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野教授”郑连斌:绘就中华民族的“体质地图”

2021-05-21陈琼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类学城管体质

陈琼

人物时事速递 >>

“你知道汉族人成年后,年龄越大,耳朵和脸越长吗?”“你知道历史名著里‘身长八尺‘垂手过膝的真假吗?”这些“生僻”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一位七旬教授40年跋山涉水的乡野调查中。他很“神”——他看一眼,就大概能判断出是什么民族。连公安局都打电话来,希望他协助辨认一名犯罪嫌疑人来自哪里。他就是郑连斌,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我国顶尖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专家。目前,我国三支重要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团队,有两支由他创建。在郑连斌和他团队的坚守下,中国最大的民族体质人类学数据库得以建成,一幅详尽的“民族体质地图”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在2020年11月举行的上海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上,郑连斌荣获2020年“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人物素描1 绘制中华民族的“体质地图”

郑连斌这样说他坚守的意义——“很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对自己民族的体质研究。我们坚持研究,就是为了给中国工业、教育、卫生等行业提供数据基础,使生产设计、标准制定等更加科学。比如,摸清体质数据‘家底后,才能知道该生产多大的帽子、制造多高的椅子,甚至如何找到凶手。”通过调查获取可观的数据,郑连斌团队完成了规模浩大的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不仅破译了汉族人体质“密码”,还为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人物素描2 被城管“带走”的摆摊教授

宇克莉是郑连斌多年的“战友”,她这些年随着郑连斌走南闯北,饱尝奔波之苦。她印象最深的,是跟着郑老刷新了“一名教授被城管‘带走”的次数。“最初做汉族体质测量的时候,我们没有经验,常常选个城市的广场、路边,拉个红色条幅,写着‘人体测量、免费测量,就摆开架势工作。有好几次,在不同的城市,城管怀疑我们是卖假药的,就把我们‘带走了。”为了这部中华民族的“体质地图”,郑连斌从中国最北端到最南端,从最东端到最西端,山水迢迢走过30余万公里、走遍22个省份,用大半生记录下中国39个民族的6万份、400多万个身体体质数据。

【考場仿真试题】请以“古稀教授绘制体质地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古稀教授郑连斌之所以能看人识民族、帮助公安机关断案,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惧艰辛,踏遍祖国山河大地,全身心投入体质地图的研究,从而掌握中华民族的科学、准确的体质数据库。否则,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只会痴人说梦罢了。

【其他适用话题】大数据 坚守 科研精神传承

猜你喜欢

人类学城管体质
《审美人类学》评介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