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影响下高校就业工作对策研究

2021-05-19张梦迪

科技资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作对策就业高校

张梦迪

摘  要: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严峻困难和挑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招聘缩减、考编考研延期、焦虑情绪上升、线下招聘暂停等问题,使得高校文科生“稳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拓宽就业渠道、搭建网上平台、深挖岗位资源、做实精准帮扶将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难题。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加之中美贸易摩擦的叠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

关键词:高校  就业  工作对策  工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2(a)-0111-03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mploy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pidemic Situation

ZHANG Mengd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Maoming, Guangdong  Province, 525000 China)

Abstract: Affected by the epidemic situation, the employment work of college graduates has brought seve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leading to the reduction of employment market recruitment, the delay of editing and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rise of anxiety, and the suspension of offline recruitment, which makes the "stable employment" of liberal arts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re difficult. Therefore, broadening employment channels, building online platform, digging job resources, and providing accurate assistance will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rate of college graduate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act of the epidemic, it has caused a serious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the superposition of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face multiple challeng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Working strategies; Working approaches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大数据下的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云招聘等新生态就业形势。因此,为了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探讨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水平高质量大学建设十分必要和急迫。

1  分析数据情况做好就业研判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去年增长40万,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表明了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竞争也更加激烈。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市属高校,尤其存在着文科专业就业难的现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关乎高校毕业生自身利益,关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关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校数量和高效毕业生人数占全国高校的主体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国高校毕业生工作的全局。基于此,分析疫情影響高校就业的几点原因如下。

1.1 国内市场招聘需求下降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等一系列智能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随之带来的就是劳动力的削减,加之深受疫情影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经济下滑,企业缩减外部招聘、裁员,甚至降薪或已倒闭,尤其是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以及外贸外销等行业。此外,当今企业对高质量社会人才的需求较大,对聘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自身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而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企业社会实践经验较少的高校毕业生则更加难匹配现今快速的高竞争市场时代,因此这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出于被动状态。

1.2 2020年各类招聘考试延期未知

一些专业考试,例如英语专四、专八考试,公务员招考和地方事业编制考试,托福、GRE、GMAT等各种考试纷纷取消或推延后等,直接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计划打乱以及拟出国毕业生存在考试困难的现象。原来准备参加考试的毕业生,由于无法提交合格的语言成绩,网申也随之延迟,出国深造计划受阻。随着疫情的全球化蔓延,许多国家纷纷暂停签证业务,对已经取得录取通知的毕业生也增加了不确定性。目前来看,打算出国深造的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存在较大变数。

1.3 就业心理与就业压力的变化

在疫情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家里蹲”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导致了就业心理变差,就业焦虑、紧张,甚至对自己丧失信心。另外,居家隔离期间,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较优越的高校毕业生即便选择不就业,家里也能满足现状,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和潜意识里产生了怠慢的心理,从而选择推迟就业或不就业而导致的“慢就业”现象。更重要的是,数据研究发现截止到3月,一些高效毕业生在没有参加过任何现场招聘会的比例高达79%,说明该类高效毕业生并无求职经历,其中,一些名牌高校毕业生的接近47%的比例已就业,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低比例不到20%。并且,因高校文科毕业生“家里蹲”时间较长,一些企业实习并未如期开展,也无相应的企业社会阅历以及经验,从而造成恐慌和焦虑的心理。

2  深层挖掘提升高校文科就业工作途径

2.1 顺应国家政策,拓宽就业渠道

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由于疫情原因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和趋势都对高效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从宏观上调控人才供求关系,鼓励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预征入伍”“直招士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专项工作,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到关键领域、基层一线的工作中去,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工作,全力做好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六稳”“六保”稳就业工作。

2.2 拓展工作途径,建设网上平台

考虑到疫情形势下,网络就业平台充当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推出全业务的就业创业信息化管理平台——“院校端”系统。该系统功能强大,实现了就业服务的全面网络化,包括生源地信息、网上派遣、毕业生求职、就业创业信息等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毕业生在微信公众号可搜索并关注“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一站式办理就业相关业务,例如自由创建简历、找工作、录取offer、网上打印报到证、查询毕业派遣档案等。截至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已举办4场大型网络线上招聘会,参与企业1068家,提供岗位数7000多个。特别的是,在2020年5月21~23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举办了文科专场云招聘,同时方便了文科毕业生精准就业。

2.3 协同多部门联动,深挖岗位资源

通过多部门协同,形成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联动矩阵。高校领导班子,各二级院系进行网格化帮扶,通过校内毕业生就业信息官方网站、建立未就业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转载就业信息。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毕业班各学院积极开展线上云就业促进会。教育部启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天24 h、全年365天的云招聘服务。此外,广东省教育厅和各大中小企业联合举办了大型网络招聘专场,首场供需见面活动共有8000家企业提供了16万个岗位精准匹配推送给广东省60万名高校毕业生。

2.4 强化就业服务,做实精准帮扶

从高校角度上来看,根据今年疫情特殊情况,高校应积极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对未就业学生采取“一人一策,精准指导”方式。例如,加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协助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引导,准确掌握每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求职进展,引导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理性分析,不跟风,不盲从地选择就业。

此外,高校加强就业帮扶,对湖北籍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对湖北、武汉等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的优秀毕业生安排“一对一”就业服务,同时,学校可以借助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与优秀校友服务,能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迅速搭建校友平台,使学生能够快速精准就业。

3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严峻困难和挑战,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疫情应对、做好线上心理危机干预、就业精准帮扶、积极开展线上招聘平台,倡导创新就业服务以及拓展就业渠道等,多项并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将会有效解决并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难题。此外,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尚还需要有样本较多的数据调研,后期将会利用调查问卷等形式做进一步的数据定量统计分析,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完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温晓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地方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3(1):40-42.

[2] 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增加40万[EB/OL].(2020-06-28)[2020-09-21].https://www.edu.china.com.cn/2020-06/28/content_76210477.htm.

[3] 陈建帮.抗击疫情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引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6):38-42,53.

[4] 李春玲.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与就业选择变化[J].教育研究,2020,41(7):4-16.

[5] 刘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EB/OL].(2020-07-24)[2020-09-20].https://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007/t20200724_3555892.htm.

[6] 教育部启动“24365校园联合招聘服务”活动 助力高校毕业生网上求职[EB/OL].(2020-02-28) [2020-09-21].https://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28_425141.html.

[7] 60万应届生、61场供需见面活动,毕业求职季来了[EB/OL].(2019-11-28)[2020-09-21].https://www.toutiao.com/i6757525563881030157/.

[8] 李曼.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

[9] 张之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4.

[10] 张美玲,赵子涵冰.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2(2):67-73.

[11] 杨丹,钱育林,杨永贵.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1):275-277.

[12] 郑其文.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9):14-15.

[13] 杨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策略探讨[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國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七).2017:3.

[14] 黄文龙,沈敏捷.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探析[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7:1.

猜你喜欢

工作对策就业高校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辅导员的工作对策
浅谈当前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