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完美中遇见美好
2021-05-20韩璐
文/韩璐
有爱心的人,善于换位思考,我国台湾作家王淑芬,便把自己代入“白痴”的角色,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我是白痴》。
用第一人称“我”进行抒写,可以更好地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本书特色之一。全书用“我”——彭铁男的视角,讲了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我”智力测验分数很低,读初中时连九九乘法都不会背,被认为是“白痴”。“白痴”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来看“我”对“苦”和“可怜”的理解,你可能会有新的认知。
“跛脚”也做好了,他的花很大,像个大碗。他对我说:“我的妈妈很可怜,为我吃过不少苦。”
我知道什么是“可怜”,就是会哭的那一种。
他又说:“彭铁男,你的妈妈也一定为你吃过不少苦。”
我其实不知道妈妈吃什么,我有看过她吃饭和面。有没有吃苦,我不晓得。
你有没有认真地想过“苦”和“可怜”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打心里发出的。其实就像书中的班长林佳音所说:“当白痴未必不好,不用担心考试和表现,在自己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生活。”这正如庄子所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只有你尊重“白痴”、倾听“白痴”,才能听到最真诚的声音。
塑造一个不完美的人物,引发读者的思考,是本书特色之二。世界上有聪明的人,也有不那么聪明的人。看过爱因斯坦传记的小朋友肯定知道,小时候的他因为智力低下常被邻居嘲笑,可是他后来竟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所以说,智力不能完全说明一切,后天的努力——99%的汗水——很重要。在《我要好好读书》一节中,你就能看到一个不那么聪明却很努力的“我”——
我也想好好读。老师上课时,我都坐得很直,用力地听,但是都听不懂﹔黑板上写的,也看不懂。所以,有时候,我就会睡着。
以后我不可以睡了,我要开始好好读书。
我就开始好好读书。上历史课时,我拿出课本,用手指着上面的字,一个一个往下数﹔数到一百,再从一开始数。我认真地数,就没有睡。
历史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字,同学们都把它们抄在课本上。我也赶快拿出笔来,用力看,终于被我找到三个认识的字。我低下头写着“中”“大”“一”。
不懈的努力,让许多“笨鸟”都飞起来了,“我”那么坚持,真保不准哪天就改变命运了呢?
以浓浓的爱作为线索串联起全书暖心的故事,是本书特色之三。“我”虽为“白痴”,可周围有许多人爱“我”、帮助“我”,让“我”获得了成长。在家,有全心全意爱“我”的妈妈;在学校,有关心“我”的杨老师、班长林佳音、好朋友“跛脚”……是众人的爱,让“我”体会了许多的美好。这些爱随处可见,不妨来看极平常的一节美术课——
我喜欢上美术课。我拿着剪刀小心地剪纸,先要剪成尖尖的边,再绑起来,变成一朵花。可是我的纸没有变成一朵花,最后竟变成四片破破的纸。
老师走过来,看了看,说:“你剪错方向了。”老师很好心,就帮我剪,然后叫我自己绑。
我学别人把剪好的红纸叠一叠,抓起来绑。看别人做好像很简单,但是我的纸特别奇怪,怎么样也抓不好。
“彭铁男,你抓好,我帮你绑。”班长林佳音走过来,手里拿着铁丝。
我不好意思地抓着纸,让她在我手上绑来绑去。她绑好了,再把纸弄一弄,就变成一朵花了。
“你要把花送给妈妈,知道不?”她又教我,“送花的时候,要说‘母亲节快乐’。”
多年以后,彭铁男身边的人都感谢他,因为他的存在让大家学会了换位思考,看到了人性中的纯真、善良和爱。和“我”做朋友吧,你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阅读推荐
《我是白痴》,王淑芬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