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花油滴建盏的烧制方法

2021-05-21林建锋

陶瓷 2021年4期
关键词:油滴坯体建盏

林建锋

(南平市建阳区劲盏宏途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福建 南平 354200)

1 背景技术

建窑是中国宋代的八大名窑之一,始于晚唐五代,举于两宋,终烧于元末;其建盏制品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与宋代文化一脉相承,并促进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引起过帝王诗人的无数赞誉;建盏制品带有浓厚东方艺术的神秘感受和独特的民族审美风格,它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而且对世界亦有一定影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它那秀丽典雅的造型、璀璨如星光的釉色装饰、无一不体现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出与时代相符合的美学思想。[1]

2 本烧制方法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牡丹花油滴建盏的烧制方法,该方法流程明晰,易于掌控,烧制出的建盏具有牡丹花斑纹,清晰优美,成品率较高。

牡丹花油滴建盏的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泥料、主体釉浆、口沿釉浆,其中:

所述泥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红土3重量份、高岭土7重量份混合,粉碎、淘洗,过100目筛,沉淀、装布袋滤水、陈腐、炼泥,得到泥料;

(2)将所述泥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冷却,得到坯体;

(3)施釉:所述坯体先施所述主体釉浆,将所述主体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2~3 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主体釉浆里浸泡2~3 s,所述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再将所述坯体口沿外圈的釉刮除,所述坯体口沿外圈再上所述口沿釉浆,晾干;

(4)将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过7 h,从常温升温至1280 ℃;

第二阶段:1 280 ℃保温1 h,断电,窑炉温度下降至1200 ℃,然后通电,窑炉温度经过20 min上升至1 280 ℃;

第三阶段:窑炉温度上升至1 280 ℃时投第一次油柴;再经过5 min,窑炉温度调整至1 270 ℃,投第二次油柴;再经过5 min,窑炉温度调整至1 280 ℃,投第三次油柴;再经过5 min,窑炉温度调整至1 290 ℃,投第四次油柴;再经过5 min,窑炉温度调整至1 300 ℃,投第五次油柴;

第一次油柴的用量为0.1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30 g,之后每次递减5 g(按0.1立方米的窑炉空间的投放量来算);

第四阶段: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停炉,窑炉温度降至1 100 ℃时,投第一组油柴,然后窑炉温度每下降15 ℃投一组,共投5组,第一组油柴的用量为0.1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25 g,之后每组递减5 g(按0.1立方米的窑炉空间的投放量来算);

第五阶段:投完最后一组油柴后,自然降温,冷却出炉。

进一步地,所述素烧为窑炉温度经过7~8 h,上升至800~850 ℃,停炉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段为:窑炉温度经过4h,从常温升温至800 ℃;窑炉温度再经过3 h,从800 ℃升温至1 280 ℃。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方法烧制成的建盏,釉面底色黑而光亮,同时银色油滴为花瓣形,油滴具有脉络纹路,整体形成牡丹花怒放、张力十足的油滴斑纹,立体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艺术美感;本方法烧制的建盏口沿银色润泽,解决干口缺陷;

实施例1

牡丹花油滴建盏的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泥料、主体釉浆、口沿釉浆,其中:

所述泥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红土3重量份、高岭土7重量份混合,粉碎、淘洗,过100目筛,沉淀、装布袋滤水、陈腐、炼泥,得到泥料;

所述主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10重量份的釉矿石、2重量份的草木灰、2重量份的石灰石、0.88重量份的铁红、0.3重量份的氧化锌混合,加2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80目筛,得到主体釉浆;

(2)将所述泥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冷却,得到坯体;所述素烧为窑炉温度经过8h,上升至800 ℃,停炉冷却。

(3)施釉:所述坯体先施所述主体釉浆,将所述主体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2~3 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主体釉浆里浸泡2~3 s,所述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再将所述坯体口沿外圈的釉刮除,所述坯体口沿外圈再上所述口沿釉浆,晾干;

(4)将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过4 h,从常温升温至800 ℃;窑炉温度再经过3 h,从800 ℃升温至1 280 ℃。

第二阶段:1 280 ℃保温1 h,断电,窑炉温度下降至1 200 ℃,然后通电,窑炉温度经过20 min上升至1 280 ℃;

第三阶段:窑炉温度上升至1 280 ℃时投第一次油柴;再经过5 min,窑炉温度调整至1 270 ℃,投第二次油柴;再经过5 min,窑炉温度调整至1 280 ℃,投第三次油柴;再经过5 min,窑炉温度调整至1 290 ℃,投第四次油柴;再经过5 min,窑炉温度调整至1 300 ℃,投第五次油柴;

第一次油柴的用量为0.1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30 g;之后每次递减5 g(按0.1立方米的窑炉空间的投放量来算);

第四阶段: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停炉,窑炉温度降至1 100 ℃时,投第一组油柴,然后窑炉温度每下降15 ℃投一组,共投5组,第一组油柴的用量为0.1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25 g,之后每组递减5 g;

第五阶段:投完最后一组油柴后,自然降温,冷却出炉。

图1 建盏作品

3 结语

建盏制作的各个步骤,只有去实践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盏的烧制技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提供建盏的具体烧制工艺,釉面底色黑而光亮,同时银色油滴为花瓣形,油滴具有脉络纹路,整体形成牡丹花怒放、张力十足的油滴斑纹,立体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艺术美感[3]。

猜你喜欢

油滴坯体建盏
圆形的油滴
黄金油滴的制作工艺探究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水中油滴的艺术照惊悚如眼
关于高中教材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