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2021-05-20毛相林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年2期
“我干了40多年村干部,最大的事情就是修了这条路。”这是毛相林对自己的评价。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四面被千米高山绝壁合围,犹如坐在一口井中。从村里到县城,往返一次至少需要4天,近一半的村民几乎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多年來,闭塞和贫穷始终困扰着下庄人。
毛相林作为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下庄村的子孙能有一条出庄的路。
缺乏劳动力,他号召村里劳力全都上工地;没有资金,他带头卖猪卖粮。他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鼓劲时说道:“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于是,1997年的冬天,全村青壮年带着工具和干粮,跟着毛相林一起开始了在绝壁上风餐露宿的修路壮举。
路开始修了,难度却难以想象。绝壁上悬空钻炮眼、安放炸药雷管、吃住在山洞……面对这些困难,毛相林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因为他认为,作为村里的负责人,自己必须带头吃苦,村民才能跟着他吃苦。从1997年到2004年,用了整整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100多名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天路”。
路通了,但村民的生活依然贫困。毛相林趁热打铁,带领村民种植柑橘,力争尽快脱贫。虽然第一年村里柑橘生虫,几乎绝收,但毛相林马上召开村民大会,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找原因。县里派来了柑橘栽种技术专家,手把手培训村民。几年后,村里柑橘产业“起死回生”。如今,下庄村早已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40年来,毛相林不改农民本色,扎根基层一线,带领乡亲们打通天路,走上致富路。提到他这股子韧劲和干劲,没有什么词比“愚公精神”更贴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