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
2021-05-22程婉莹郭庆涛李明明
程婉莹 郭庆涛 李明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因胰酶异常激活而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极易引发脏器功能障碍或代谢紊乱,病死率较高。高脂血症是引发AP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血浆中胆固醇(cholesterol,TC)或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后,TG分解后产生的大量游离脂肪酸会引发胰腺自身细胞毒性作用,促进炎性递质释放并影响胰腺微循环,诱导AP的发生。有研究发现,患者血脂水平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但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血脂水平与AP的局部并发症和最终临床结局无关。为明确AP患者的血脂代谢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6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AP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依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分为轻症组(n
=96)与重症组(n
=71)。其中,男性121例,女性46例,年龄22~75岁,平均(46.41±12.21)岁。纳入标准:①临床检查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有关AP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标准,且经影像及生化等检查确诊;②患者均为首次发生AP;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②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③中途放弃治疗或转院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查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因(胆源性疾病、高脂血症、血管疾病、其他)、饮酒史、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等。
1.2.2 血脂代谢水平测定 采集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低温离心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于-80℃下冷藏待测。采用酶学比色法检测患者的血清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 )和脂蛋白a水平。根据患者血清TG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
=76)和升高组(n
=91),TG<1.70 mmol/L为血清TG水平正常。将升高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升高组(TG为1.70~5.63 mmol/L)、中度升高组(TG为5.64~11.30 mmol/L)和重度升高组(TG>11.30 mmol/L)。1.2.3 随访及预后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护肝肾、抑制胰腺分泌、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等。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不同TG水平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和死亡率等。并发症包括感染、胸腔积液、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分析血脂代谢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不同严重程度AP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重症组患者BMI、酗酒史、糖尿病占比和WBC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SCr、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表1 不同严重程度AP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不同严重程度AP患者血脂代谢水平比较 重症组患者血清TG、ApoA1 水平高于轻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清TC、HDL-C、LDL-C和脂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表2 不同严重程度AP患者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2.3 不同TG水平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升高组共有50例诊断为重症AP,正常组共有21例诊断为重症AP,重症A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果显示,升高组患者中死亡5例,其中,2例因持续呼吸衰竭死亡,3例因持续肾衰竭死亡,5例死亡患者均为重症AP;正常组患者中死亡9例,其中5例因并发脓毒症死亡,4例因持续性呼吸衰竭和肾衰竭死亡,9例死亡患者均为重症AP,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升高组患者SOFA评分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和SIRS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感染、AKI和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表3 TG正常与否患者间相关情况比较
正常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感染、胸腔积液、AKI、SIRS和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升高组中,重症AP患者的感染、AKI发生率高于轻症AP(P
<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表4 TG正常与否患者间相关情况比较[例(%)]
2.4 升高组不同TG水平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升高组患者中,轻度升高51例,中度升高28例,重度升高12例。重度升高患者发展为重症AP、并发SIRS的风险高于轻度升高组和中度升高组(P
<0.05);3组患者的住院时间、SOFA评分、感染、胸腔积液、AKI和MODS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表5 升高组不同TG水平患者相关情况比较
3 讨论
根据器官衰竭程度、胰腺局部并发症和各类预后评分表,临床将AP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类。其中,轻症AP以胰腺水肿为特征,患者预后良好;重症AP多合并出血、感染、全身炎症等并发症,病情进展急骤,病死率更高。因此,早期诊断AP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有关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指标日趋多样化,但有关血脂水平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赵志伶等认为,血脂水平可反映高脂血症性AP的严重程度,是判断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郑丹等则认为血清TG水平升高与AP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6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重症组患者的BMI、酗酒史、糖尿病占比和WBC水平均高于轻症组患者。肥胖是影响AP病情的重要因素,肥胖患者腹腔堆积大量脂肪,给胰腺的皂化反应提供了条件,胰腺坏死、出血的概率增大;同时,肥胖患者多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等疾病,极易诱发感染,使AP病情加重。酗酒患者因机体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脂、胆石症等疾病的发病率较普通患者更高,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与AP关系密切。WBC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重症AP患者多合并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全身系统并发症,机体免疫失调,故临床生化检查显示WBC水平较轻症AP患者更高。
既往研究表明,AP患者在疾病早期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约有38%的患者会出现血脂水平升高。本研究也发现重症组患者血清TG、ApoA1 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患者,提示重症AP患者多存在TG水平异常升高的现象。分析原因可能有:①TG水平升高后,水解产生的大量游离脂肪酸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加重胰腺损伤;②高TG水平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可促进炎症递质的释放,使胰腺微血管收缩,促进胰腺局部炎性反应;③AP发生后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使基础脂代谢紊乱,从而影响血清中ApoA1和TG水平;④TG可加重胰腺缺血缺氧,胰周组织坏死后释放的不饱和游离脂肪酸会加重病情,出现SIRS,使患者进展为重症AP。尽管血清ApoA1 水平与HDL-C等的水平呈正相关,但二者在血脂中并不一定成比例变化,这可能是本研究两组患者血清TC、HDL-C、LDL-C和脂蛋白a水平无明显差异的原因。
进一步分析不同TG水平患者的预后情况可知,升高组患者的SOFA评分高于对照组,发展为重症AP、胸腔积液和SIRS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TG水平重度升高患者发展为重症AP、并发SIRS的风险明显高于轻度升高组和中度升高组,提示TG水平升高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进展为重症AP、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大。由于患者存在明显血脂代谢异常,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游离脂肪酸对胰腺血管内皮和间质的损伤较重,患者更易进展为重症AP,发生SIRS的风险也更大。因此,临床及时采取降脂治疗,对改善胰腺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血清TG和ApoA1 水平与AP病情严重程度有关,TG水平越高,患者发生SIRS风险越大,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