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瓯市小流域水质状况及污染防治建议

2021-05-21

海峡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瓯市流域污水

吴 娟

(南平市建瓯环境监测站,福建 南平 353100)

2018年起,建瓯市完成小流域监测全覆盖,境内总体水质优良,但有些小流域存在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水污染等问题,小流域污染不容忽视。对此,需要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根据《福建省小流域水环境监测点位设置方案》,建瓯市小流域监测断面为15个,均为考核断面,其中杉口尾(吉溪/迪口溪)和垄上中桥(高阳溪)为交界断面[1]。按照南平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监测频次为:2018年3次(5月、9月、11月),2019年4次(1月、5月、9月、11月),2020年6次(双月必测,单月选测)。监测项目为 :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本文对2018—2020年建瓯市区域内的13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

1.2 评价方法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采用单因子评价水质类别[2-3],即将实测值与国家标准值对比,取指标最高的一项确定断面的水质类别;仅对断面达标率进行统计;断面水质年度评价以每年各期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4]。

2 结果分析

2018年建瓯市小流域水质的达标率为100%;2019年水质达标率为93.3%,池畲溪为Ⅴ类;2020年水质达标率为100%。2020年Ⅱ类水质比例为61.11%,Ⅲ类水质比例为37.78%,Ⅴ类水质比例为1.11%。与2019年相比,Ⅲ类水质比例提高7.01个百分点,Ⅴ类水质比例下降6.58个百分点。与2018年的监测数据相比,(桂美溪)西溪口桥、(坤口溪)坤口桥两个考核断面的水质由Ⅲ类提升到Ⅱ类,池畲溪口水质也由Ⅴ类恢复到Ⅲ类,小流域总体水质状况改善,氨氮和总磷为主要污染物。各年度小流域水质状况见图1。

图1 2018—2020年建瓯市小流域水质状况

3 污染来源分析

3.1 畜禽养殖污染

经过2017年的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并对保留的28家生猪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有效治理了农村养殖污染,但继续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仍是农村环保的重大难题,表现在:①除部分达到规模化的养殖场、养殖小区,仍普遍存在未达到规模化、分散养殖等情况;②畜禽养殖场负责人环保意识不强,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外环境;③养殖场没有配套建设污染物治理设施,或是处理工艺设备落后;④环境监管困难,畜禽养殖业分散,没有统一准入制度,导致部分畜禽养殖游离在监管之外。

3.2 水产养殖污染

建瓯市养鱼传统历史悠久,但依然存在不少污染源,表现为以下三种污染方式:①高密度、饲料养殖导致废水中有机物、氮磷含量丰富,水体理化性质改变;②药剂及药量的滥用、不规范用药和使用违禁药等,导致养殖废水中毒性增强;③残留饵料及排泄物沉积、积累形成高浓度的底泥。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底泥最终进入外环境,导致水域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

3.3 水土流失

建瓯市是“中国锥栗之乡”,也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全市现有锥栗园57.6万亩,现有茶园12.45万亩。建瓯锥栗产区大多分布在海拔400~500m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坡度变化大,且大面积的林地裸露。 据调查,全市约70%的茶园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中中度流失占45%,强度流失占25%[5]。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①陡坡、顺坡种植,为集中连片开发种植,种植户将坡度30°以上的山地开发,易造成水土流失;②耕作不合理,将锥栗园全面锄草,形成林下地表常年裸露,垦复锄草造成地表土壤松散,易被地表径流冲刷;③滥施化肥,单一的施化肥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土壤酸化、板结,抗蚀、抗冲能力、涵养水源能力减弱;④未建设必要的蓄排水系统等水土保持措施。由于磷肥大多被土壤吸收,导致广泛性面状的土壤富磷化,当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时,可能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大量携带进入水体。

3.4 农业面源污染

建瓯市农业高度发达,但农民在化肥、农药使用上缺乏科学性,凭经验盲目撒施,不能针对性补充土壤所需元素,导致化肥用量增加,残留在土壤的各种有机物质、氮、磷、钾等愈发增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越严重。

同时农药中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普遍使用。以锥栗种植为例,为了抑制林下表面草类生长,建瓯市栗农常用草甘膦除草剂代替人工锄草方式,使草类根系腐烂,导致土质疏松,土壤抗侵蚀能力减弱。另外,农药使用过程中70%~80%的农药洒落于环境中,随地表径流、雨水淋溶向水体迁移。

3.5 未纳管生活污水

建瓯市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乡镇有东游镇、东峰镇、徐墩镇、南雅镇、川石乡、玉山镇和小松镇,其余乡镇均未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此外,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乡镇还未形成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偏低,且运行不稳定,不能保证尾水达标排放,使各小流域水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4 小流域污染防治对策

根据建瓯市近三年小流域水质状况,结合《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建瓯市小流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要提升建瓯市小流域水质,必须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点源、面源、内源污染同治理,减排与增容齐发力,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

4.1 养殖污染整治

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可采用异位生物发酵床等先进的粪污治理模式,养殖场内进行雨污分流、储液池建设;建设配套有机肥加工厂,将沼液和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实施退渔还湖,逐步缩减围网,减少喂养投料,提倡生态养殖。对于保留或暂时保留的围网,合理调整养殖密度,科学规划放养品种与放养量;立体养殖,利用各鱼种间相互依存的生存关系,减少药物和饵料的投入。通过构建养殖池塘生态养殖区—湿地净化区系统,发展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

4.2 水土流失整治

4.2.1 坡改梯

通过改变坡面长度、分段截流的方式,达到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土地资源状况和提高土地产出率的目的。根据小流域内坡耕地特点,建议优先选择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土质较好、离村庄较近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

4.2.2 农药使用

在种植经济作物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使用草甘膦代替人工除草方式,草甘膦对土壤危害极大,破坏了土壤,使果实减产或绝收。合理施肥,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少用或慎用化学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残农药,降低农药残留量。

4.2.3 封禁治理

封禁措施主要以封山育林为主,封禁范围主要针对在人畜活动频繁、郁闭度0.2以下的疏林地、灌木林地、幼林地等,以及海拔500m以上,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好,人和牲畜活动难以到达的区域。

4.3 农业面源控制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节水灌溉和生物防治技术,使用测土配方,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科学指导合理轮作、间作,达到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与养分的高效利用。

4.4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

加快建瓯市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建瓯市农村地区各村庄分布较为分散,可以建设人工湿地等水生态循环利用处理技术;对于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分散型农户,周边有足够的田地、山地的,可采用户厕三格化粪池就地处理方式,尾水排入田地、山地等消纳利用。

完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提高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在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可试行农村生活垃圾的简易分类和就地减量处理。

4.5 完善监测体系

近几年建瓯市水环境监测能力虽有较大提升,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表现在:水质监测尚未覆盖建瓯市境内全部水功能区,生态和富营养化指标的监测尚未普及,纳管水质缺乏足够监测,水量水质监测尚未有效结合,信息传输手段比较落后,水质预警系统尚未建成,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实时调度缺乏技术支撑。

建议在现有的监测站网基础上,通过升级改造建立水环境监控与保护预警平台,有效整合水量、水质、水生态、气象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实现对小流域水质、重点水功能区水质、排入城镇排水管网及乡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水量、水质信息的实时监视、预警、评价和预测预报,为建瓯市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及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调度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撑。

猜你喜欢

建瓯市流域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压油沟小流域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My English teacher
沙颍河流域管理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