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柱:书写感恩奋进新华章

2021-05-20张青兰

重庆与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石柱全县攻坚

张青兰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就转乘火车、汽车前往大山深处的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了解贫困群众脱贫状况,察看乡村自然环境、村容村貌,与村民们一起摆政策、聊变化、谋发展……

步步行、声声问、殷殷情,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极大地激发了石柱人民感恩前行、攻坚克难的奋进之心和脱贫之志。全县基层党组织领着干、党员干部带着干、能人业主帮着干、贫困群众主动干,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换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工作动力、发展动力,推动形成了干事兴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突围的强大合力。

牢记嘱托:吹响集团攻坚冲锋号

石柱地处长江上游、重庆东部,集民族地区、三峡库区、革命老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是全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是贯穿石柱脱贫攻坚全过程的一条鲜明主线。石柱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亲临石柱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以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向脱贫攻坚发起全面冲锋。县委坚决扛起攻坚政治责任,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压紧压实县级领导、乡镇(街道)、行业部门、帮扶单位、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等各方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立下军令状。

一支支有激情、有思路、有担当的扶贫铁军纷纷投身战贫一线,形成声势浩大的扶贫集团军。县委书记蹇泽西带头冲锋在前,遍访85个贫困村。900多名干部驻乡驻村扶贫、4800多名机关干部奔赴战贫一线,尽其所能、尽锐出战。民革中央、中核集团、云南省、山东省淄博市,重庆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南岸区、江津区、金科集团等帮扶单位慷慨解囊,投入项目资金超4.5亿元,汇聚起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石柱紧紧盯住“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进行分层分类监测,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政策和帮扶措施,坚决保证脱贫攻坚成果。县里制定出台了《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帮扶办法》,推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1353”动态监测处置机制,每月由一线“战斗队”开展1次排查,并将查摆问题专线直报县领导小组;另一条线同步反馈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3个工作日内核实解决,无法解决的次月5日前报县指挥部,指挥部3个工作日内形成整改方案并责令其限期整改销号,构筑起防止返贫的制度防线。

2019年4月,石柱以零漏评、零错退、贫困发生率0.87%、群众认可度97.91%的良好成绩,一举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同年10月,石柱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2020年,全县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15元。目前,现行标准下全县8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7541户6310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如今,“翻身不忘毛主席,脱贫不忘习主席”已深入人心,“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已成为自觉行动。

感恩奋进:打响乡村变迁立体攻坚战

每天下午,罗洪俸从中益乡盐井村扶贫车间出来,又拿起扫帚打扫公用停车场。罗洪俸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此前在广东打工。2016年因病情加重返回家乡,但家中老屋早已倒塌,只得借住在亲戚家中。2018年,盐井村通过旧房复垦、贫困户补助和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帮助他建起了占地60平方米的新房,并安排他到扶贫车间就业。

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石柱通过实施两不愁、产业扶贫、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六大专项行动,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

就业是民生之基。石柱把优先支持贫困人员就业摆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巩固就业帮扶成果。以“转移就业一人、带动脱贫一家”为出发点,紧扣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员就业需求,加大技能培训,基本實现有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开展各类招聘会,为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实现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转移就业。

基础设施建设,是石柱夯实贫困乡村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3891公里,乡镇(街道)、行政村、撤并村通达通畅率、通客车率100%;改造低压线路698.8千米,新建或改扩建基站4000余个,实现行政村动力电、4G网络、光纤宽带“三个全覆盖”;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72.84%,场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0%以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83.5%;脱贫人口安全饮水达标率100%;村庄清洁行动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1+8+N”的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成功构建,所有贫困村实现电商服务功能全覆盖,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搭上了“电商快车”。

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措施和长远之策。近年来,石柱把产业发展当做脱贫之本、富民之源、乡村振兴之基,聚焦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打造全国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及加工品供给地,以“名特优”、绿色有机为方向,以长效机制为纽带,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围绕高、中、低山进行产业布局,有序推进30万亩中药材、30万亩果蔬、30万群中蜂和年出栏30万头生猪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四个30万”工程,做大做强蜂蜜、莼菜、辣椒、黄连、李子、茶叶、天麻等“石柱”系列单品品牌,做靓做响“源味石柱”区域公共品牌,特色产业的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日益增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石柱把精神扶贫作为破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的有力武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扶贫夜校、梦想课堂、乡贤讲理堂等宣传思想阵地,不断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励志典型选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县处处呈现出党员干部带着干、能人业主帮着干、贫困群众主动干的火热场面。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在新冠肺炎疫情灾情等多重冲击影响下,石柱人民大力发扬“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新时代石柱精神,以实干实绩如期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如今的石柱,乡乡有扶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生活保障,脱贫群众已从“有吃有穿就行”转变为“吃得更健康、穿得更整洁”。全县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贫困学生教育资助覆盖率100%,无一名适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资助参保率、大病救治率、在家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100%,无一人因贫弃医;危房改造12329户、旧房整治提升15000户、易地扶贫搬迁1854户,无一人住危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扶贫项目4244个,全县集中供水率达88.5%,家家喝上放心水。

这组数字,见证了石柱农村的山乡巨变。

动能转换:跑好有效衔接接力赛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乡村振兴亟待全面推进,如何守好脱贫攻坚成果,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是石柱正在破解的重大命题。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石柱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要要求,平稳有序将工作重心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工作任务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紧盯规划、政策、工作、保障、机制等衔接,按照“四个不摘”重要要求,科学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特色产业质效,积极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不断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仲春时节,石柱县六塘乡新兴的产业基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六塘乡的产业勃兴,得益于石柱逐步完善的农业产业规划。以前,石柱农业产业主要为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群众增收无门、脱贫无路。为改变这一现状,石柱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中药材、干鲜果和康养休闲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调味品、有机蔬菜、生态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形成了“3+3”扶贫长效产业体系,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后,石柱将帮扶的着力点,从单纯的贫困户转向更多群众。通过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业经营主体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全面推进230个涉农村(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户、村集体、农业经营主体深度联结的利益共同体。优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加快打造“四个10亿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确保全县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得远。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石柱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形成了“市级专家+县级技术人员+乡镇农技人员+经营主体专职技术员+产业指导员”五级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为打造一支不走的人才队伍,石柱加大科技人才服務力度,强化产业技术指导培训,提升村“两委”班子产业帮扶能力和农户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为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随着规划、政策、工作、保障、机制等衔接的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已在石柱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今,这个曾经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已经旧貌换新颜,人人喜气洋洋、精神振奋,正在乡村振兴的全新赛道上奋力领跑。

图片/石柱县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石柱全县攻坚
石柱迷宫
蘑菇石柱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攻坚脱贫
巴勒贝克发现第三根超巨大石柱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欢迎抢劫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