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反应蛋白和乳酸联合检测在诊断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19柴玉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平均水平存活乳酸

柴玉萍

(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000)

肺炎是指发生在患者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局部炎症性疾病。该病是由于感染病原微生物、受到免疫损伤、使用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等原因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1]。普通肺炎患者的病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引起呼吸系统衰竭、循环系统障碍等不良事件,进而危及其生命。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重症肺炎的主要原则。血白细胞计数、血中性细胞百分比等实验室检测指标是临床上诊断肺炎的常用指标。但是,部分重症肺炎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血中性细胞百分比等血常规检测指标并未发生异常改变,其病情极易被漏诊、误诊。有研究表明,通过分析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并不能很好地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的程度及预测预后[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血清C 反应蛋白和乳酸联合检测在诊断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重症肺炎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2007 年美国感染病协会制定的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经病理学检查后被确诊为重症肺炎。2)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2)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3)合并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4)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5)合并有肿瘤的患者。按照治疗结局将这60 例患者分为存活组(n=43)和死亡组(n=17)。在存活组的43 例患者中,有男20 例,女23例;其年龄为56 ~73 岁,平均年龄为(56.20±6.30)岁。在死亡组的17 例患者中,有男10 例,女7 例;其年龄为53 ~75 岁,平均年龄为(55.20±5.6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C 反应蛋白和乳酸联合检测,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的第1 d、第14 d 和第28 d,分别抽取其4 mL 的清晨空腹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2)将检测标本置于PSB600 平板洁净型离心机中,以1500 r/min 的转数对其进行20 min 的离心处理后,提取血清。3)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由北京倍爱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血清中C 反应蛋白和乳酸的含量。C 反应蛋白试剂盒购于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乳酸试剂盒购于深圳市博卡生物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入院的第1 d,死亡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74.32±8.47)mg/L,其血清乳酸的平均水平为(7.11±3.05)mmol/L;存活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72.53±6.23)mg/L,其血清乳酸的平均水平为(6.32±3.06)mmol/L。在入院的第14 d,死亡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80.32±10.73)mg/L,其血清乳酸的平均水平为(7.87±0.82)mmol/L;存活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52.53±6.75)mg/L,其血清乳酸的平均水平为(5.42±0.21)mmol/L。在入院的第28 d,死亡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82.32±11.45)mg/L, 其血清乳酸的平均水平为(9.88±0.82)mmol/L;存活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32.53±6.75)mg/L,其血清乳酸的平均水平为(4.32±0.35)mmol/L。在入院的第1 d、第14 d 和第28 d,死亡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均高于存活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P <0.05。死亡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随着其住院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存活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随着其住院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和血清乳酸水平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和血清乳酸水平的比较(± s)

组别例数 血清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mg/L)血清乳酸的平均水平(mmol/L)入院的第1 d死亡组 1774.32±8.477.11±3.05存活组 4372.53±6.236.32±3.06 t 值3.9222.643 P 值0.0000.000入院的第14 d死亡组 1780.32±10.737.87±0.82存活组 4352.53±6.755.42±0.21 t 值19.31017.647 P 值0.0000.000入院的第28 d死亡组 1782.32±11.459.88±0.82存活组 4332.53±6.754.32±0.35 t 值20.92334.157 P 值0.0000.000

3 讨论

普通肺炎患者的病情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发展为重症肺炎,可累及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严重威胁其生命。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5%。与普通肺炎患者相比,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更重,可发生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多数重症肺炎是感染病原微生物所致。治疗重症肺炎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对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3]。血白细胞计数、血中性细胞百分比等实验室检测指标是临床医生诊断肺炎的主要参考依据。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采用血白细胞计数、血中性细胞百分比等实验室检测指标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低,易发生漏诊、误诊,进而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有学者发现,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可反映肺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这是因为,在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或在组织受到损伤等炎症性刺激的情况下,患者的肝细胞会合成的急性蛋白(即C 反应蛋白)[4]。C 反应蛋白能够激活补体,促进粒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运动及吞噬,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和血块的收缩,是患者发生急性炎症反应时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血清C 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幅度与患者发生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5]。血清中的乳酸是葡萄糖经过无氧代谢途径产生的最终产物。血清乳酸水平的高低可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组织器官是否处于缺氧状态或存在血液灌注量不足的情况,故可将血清乳酸的水平作为一种评价患者炎症反应程度的指标[6]。多数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在对其病情进行诊断时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误诊、漏诊。有研究表明,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可准确地反映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病情越严重其体内这两项指标的水平就越高。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入院的第1 d、第14 d 和第28 d,死亡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均高于存活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P <0.05。死亡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随着其住院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存活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随着其住院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重症肺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其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和血清乳酸的水平若出现升高的趋势,预示其病情在缓慢加重。在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清乳酸的水平进行监测,以便更好地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预测其预后。

综上所述,血清C 反应蛋白和乳酸联合检测在诊断重症肺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通过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和血清乳酸的水平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猜你喜欢

平均水平存活乳酸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