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2021-05-21黄燕芬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植骨前路椎体

黄燕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6 )

部分研究结果表明[1],脊柱疾病的高发部位是颈椎,属于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其中颈椎外伤属于急性外伤,常引起颈椎骨折甚至脱位,病因是外界暴力及外伤,患病后未及时治疗,则导致局部组织发生不稳定性,长此以往可能引起颈椎病,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颈椎疼痛、躯体感觉障碍等表现,病情加重则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早期行经济、可行及有效的治疗形式成为临床医者的研究热点。随着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目前治疗本病以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主,改善患者预后、颈椎功能,便于稳定病情,但术后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围术期配合对症护理很重要,传统护理模式重点放在疾病治疗方面,并未对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未达到患者认可及满意,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时段是2018年1月-2019年1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100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2组各5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33-46岁,均值是(45.92±2.5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是29:21,年龄34-49岁,均值是(46.13±2.42)岁。2组比较(P>0.05)。(1)纳入:符合本文手术指征者[2];上肢及下肢病理征阳性;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2)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者;手术禁忌证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认知、精神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常规检查,提前准备手术器械,术中配合医师操作,术后严格遵医嘱用药,行生活指导。观察组手术护理配合。(1)术前配合:巡回护士完善术前准备,到病房内巡视患者病情,阐明手术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主动沟通消除顾虑,重建手术成功的信心,稳定情绪,指导行气管推移训练,直到符合要求。(2)巡回护士:①麻醉。患者入室后再次核对各基础资料,无误后在下肢部位搭建静脉通道,调整温湿度并做好保暖,协助麻醉师麻醉,行留置导尿操作。②体位。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3cm软垫放置于肩下,5cm后的U型硅胶软垫放置于颈下,充分伸展颈部,保持头部后仰,利用沙袋固定头部两侧,确保头颈处在中立位。③病情观察。巡回护士监测患者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观察尿量及出血量,确保静脉畅通,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做好抢救准备避免发生意外。④护送。术后戴好颈围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护送患者到病房,搬运时保持头部、颈部及躯干平直。(3)机械护士:①“七步法”洗手后整理器械、清点敷料,协助行消毒铺巾,将其利用贴膜固定在髂骨,沿着胸锁乳突肌内侧切开皮肤,沿着颈动脉鞘利用电刀、血管钳逐层切开肌肉组织,出血时将止血钳递给术者,协助结扎处理。②借助颈椎前路自动拉钩,将切口充分暴露,电刀将前纵韧带切开暴露颈椎,给主刀者递椎间盘,交替递给直髓、小刮匙将椎间盘取出,利用干纱布将髓核钳上的组织清除。③利用椎体撑开器适度撑开,递给主刀者双关节咬骨钳性椎体次全切,完成操作后利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行常规引流、关闭切口。④待麻醉清醒且四肢活动度良好,将手术、内固定操作器械撤除。

3 疗效标准:(1)观察指标。比较护理前后2组的疼痛程度(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3]-VAS,轻微疼痛≤3分,能耐受且未影响睡眠;中度疼痛4-6分,疼痛缓解片刻后消退,基本耐受且未影响睡眠;重度疼痛≥7分,疼痛剧烈影响睡眠,得分越低疼痛越轻)、颈椎功能(参照颈椎功能障碍指数[4]-NDI,评分范围0-5分,得分越高则功能障碍程度更重)。(2)康复效果。术后3个月行颈椎正侧位X线复查,显效:疼痛、躯体感觉障碍等症状消退,植骨完全融合,神经功能状态恢复;好转:症状改善明显,植骨部分融合,与术前比较,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且病情加重[5],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5 结果

5.1 2组观察指标对比:护理前比较2组VAS、ND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N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观察指标对比分)

5.2 2组康复效果对比:观察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康复效果对比(n,%)

讨 论

部分研究结果表明[6],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微创、操作便捷等优势,但该术式与神经、血管及其他血管邻近,操作不慎易引起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围术期配合护理很重要,便于稳定病情。

本研究护理前比较2组VAS、ND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NDI评分较对照组低;康复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与李民等[7]文献报道结果接近,由此可见,围术期行对症护理能加速疾病康复进程,便于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分析如下:手术护理配合能改善该术式患者预后,术前行病情访视、心理指导能基本了解其一般情况,器械护士对手术计划及各手术操作的步骤要熟练掌握,积极配合手术进行。术中行体位指导能提高患者舒适感,调整室内外温湿度较适宜,遮盖不必要的裸露部位并做好保暖,定期观察心率、脉搏及呼吸等体征,确保呼吸道畅通,同时护士要全神贯注的配合手术,巡回护士及时供应手术台物品,按照术者要求对设备输出功率、灯光亮度及角度作出调整,若发生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并且机械护士要准确无误的向术者传递所需物品,缩短手术时间[8]。另外,重点强调器械护士在术前完善器械、急救药品准备,避免术中发生意外,导致患者错失最佳的抢救时机,提高手术效果,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采用手术护理配合能缓解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效果,具临床可推广性。

猜你喜欢

植骨前路椎体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博雅教育 奠基人生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前路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逐梦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