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主动脉周围炎:6例及文献复习

2021-05-21廖思敏赵玉荣张洁李坤鹏邓小虎王炎焱张江林黄烽朱剑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泼尼松腹膜主动脉

廖思敏,赵玉荣,张洁,李坤鹏,邓小虎,王炎焱,张江林,黄烽,朱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853

慢性主动脉周围炎(chronic periaortitis,CP)是以纤维炎症组织包绕腹主动脉、髂动脉周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主动脉起始部及胸主动脉亦可受累[1]。20%~50%的CP与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有关[2]。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CP的一线治疗药物,国际推荐以0.75~1.0 mg/(kg·d)泼尼松作为初始剂量,并在6~9个月内逐渐减至5.0~7.5 mg/d[3]。40%的患者在激素减量的第1年易出现复发[4],而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有效预防其复发[5-6]。复发的CP患者越来越多地选择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进行治疗,但文献报道较少,且以个案报道居多。本研究对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应用RTX治疗的6例C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总结,并复习总结国内外关于RTX治疗CP的文献,以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0月-2020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6例应用RTX治疗的CP患者的临床资料。IgG4相关性慢性主动脉周围炎(IgG4-CP)根据病理进行确诊[1]。本研究获得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批。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9.5(42.0~62.0)岁,病程60(30~365) d,随访时间25.7(0.9~66.9)个月,详细的临床资料见表1。6例中有3例行病理检查,其中2例诊断为IgG4-CP,1例诊断为非IgG4相关性CP;1例为胸主动脉联合腹主动脉受累(图1),其余5例为单纯腹主动脉受累。

表1 6例慢性主动脉周围炎患者基线期一般资料Tab.1 Baseline demographic data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six CP patients

1.2 治疗

1.2.1 既往治疗 2例既往接受过治疗,患者2接受泼尼松200、500、500 mg冲击治疗后改为40 mg/d,联合环磷酰胺0.6 g/2周及羟氯喹0.2 g,2次/d治疗,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用,在随访的第22个月出现复发,后改为RTX治疗。患者4经手术切除左肾+腹膜后肿物后,联合吗替麦考酚酯0.5 g,2次/d及羟氯喹0.2 g,2次/d治疗,在随访的第12个月出现复发,后改为RTX治疗。其余4例患者既往未接受过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1.2.2 RTX及激素使用情况 按375 mg/m2静脉滴注RTX,于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再次给药1次,随后根据病情每隔半年给药1次。RTX输注时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8 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2.5 mg抗过敏。RTX治疗后激素逐渐减量,视病情决定是否停用。患者1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房颤、心功能Ⅱ级,确诊后按0.25 mg/kg泼尼松及RTX(第0周、第2周)治疗,在随访的第3个月泼尼松减至5 mg/d,后维持。患者3因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确诊后单用RTX(第0周、第2周、第6个月)治疗;患者5因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确诊后按0.5 mg/kg泼尼松口服及RTX(第0周、第2周)治疗。患者6为胸、腹主动脉均受累,在确诊后按0.5 mg/kg泼尼松及RTX(第0周、第2周、第6个月、第12个月、第24个月)治疗,在随访的第3个月泼尼松减至5 mg/d,后维持。2例为复发性CP,患者2复发后单用RTX(第0周、第2周)治疗;患者4复发后单用RTX(第0周、第2周、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第24个月、第30个月、第36个月、第42个月、第54个月)治疗。详细情况见表2。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

图1 1例胸主动脉联合腹主动脉受累患者影像学资料Fig.1 Imaging data of a patient with thoracic aorta and abdominal aorta involvement

表2 6例慢性主动脉周围炎患者治疗及缓解情况Tab.2 The treatment and outcomes of six CP patients

1.3.1 疗效 按以下标准评估患者应用RTX后的疗效。(1)临床缓解[7]:临床症状消失、肾盂积水消失、红细胞沉降率<15 mm/h、C反应蛋白<5 mg/L;(2)完全缓解[8]:临床缓解及影像学提示腹膜后包块最大横径缩小50%;(3)复发[8]:肌酐较正常值上限升高30%、肾盂积水复发或新出现、影像学提示腹膜后包块最大横径较前增大20%。6例患者在首次使用RTX后C反应蛋白由25.4(1.0~154.6) g/L降至2.6(0.5~6.4) g/L,红细胞沉降率由33(10~58) mm/h降至7(2~15) mm/h,肌 酐 由1 2 0.6(6 6.0 ~2 2 7.2) μ m o l/L 降 至92.1(53.8~122.5) μmol/L。患者3、5因随访时间短,暂未行影像学复查,其余4例患者经RTX治疗后,影像学复查结果显示,腹膜后肿块最大横径由4.05(2.0~6.3) cm缩小至0.73(0.5~1.3) cm。随访过程中,5例达到临床缓解,中位缓解时间4.0(0.5~6.0)个月,另1例因随访时间不足1个月,仍有轻度肾盂积水而未能满足临床缓解标准。合并肾盂积水者中位缓解时间较无肾盂积水者长4.6个月。3例达到完全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18(16~24)个月。随访过程中6例均无复发。

1.3.2 不良反应 6例患者均无输注反应。患者1在使用RTX后的第3.5个月出现肺部感染,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

