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刀具界的“最强大脑”

2021-05-19邹峰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最强大脑数控技术刀具

邹峰

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湖北孝感 432000

邹峰

我叫邹峰,是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红林探控有限公司的数控车工特级技师。我曾先后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目前,我是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国家级“邹峰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于是,不少人叫我“大师”,觉得我获得了那么多荣誉,无比风光,殊不知这背后蕴含着艰辛的付出和不懈的坚持(更多内容推荐阅读2021年《金属加工(冷加工)》第3期工匠故事栏目“从青工到大师的跨跃之路”一文)。

走上创新之路

2005年9月,公司推荐我参加航天科工集团的出国培训班,在参观德国的一些大型企业时,智能化先进数控技术的运用让我大开眼界,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别的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那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数控领域干出成绩来,赶超先进国家的数控技术水平。

培训结束后,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解决生产难题和进行技术攻关的工作中,为公司解决了许多关键“瓶颈”技术问题。我经常积极参加技术创新、工艺攻关、QC成果等公司平台项目,并多次获奖,曾创下了一年完成8项工艺攻关的记录。

那些年,我对数控加工技术的钻研都有点“魔怔”了,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加工方法,琢磨的都是加工技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4年公司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其中一个关键零件由于壁薄、硬度高,易变形,因此总是加工不合格。因为是公司首次加工此类零件,没有可借鉴经验,所以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行。那段时间,我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解决加工难题,每天饭后就直接到车间琢磨加工程序,调整工艺方法。至今还记得为了赶节点,我在车间连轴干了两天一夜,甚至导致血压上升。那段时间忙到半夜才回家已成常事。一天半夜两点多钟,我突然有了灵感,竟然兴奋得喊醒家人报告喜讯。经第二天试验证明,我这个“疯子”想出的方法是正确的,加工难题迎刃而解。后来我总结加工经验写成论文《数控车床加工高硬度薄壁筒形件的工艺方法》并获得发表,此篇论文在首届中国航天数控加工技术交流大会上获得一等奖。2007年,这项创新成果在第二届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并获得奖励10万元,当时在公司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某型号产品常开开关本体是个“细脖子”“大肚子”“盲鼻子”的钛合金异形内腔件,内孔表面粗糙度为Ra0.8μm,关键部位壁薄如A4纸,零件加工难度极高。接到该开关本体图样后,所有操作者都认为,零件切削状态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听到和观察到,在近乎“盲切”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加工。我经过数天的研究和调试,自磨3种特殊的内孔加工刀具,首创异形内腔件多刀接力加工方法,完美加工出合格产品,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项成果“钛合金深盲孔内腔数控车加工工艺方法”获得了湖北省第三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如果说技术总结、论文写作为我技术技能提高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那么,技术创新就是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加工技能的催化剂,而创新这把金钥匙则为我打开的是另一个成功之门。

刀具界“最强大脑”的由来

刀具是数控加工的灵魂,数控加工中的难题和加工效率,关键要靠刀具来解决,这是我对数控加工技术的认识。我对国外各种牌号的刀具性能研究了很多年,国外刀具牌号每两年更新一次,为提升效率和准确度,我经常翻看刀具手册,久而久之,逐渐记住了这些刀具的牌号、性能参数和加工范围,面对任何加工任务,能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和零件形状,迅速在大脑里进行筛选、匹配,选择最适宜的刀具,如在我公司常用散热片零件加工中,我选用的刀具提高生产效率20倍。图1为我和同事们在工作现场进行技术讨论。

图1 工作现场技术讨论

近期,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加工经验和对国外刀具样本的理解,编制了一本与国外刀具样本不同的、实用性更适合公司生产使用的“刀具速查手册”,供车间一线操作工使用。

同事们叫我“活刀谱”,称我为刀具界的“最强大脑”。殊不知,熟能生巧,这背后是我对学习的坚持,对前沿新技术的不断探索和追求。直到现在,我依然保持着学习的本色,看最新的刀具样本,从各个渠道了解前沿加工技术,收集刀具供应商的新品资料内容。每年在上海、北京和武汉等地召开的大型机床展览会,都是我必定前往学习的重要机会,每一次参观展会,总有不同的收获。

成长路上的感悟

为了弄懂宏程序,夏天,我在闷热的房间里学习到深夜;为了一项攻关项目的攻克,冬天,我在寒冷的车间里反复调试,一干就是大半夜;为了弄懂刀具的性能和参数,厚厚的刀具手册我不知翻阅了多少本、多少遍。多少次因为技术攻关遇到瓶颈而寝食难安。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坎坷时的彷徨,有失利时的懊丧,也有困难时的迷茫,之所以能保持初心依然不断攀登前行,我觉得是自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是肩负的责任感和不服输的劲头,激励着我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我从一开始对数控技术的一无所知,到集编程、调试、刀具选用和工艺方案制定全套技能于一身,成为某零件的首席加工者,再到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刀具专家,每前进一步,都与公司的培养分不开。我长期参与公司“师带徒”和授课活动,这让我的知识和技术得到了不断积累与巩固。

我的成长更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我迷茫困惑、不顺心时,家人总能鼓励我不灰心、不放弃,针对不足、重点学习,给我增添不断向上攀登的勇气。在我成功得意时,家人总能提醒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我指明努力的方向,明确新的目标,并去不断跨跃。

“想干事就有办法,能干事就有效果,会干事就有回报”,这是我公司的干事哲学,我理解并做到了,且受益一生。

猜你喜欢

最强大脑数控技术刀具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制造与先进数控技术的发展
无织构刀具与织构刀具铣削性能对比研究
切削刀具刃口形貌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多功能刀具
“最强大脑”哪家强
浅析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
山高刀具推陈出新迎马年——山高刀具2013秋季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