题,再到提出整合的、深层的高阶问题,这既是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深度阅读、自主探究的开启。

在小学阶段,要按“提出问题”→“写出问题”→“问题分类”→“问题筛选”→“问题解决”的层次进行,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八年级,如何让学生提出既真实又有价值的问题呢?老师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既有明确范围,又有保障学生个性的开放度。在策略之下,给出了方法——用心读每段话,联系上下文,反复思考;给出了范围——内容矛盾处、语言不解处、情感变化处,从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聚焦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在提出问题时深入文本,关注内容理解、语言特色和父子间的情感变化,将学习目标与研究问题统一起来。任务二,则要指导协同学习时的内容与步骤,强调倾听与互助。

学生最后提出的问题有:

1.为什么连用两次“踌躇”,这样不是重复吗?

2.父亲在信中为什么刚写完“身体平安”,紧接着就是“大去之期不远矣”?

3.作者觉得自己“聪明”,是当时还是后来才有这样的感受?

4.父亲为什么非要坚持自己去买?

5.“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到底是什么意思?

6.为什么读到父亲写“大去之期不远矣”会又想到背影?

7.车站里明明没人,作者还说自己落泪怕别人看到,为什么父亲说“快回去吧,里边没人”?

8.散文中写了4次背影,这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9.“我”的情感一直在变化,父亲也有变化吗?

10.“我”已经二十岁,父亲去送我原因是“真不放心”吗?

三、深度学习:从独立自主到协同互助

面对这10个问题,老师简单区分了难易程度,建议小组选择有挑战性的、感兴趣的问题,自己研究解决。学生很快确定问题,再次回到文本,安安静静地反复阅读,与文本充分对话。掌握阅读方法的同学,一边默读一边圈画批注;能力稍有欠缺的同学,也在认真默读。接下来,小组自然而然地进入交流,或达成共识,或产生了新的疑问,但始终未偏离文本。

在公共发表阶段,老师重点引导交流了第6问:父亲信中为什么写自己“身体平安”,紧接着就说“恐大去之期不远矣”?有同学说父亲其实病得很重,是为了安慰儿子才说平安;有同学说父亲其实病得不重,只是膀子疼,有些行动不便,故意这样说,是为了让儿子回家相见。身体究竟怎样?成为认知冲突的疑点。老师让大家回读全文,找到更多细节,形成证据链。

第二次公共发表,老师在倾听中串联,引领学生重点品读了车站送别时父亲的背影,那时父亲就已不再年轻矫健,行动笨拙;读信时又是几年过去,而且作者说父亲东奔西走,家中光景却一日不如一日,导致老境如此颓唐,应该身心状态都不佳,所以身体是越来越差。更重要的是,父子间的情感也在不断变化,才让他写出这样的句子。老师带领大家再次回溯车站送别,从“聪明”到潸然泪下,发现了熟悉的陌生——父亲不复健壮,但爱子之情从未停止。从送别到分别,几年不相见,引出作者的“隐痛”——“待我渐渐不如往日”;但隔着岁月,作者也成了父亲,才有今日读信时深深的理解与悔悟。学生在几个重点段落来回穿梭,互相关联,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何有如此矛盾的表达,也就读出了这泪后的复杂心理、浓郁情感。老师指导学生一遍遍有感情朗读对背影的白描,既是对语言的品味,也是与朱自清先生的心灵共鸣。

课上,老师没有用不够真实的课后资料链接(父亲读到此文为1928年,去世是1945年,并不是资料中的“几年”),也没有过多地引入背景资料,向课外生发,对父亲作道德批判,而是推荐阅读同类散文名篇,汪曾琪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父子关系,来激发学生联系生活的表达意愿。这是对作者的尊重(朱自清先生不想提及父亲纳妾丢官之事,只轻描淡写为“家庭琐屑”,并对父亲少年谋生不易、老境颓唐充满了理解的同情),也是对散文文体教学基本规律的遵循。

从设计挑战性问题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阅读教学设计的进阶,也是通过应用“提问策略”,开启学生真实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的最佳途径。教师看起来没有设计的设计背后,是对学科本质的精准把握,是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超越。

这也是一个教师由教学执行者、设计者成长为创造者的重要标志。

猜你喜欢

朱自清背影散文
清芬正气朱自清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两个背影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