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阊,以多种角度和形式遇见运河
2021-05-20丁云
丁云
古往今来,运河对我们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象征着奔腾的民族力量,激励着我们努力奋发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也无限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在今天,我们更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主线,金阊街道也从多方入手,致力于将金阊段打造成展示江南文化最优美的运河沿线。
品读运河诗韵 寻找运河记忆
第一届“枫桥夜泊”大运河文化诗会2020年10月在枫桥景区以一曲古诗新唱《枫桥夜泊》拉开序幕。夜幕下,璀璨灯光将枫桥、铁铃关和古运河装扮得异常迷人,水上舞台如梦如幻,烘托出枫桥“江南第一诗境”。朗诵、昆剧、姑苏叫卖、古琴弦歌等一系列经典和原创节目轮番上演,对应着苏州和大运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诗词的形式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浓郁的运河魂、苏州韵和江南风。
今年,立足地缘优势,金阊街道以品读运河诗韵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将挖掘“江南第一诗境”资源优势,深度参与“枫桥夜泊”大运河文化诗会,全方位演绎独具魅力的江南诗词文化。同时,街道将组织开展运河诗歌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延伸服务触角,要让更多人感受运河的文化魅力。
事实上,姑苏古城与大运河关系紧密,相依相生。“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往今来,大运河见证了苏州的沧桑巨变,运河人家也保存着关于运河的独家记忆。
在金阊街道联合媒体启动的“寻运河记忆 展时代新颜”运河人家老物件征集行动上,就征集到了为数不少的反映运河人家生活的老物件、老照片。比如文史爱好者沈兰生展示的自己多年前从旧货地摊上发现的百多年前寒山寺的珍贵影像,可以瞬间把人们的思绪推到100多年前运河沿岸的寒山寺大门口。
运河记忆及背后的桩桩故事,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与运河人家不断提升的幸福生活。
续写运河文脉 赏评运河乐章
中街路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如今成了古城区的一处网红打卡地。服务中心打造时,融入了姑苏文化元素,一楼也是常规设置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助餐点、网格化联动工作站等办公服务场地以外,在二楼特别设置了“中街记忆”展示区域。
在那里,苏灯、苏扇、苏式剪纸、棕草编等一批非遗、民俗作品被集中展示。这些手工艺作品不仅精美别致,还充满浓浓的姑苏文化特色,成为驱动市民、游客走入苏州古巷、了解苏州传统文化的一个平台。
中街路社区党委书记戴艳颖介绍,社区党委顺势而为,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具有街巷标识、中街印记的“中街向心力,汇聚巷能量”先锋党建品牌,制定一人一艺一方案,开展静态观展、动手实作、沉浸体悟等活动,聚合民心民力一起来推动民俗技艺的活态传承。
延续运河文脉,不仅通过展览、论坛、演出等形式集中展示运河沿岸的非遗项目、民间手工艺,还围绕“非遗进社区”等项目,组织辖区非遗传承人全年常态化开展各类非遗讲座、非遗手工体验,实现“家门口的非遗学堂”。
运河文化的阵地,室内有党群服务中心,户外有枫桥景区内的古戏台、小广场等。街道将打造金阊文化品牌活动——“运河四季音乐会”,每季度通过民乐、交响乐、合唱、音乐剧等不同种类的音乐表现形式,演绎运河四季变化,让市民、游客领略江南音乐文化之美,欣赏大运河沿岸在新时代为新生活奏出的华彩乐章。
展现运河新颜
尝食运河滋味 秀出运河魅力
走进如今的沿河街巷,常常眼前一亮。学士社区对梵门桥弄旧墙进行了翻新、粉刷、上色,给居民打造了整洁干净的环境。阊门社区正着手对官宰弄靠近泰伯庙东侧68米长的墙体进行整体修复,绘制的“彩绘墙”将全新亮相,成为背街小巷中的靓丽风景。
街道的运河新颜以“绿意街巷”“诗意街巷”“记忆街巷”“创意街巷”来打造展现。“绿意街巷”联合各社区开展植绿、造绿行动,拓宽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诗意街巷”根植辖区街巷历史文化,將与街巷相关的古诗、古画绘至墙上,彰显文化自信;“记忆街巷”走访街巷原住民,听老苏州人讲述街巷故事,为年轻一代留住更多宝贵的文化记忆;“创意街巷”则把具有金阊特质的文化符号通过创意设计、创意涂鸦,为老街巷注入现代艺术活力。
在枫桥景区,街道与其携手在假日以“品尝运河美食”活动请市民、游客品尝领略特色美食,加深对运河枫桥段乡土乡情乡俗的了解;在辖区内的社区,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的运河美食文化活动,让居民深度品味江南文化的雅味;在辖区内的南新路、西中市等美食街区,苏州传统美食店铺成为网红小吃、网红店铺之际,也对外宣传着传统的饮食文化。
如果这些“浮光掠影”都还嫌不够,那么去看人们围绕运河展现出的种种魅力。
新时代群众文化繁荣的新面貌以“百团千秀”文化惠民工程的形式秀出;大运河金阊段文化的前世今生,联合“喜马拉雅·有声社区”,以有声读物的形式融合运河历史、运河故事、运河诗歌等被加载到了线上电台;千年运河的古韵今风立足“非遗+创新”的理念,正联合苏绣、戏服制作等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文化企业共同“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