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砚香:山路上的“背篓商店”
2021-05-20刘克龙
刘克龙
王砚香,男,北京人,1930年12月出生,1953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市原房山县周口店供销社娄子水和瓦井分销店售货员,黄山店分销社门店经理,周口店供销社党支部书记、理事会主任,后到原房山县供销合作社工作。1959年,王砚香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黄山店村地处群山环抱的房山山区。20世纪50年代,村民们分散居住在40多条山沟里,生活十分不便。曾有一首民谣这样描述这里的环境:“有女不嫁黄山店,十年就有九年旱。吃水贵如油,买卖东西真发愁。”
1951年,周口店供销合作社在黄山店村设立了一家分销店。1958年,为方便群众,分销店在负责人王砚香的带领下,职工背着背篓上山卖货又收购,这种经营方式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篓商店”,由此形成的“背篓精神”被传承至今。
“这艰苦的路,我们不走群众就得走”
1953年9月,王砚香在周口店供销社当上了一名售货员,那年他23岁。踏踏实实地在娄子水分销店、瓦井分销店学习锻炼后,1956年,王砚香当上了黄山店分销社门店经理。
1958年,黄山店村积极响应号召,按照“三上山”——人上山、畜牧上山、生产资料上山的要求,发动公社社员全力开垦荒山,开展农业生产建设。7个生产大队的540户社员、2800人居住在35条山沟里和十几个山坡上,还有十几户牧羊和护林的社员独居在高山上。当时,周口店公社范围内只有黄山店分销社这一家店,社员要买东西,只能请假下山,每次买完东西回到家都快天黑了。
王砚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社员生产这么忙,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货送上山去呢?”他提议将村民生活中所需的煤油、酱油、针线、成药等各类商品送上山。由于山路狭窄崎岖,有的地方还需要攀爬,售卖的商品只能用背篓装载。
大家一开始对送货这个想法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山路难走,要背些价钱高的商品,这样才值得一趟来回。王砚香深知大家的辛苦,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背篓上山就是为了方便群众,只要是对生产建设有利的,哪怕是一分钱的东西,背上去也是值得的。这艰苦的路,我们不走群众就得走,我们一个人走一遍,就免得很多人都走一遍。”他决定自己先尝试一下。
王砚香首先来到12里外的长流水村,正赶上社员午休。村党支部书记接待了他,帮他找好售货的地方;生产队长搬来板凳、门板摆摊,帮着维持秩序。社员们惊喜地奔走相告:“供销社送货来喽!”一会儿的工夫,一篓商品全卖光了。
此后,王砚香和同事们轮流背篓上山,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背篓商店”这一称呼也在群众中流传开来。
“背篓精神”得传承
多年来,分销社人员几经变动,送货的背篓却一直没有放下。职工每次上山,都会拿出一个专门的记事本点检货物。售完货,再在记事本上将社员需要的货物一一记下。只要群众需要,他们从不推辞。
为了保证生产,王砚香连理发的事也管。有一次,他背着背篓到离黄山店18里地的山村葫芦棚去送货,半路上,看到几位社员空手走来。临近了,他热情地问:“下山干啥去?”“到黄山店理发去。”几人同声回答。
王砚香边走边想:黄山店那个小理发馆只有一位理发员,大伙儿一等就是大半天,不但不方便,还会影响生产。于是,他用业余时间练习理发,后来每次上山时,他就在背篓里装上理发工具,不僅给社员们理发,还向社员们传授理发技术。从此以后,大家理发再也不用往山下跑了。
1959年,王砚香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64年,他所在的分销店被评为“北京市五好先进集体”。同年,王砚香作为供销系统代表,参加了国庆15周年观礼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他和与会代表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以“背篓商店”和王砚香的先进事迹为素材,拍摄了电影《红色背篓》并在全国放映。
1966年8月,王砚香担任周口店供销社理事会主任。上任数月,他就将“背篓商店”从“一点红”变成了整个供销社的“一片红”。1973年,王砚香又通过建立支农服务队,使“背篓精神”得以传承。
如今,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背篓精神”已在黄山店村开花结果,成为不可磨灭的红色基因。站在黄山店村“红色背篓”纪念馆外,王砚香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