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通信基站驻波系数检测及优化

2021-05-20刘志敏

江苏通信 2021年2期
关键词:入射波驻波参考点

刘志敏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0 引言

移动通信是当前全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当今高新技术的代表和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的移动通信网络,既有利于壮大信息消费、拉动有效投资,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也可以创造就业,扩大内需,推动“内循环”的稳步发展。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NB-IoT)是移动通信在5G领域一个新的应用,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覆盖的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NB-IoT宏基站是NB-IoT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NB-IoT宏基站为了提升线性度和效率,普遍使用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技术。

在实际工程使用过程中,天线异常、工程安装不规范等问题,会导致基站输出所接负载不匹配,回波显著提高,导致设备输出功率明显降低、覆盖范围显著缩小、覆盖边缘的物联网终端接入不稳定甚至离线。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还将导致设备运行稳定性下降、设备可靠性降低,甚至出现设备烧毁的现象。基于此,驻波测试和告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驻波检测方案

刘畅远等学者描述了在双工器输出端参考点B处增加耦合器,耦合双工器输出端口前向和反向功率,然后计算出双工器输出口驻波。该方案在主通路上增加了额外耦合器,降低了基站输出功率和灵敏度,同时,增加了耦合器和功率检测电路,导致硬件成本明显增加。

朱加强等学者描述了利用在PA(Power Amplifier)模块和双工器模块之间耦合器,引出耦合器的反向功率,通过切换开关,复用DPD反馈回路进行功率检测。该方案成本增加不明显,但是所检测的是双工器下行输入口参考点A处的驻波,不是双工器输出口参考点B处的驻波。当双工器端口驻波不等于1时,该方案测量的驻波和实际驻波之间存在明显误差。如图1所示。

图1 宏基站驻波检测方案

本设计在不显著增加硬件成本、不在主链路增加额外损耗的前提下,精确测量并计算出参考点B处的驻波。

2 理论推导

二端口网络可以使用S矩阵进行描述,S参数矩阵方程定义为:其中,V和I分别为每一端口电压和电流的列向量,zk0是每一端口

其中,ak是端口k的入射波,bk是端口k的反射波(k=1, 2)。的特性阻抗。

从上述S矩阵方程可以看出,当2端口接匹配负载时,被完全吸收,为零:

可以看出,S11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端口2接匹配负载时,端口1的电压反射系数;S21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端口2接匹配负载时,端口1到端口2的传输系数。

当1端口接匹配负载时,b1被完全吸收,a1=0:

同理,可以看出,S22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端口1接匹配负载时,端口2的电压反射系数;S12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端口1接匹配负载时,端口2到端口1的传输系数。

对于端口1:

3 驻波检测方案实现

如图1所示,在上行低噪放输入端口匹配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将双工器等效为二端口网络。其中,A参考面为端口1,B参考面为端口2。对于该二端口网络S参数,以方程的形式描述如下:

对于该系统进行如下校准:在端口2分别接匹配负载、全反射负载和驻波为2(反射系数为1/3)的失配负载,从端口1输入相同的入射波,测试端口1的反射波,分别记作a1,b11,b12,b13。考虑到该双工器是互易网络,得到如下方程组:

在该方程组中,有S11,S12,S21,S22,a22,b22,a23,b23共8个未知数,解该八元一次方程组得到S11,S12,S21,S22。于是,得到了双工器二端口网络的S参数。

当B参考面接任意负载时,都可以在A端口输入入射波,测试入射波和反射波功率,从而计算出B端口的入射波a2和反射波b2。从B参考面向天线端看过去,入射波为b2,反射波为a2。通过b2和a2就可以计算出天线口的驻波系数:

4 结束语

利用功放和双工器之间的DPD功率检测,实现了功放末端的VSWR检测。通过3次校准,计算出双工器二端口网络的S参数,从而推导出使用双工器前端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计算出天线口VSWR的计算公式,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的驻波检测方案,在实际基站中得以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入射波驻波参考点
VR技术在船舶通信系统天线信号源驻波检测中的应用
SHPB入射波相似律与整形技术的试验与数值研究
血液动力学中血管流激波与驻波的相互作用
FANUC数控系统机床一键回参考点的方法
参考点对WiFi位置指纹算法的影响
数控机床返回参考点故障维修
瞬态激励状态下桩身速度以及桩身内力计算
基于参考点预测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
DAM型10kW中波广播发射机驻波故障分析
对机械波半波损失现象的物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