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瑞巴派特和雷贝拉唑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2021-05-19李亚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贝拉萎缩性胃炎

李亚飞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现胃痛、食欲不振、胃部烧灼感及餐后饱胀感等临床症状[1]。临床上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等药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瑞巴派特和雷贝拉唑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8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等综合检查被确诊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些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排除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其他胃部疾病、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合并消化性溃疡、近期使用过抗菌药或抑酸药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18 例;其年龄为23 ~69 岁,平均年龄为(42.68±3.37)岁;其病程为1 ~10 年,平均病程为(5.42±1.36)年。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19 例;其年龄为22 ~68 岁,平均年龄为(42.73±3.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钠进行治疗。雷贝拉唑钠(生产企业: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136)的用法是:口服,20mg/次,1 次/d。为研究组患者联用瑞巴派特和雷贝拉唑钠进行治疗。雷贝拉唑钠的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瑞巴派特(生产企业:浙江远力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015)的用法是:口服,0.1g/ 次,3 次/d。对两组患者均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对采集的静脉血标本进行离心处理,采集上清液。对分离出的血清标本进行相关指标检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1)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的水平。(2)炎性反应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3)胃分泌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 Ⅱ)的水平。

1.4 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内病灶消失,胃黏膜的颜色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内病灶明显缩小,其胃黏膜的颜色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病灶有所缩小,其胃黏膜的颜色基本恢复正常。4)无效: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CGRP、NO 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VEGF 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CGRP、NO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的比较(± s)

注:* 表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 <0.05。

组别例数 血清VEGF(pg/ml)血清NO(nmol/L)血清CGRP(n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071.95±6.3438.76±3.29*80.71±5.3594.79±4.23*24.76±1.2941.28±2.75*对照组4071.89±6.3752.38±4.9680.69±5.4286.42±3.9824.78±1.2633.76±3.42 t 值0.04214.4730.0179.1140.07010.838 P 值0.9660.0000.9870.0000.9440.000

2.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CT、PGE2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PCT 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其血清PGE2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2.4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分泌功能指标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G-17、PGI、PG Ⅱ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G-17、PGI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血清PG Ⅱ的水平相比,P >0.05。详见表4。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注:* 表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 <0.05。

组别例数 血清PCT(μg/L)血清PGE2(p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 402.61±0.58 0.87±0.43* 177.94±16.71 208.67±19.95*对照组 402.59±0.56 1.65±0.72 178.25±16.68 189.64±18.37 t 值0.1575.8820.0834.438 P 值0.8760.0000.9340.000

表4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分泌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4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分泌功能指标的比较(± s)

注:* 表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 <0.05。

组别例数血清G-17(mg/L)血清PGI(μg/L)血清PG Ⅱ(μ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0273.85±9.75382.79±11.63*76.82±5.97118.74±9.35*12.65±1.9212.71±1.85对照组40274.13±9.81331.64±10.5876.85±5.8994.37±8.2812.67±1.8912.62±1.77 t 值0.12820.5760.02312.3410.0470.222 P 值0.8990.0000.9820.0000.9630.82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变薄、胃腺体萎缩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2]。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患者用药不当、吸烟、酗酒也有关。雷贝拉唑钠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药。用雷贝拉唑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抑制其胃酸的分泌,缓解其临床症状。单独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雷贝拉唑钠进行治疗的效果有限,临床上常将此药与其他药物联用[3]。瑞巴派特可多靶点地调节胃黏膜的防御机制,从而可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研究发现,瑞巴派特可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可促进上皮细胞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细胞的凋亡,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加速溃疡面的愈合。

VEGF 可促进血管的生成,加速胃炎向胃癌转变的病理过程,还可参与伤口愈合及其他重要的病理过程。NO 可加速血管的形成,对细胞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CGRP 可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4]。PCT 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PGE2作为一种保护因子,可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调节胃壁肌肉的松弛度,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此外,PGE2还能够抑制细胞氧化,减轻细胞损伤[5-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瑞巴派特和雷贝拉唑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胃的分泌功能,减轻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贝拉萎缩性胃炎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老狗贝拉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四十九条围巾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三根横线的秘密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