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2021-05-19龚榜初
龚榜初
锥栗是浙江省特色经济林和果材兼用树种,一年种植多年受益,优质高产高效,盛果期林分亩产值3000元以上,是浙江省坡耕地和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2019年全省锥栗种植面积达6万亩,产量超5000吨,产值上亿元。
推广良种
YLZ 7号,浙S-SC-CH-002-2006,早熟品种,矮冠丰产,品质优良;YLZ 24号,浙S-SC-CH-003-2006,早熟品种,高产优质;YLZ 25号,浙S-SC-CH-004-2006,中熟品种,丰产稳产,连续结果能力强,品质优良;YLZ 26号,浙S-SC-CH-013-2008,中熟品种,丰产稳产,连续结果能力强,品质优良;YLZ 02号,浙S-SC-CH-012-2008,中晚熟品种,品质优良,耐贮藏;早香栗,浙S-SV-CH-008-2015,特早熟品种,优质丰产,经济效益好;YLZ 1号,浙R-SV-CH-019-2019,中熟品种,丰产稳产,成串结果,果实大小均匀,出籽率高。
种植范围
适合在坡耕地和退耕还林区域推广。
土壤要求:微酸性到中性沙壤土、壤土;土质肥沃、疏松、透气,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
环境要求:海拔1000米以下平地或山地;缓坡地,整体开发坡度不高于15度;局部开发不超过30度;中高海拔要求光照强,低海拔尽量选择阳坡或半阳坡。
栽培技术
造林模式:适宜纯林结合林下套种,栗—农作物、栗—中药材套种等模式。
种植密度:株行距4米×5米或4米×6米,亩栽27—33株。
种植技术: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早春发芽前栽植,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饱满、根系发达、地径0.8厘米以上1—2年生良种嫁接苗。栽植时苗木根部蘸泥浆;挖开定植穴回填三分之一的土,将苗木置于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边填土边提苗,踩实;种植深度以嫁接口高于地表1—2厘米为宜。栽后浇透水,无雨水时半月后再浇水1次。
树体管理技术:适宜自然开心形、主干疏层延迟开心形树冠;种植后及时抹芽和定干,定干高度50—60厘米,从剪口下选出生长势强的新梢3—4个,培育成主枝,各主枝间方位错开,保持一定间距,除去其余新梢。待新梢长至70厘米时,及时摘心,促发二次枝培养侧枝,以后每年继续培养主枝和侧枝,并对影响主、侧枝生长的枝条及时疏除。成年大树修剪每年进行,以冬季修剪为主,夏季修剪为辅;调节树势,改善光照条件,维持树体营养平衡,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林地管理技术:每年秋冬季结合施基肥进行深挖扩穴改土,沿树冠投影圈向外扩展深挖宽50—80厘米、深30厘米以上的环形区域,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改土。施肥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结果树一年施肥3次,3月上中旬施催芽肥,以氮肥、磷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30%左右;7月上中旬—8月上旬施壮果肥,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的20%—30%;果实采收后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占50%以上。
病虫害管理技术:常见病虫害有栗疫病、炭疽病、栗瘿蜂、桃蛀螟、栗实象甲、栗大蚜等病虫害,主要通过增强锥栗树势、冬季清园及低毒高效药剂等方法防治。冬季结合清园进行强修剪、焚烧病枯枝,石硫合剂涂刷树干。
典型案例
庆元县屏都街道洋背村
基地位置及规模:庆元县屏都街道洋背村,面积200亩。
经营业主:庆元县吴建民家庭林场(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
经营情况:2006年造林,2012年进入盛产期,平均亩产锥栗150—200千克,市场价20元/千克,亩产值达3000—4000元。
庆元县竹口镇黄坛村
基地位置及规模:庆元县竹口镇黄坛村,面积500亩。
经营业主:庆元县正辉干(水)果专业合作社
经营情况:2004年春季种植实生苗,秋季嫁接品种,2010年前后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锥栗150千克以上,市场价20元/千克,亩产值超3000元。
种苗供应
庆元县林业局、蘭溪市苗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