2 文献检索与复习

以中文“ 慢性主动脉周围炎” “ 腹膜后纤维化”“利妥昔单抗”;英文“c h r o n i c periaortitis”“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ituximab”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NCBI等数据库检索出中文文献1篇(未明确腹膜后纤维化是否经利妥昔单抗治疗)、英文文献48篇。经获取全文后,筛选出论著4篇,个案报道2篇,其中2篇论著为意大利报道的同系列研究(2 例、2 0 例),美 国 报 道2 6 例,英 国 报 道1 0 例(表3)。病例总数共58例,其中20例未明确性别,其余38例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7例。58例患者平均年龄55.6岁,随访时间2.8~61.0个月。RTX治疗有方案两种,分别为375 mg/(m2.周)共4次、1 g/2周共2次。34例(58.6%)患者单用RTX诱导及维持缓解,其余24例(41.4%)患者联合激素及RTX治疗。经治疗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表现均有好转。个案报道中,Dedinská等[9]报道了1例腹膜后纤维化合并膜性肾病应用激素联合RTX治疗的病例,375 mg/(m2.周)RTX规律治疗4周后,泼尼松由60 mg/d减至20 mg/d,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盂积水缓解且腹膜后包块体积缩小。Almeqdadi等[10]报道了1例经病理确诊的IgG4-CP患者经外科手术及泼尼松40 mg/d治疗后出现复发,而接受1个疗程RTX治疗后,炎症指标降至正常,21周后达到临床缓解。58例患者应用RTX后仅5例(8.6%)出现感染,1例(1.7%)死亡,3例(5.2%)复发。

表3 既往文献报道的利妥昔单抗(RTX)治疗慢性主动脉周围炎的情况Tab.3 Rituximab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aortitis reported in previous literature

3 讨 论

CP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腹主动脉及髂血管,严重者累及主动脉起始部、冠状动脉可出现心肌缺血样表现,甚至可发生心肌梗死;累及输尿管时,可出现肾盂积水及肾功能不全的表现。部分CP病理可见大量IgG4+浆细胞浸润、席纹状纤维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IgG4-RD的病理表现重叠[1-2]。CP可表现为腹膜后纤维化、炎性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旁纤维化[1],影像学结果显示为异常信号影的纤维炎症组织包块。尽早药物干预可延缓甚至逆转炎症过程,缩小炎症包块的体积,缓解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和(或)保护肾功能的目的。CP发病机制复杂且为多因素参与,其中,遗传因素方面现已发现HLA-DRB1*03可能为易感基因[11];环境因素中石棉、烟草被证实为明确的诱因[12-14]。在遗传因素的背景下,抗原提呈细胞接受可疑的环境刺激后,将抗原递呈给动脉壁或主动脉旁炎性组织中的CD4+T细胞,CD4+T细胞活化后可分泌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IL-13[15],从而诱导B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活化。B细胞活化后可分化成分泌IgG4的浆细胞,亦可持续刺激产生效应CD4+记忆T细胞[16],在CP发病及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B细胞清除治疗是针对CP发病机制的重要靶点通路之一。

国外研究显示,RTX治疗CP在诱导缓解阶段效果甚佳,但因研究间的异质性,未能提供详细缓解时间。本研究报道了6例经RTX治疗的CP,结果显示RTX诱导缓解疗效良好,5例达到临床缓解,其中3例为完全缓解。6例患者中3例既往存在严重的心脏疾病,对于此类患者若以0.75~1.0 mg/kg剂量的泼尼松作为诱导缓解方案,血脂代谢异常及水钠潴留等相关不良反应突出,再次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因此,本研究中2例合并严重心脏疾病CP患者以0.25~0.50 mg/kg剂量的泼尼松联合RTX诱导缓解,在治疗后的第2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泼尼松在3个月内可逐渐减至5 mg/d,随访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心肌梗死、恶性高血压等事件。本研究中3例联合激素及RTX诱导缓解,3例单用RTX诱导缓解,联合组临床缓解时间为2.5(1.0~4.0)个月,单用组临床缓解时间为6.0(0.5~6.0)个月。该结果提示在诱导缓解阶段联合应用激素及RTX能更早达到临床缓解,尤其是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者,但由于本研究病例数少,仍需大规模前瞻性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虽然RTX在CP诱导缓解中疗效较好,但停用RTX后仍较易复发。Urban等[17]报道了20例特发性CP应用RTX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其中4例仅接受RTX[1 g/2周或375 mg/(m2.周)×4周]治疗,16例接受RTX(方案如上)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显示15例(75%)患者达到临床缓解,但有3例患者分别在第4个月、第47个月、第59个月出现复发。本研究中6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无复发。6例患者中5例达到临床缓解,其中1例因经济问题单用激素维持缓解,其余4例则为规律应用RTX维持缓解。本研究中RTX维持缓解方案为每隔半年给药1次。随访时间最长的病例为患者4,随访时间5.5年,为手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复发的CP,经3次RTX(第0周、第2周、第6个月)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然后规律地每半年输注1次RTX共6次维持缓解,随访期间无复发,根据患者情况延长输注间隔时间至1年输注1次RTX共1次,截至2020年11月未见复发。上述结果表明规律应用RTX作为维持缓解方案在控制病情方面有较好效果。

RTX治疗过程中的输注反应已相继文献有报道。Boyeva等[18]应用RTX治疗10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时,1例在输注过程中出现严重荨麻疹,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消失。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输注RTX时均同时接受了抗过敏治疗,无一例出现输注不良反应。RTX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感染,其他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IgG降低等。Wallwork等[19]发现,26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接受RTX(1g/2周×2次)或联合激素治疗后,半年内3例出现严重感染。本研究中1例在RTX应用后的第3.5个月出现肺部感染,其余患者未观察到不良反应事件。1例患者(患者4)合并陈旧性肺结核,在单用RTX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外周血T细胞抗原刺激试验(T-Spot)并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未出现活动性肺结核表现。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病例数仅6例,随访时间不等,最短随访时间仅1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5.5年。部分患者在疾病缓解后,单用RTX维持治疗,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通过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来证实RTX对CP的疗效。此外,本研究6例中仅3例有病理结果,还需通过进一步研究探讨RTX对IgG4-CP及特发性CP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

猜你喜欢

泼尼松腹膜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