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 矢志育人铸魂

2021-05-20周世祥罗旭陈宁

北京支部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

周世祥 罗旭 陈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咱们论从史出,‘理上往来。”北京理工大学思政课教师杨才林精心设计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课,已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金课”。同学们一致认为:“杨老师讲课极富感染力。”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将红色历史转化为鲜活教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红色记忆激发使命担当

“这是我们校史馆的两件‘镇馆之宝——一件是1940年党中央批准自然科学院成立的文件;另一件则是1952年重工业部调整北京工业学院办学方向的文件。”校史馆讲解员宋逸鸥娓娓道来,讲述了北京理工大学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历程的一个个重大事件。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主持收集整理党史资源,开设了一系列“特色化、滴灌式、不间断”的理想信念教育课。

1958年,一枚“励志之箭”腾空而起,这就是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师生自主研制的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燃料探空火箭——“505”探空火箭,一颗中国航天事业投向宇宙的“问路石”。

2018年,宇航学院党委把600多名师生先后参与火箭研究的科研过程和思想教育充分结合,引导学生党员采访亲历者,编纂口述史料。

两个月时间里,56名学生党员分别登门采访老专家,记录下一段段珍贵历史。虽已是耄耋之年,曾参与核心工作的宇航学院退休教师万春熙回忆往事仍旧思路清晰,“那时,我们的实验条件很艰苦。一次,复合火药推进剂点燃引线后哑火,我和同学冒着随时爆炸的危险进入试验区域,把复合火药药柱从发动机上取下来,排除了隐患”。

“这颗‘问路石是前辈冒着生命危险研制的。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进行科研,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参与口述史编纂的宇航学院学生党员郭佳说。

在北京理工大学,一堂堂行走的党史课、国情课、专业课,转化为校党委引领、教育师生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养分,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业务素养。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年近九旬的王越院士,坚持在本科讲堂授课;毛二可院士带领着年轻团队在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领域深耕细作……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以德才兼备“大先生”为标尺,坚持正向引领教师为服务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坚定了北京理工大學一代代青年学子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中,北京理工大学参与了27个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装备研制工作。他们研发的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和装备有力支撑了新质战斗力的形成。但没有人知道,立足科技报国的无名英雄在其中作了哪些具体贡献。

聚焦于特种车辆传动关键技术研究的项昌乐院士及其团队就是无名英雄中的一个缩影。

特种车辆传动技术及装置一直是各国角力的核心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理工大学作为核心攻关单位,在全国率先启动第三代特种车辆传动关键技术专项研究。

没想到,项目刚启动就遭遇了挫折。时年58岁的项目牵头人朱经昌教授不幸突然因病去世,留下大量未竟工作。那时,朱经昌的得意门生、只有27岁的项昌乐正考虑考博还是出国深造。

“我愿以身许国。”面对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组织的召唤,项昌乐毅然接过重任——这个任务,不仅专业成果保密,更需耗费一二十年才能完成,一辈子注定只能做这一件事。这意味着他要用一生做无名英雄。

30年如一日的科研攻关,就这样开始了。

项昌乐和团队成员们在短时期内“消化”了朱经昌教授留下来的全部手稿和图纸,确保了科研的连续性,并反复论证找准技术方向,集中精力展开科研工作。

“特种车辆试验设备耗电量非常大。我们一做实验,学校所在的魏公村地区就跳闸停电。”团队成员马彪教授回忆,“为了避免与周边用户‘抢电,也为了加速科研进程,我们常在夜里12点后做实验,一直干到天亮。有时大家盖着窗帘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就算休息了。”

如今已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的项昌乐说,“团队定下‘后墙不倒的铁律,就是说,其他事情都要无条件为科研让步。”有人错过了孩子出生,有人没见到父亲临终前最后一面……他们把对家人的无尽深情融入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国家的深深责任中。

2020年1月10日,团队研制的大功率高速机电复合传动技术与装置摘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桂冠,为我国进入特种车辆强国行列作出突出贡献。

岁月交替中,项昌乐和马彪头发虽已斑白,但这支团队依然年轻。如今,团队中已经出现了“90后”研究人员的身影。投身核心技术攻关,是团队矢志不渝的爱国担当。

“北理工青年现象”彰显青年价值

“高薪虽然能很快改善生活,但是放眼人生,我还是应该去祖国需要的地方,用双手改变一方面貌,彰显青年的价值。”2019届博士毕业生李博,放弃了知名企业40万元年薪的就业机会,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回到家乡广西桂平投身基层建设。

翻看近些年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不难发现,60%以上的学子投身到了军工企业、科研机构等基层一线岗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放弃了待遇更优厚的岗位。

为国铸剑,矢志军工报国;奔赴一线,助力脱贫攻坚。这样的“北理工青年现象”源于什么?

“这是学校把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作为抓总工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全过程的必然结果。”校党委书记赵长禄说,校党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不断完善学科教育体系和日常教育体系,营造了全过程育人的环境。

2019年,学校党委决定,将有着40年传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项目——北戴河暑期学生骨干培训迁移到山西省方山县,一个在北理工定点帮扶下刚刚脱贫摘帽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不到一周时间,学校就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扶贫车间,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县里的基层骨干为学生们作学习辅导。“让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农村去,是我们迁移的动机。”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说。

2021届硕士毕业生木丽得尔·毛力提在学生骨干培训中一次小组讨论中深情地说,我是在党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毕业后我将牢记党的嘱托,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奔赴新疆基层就业。

猜你喜欢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在方山举行
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红色理宝科技展会
镜头里的校园和山川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红色育人路”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ancient poems
英雄少年
北京理工大学
59年的老建筑拆了,数字化保护下来
杜凤霞招贴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