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阑尾悬吊术联合肠粘连松解术治疗阑尾炎合并肠粘连的疗效

2021-05-19温养泽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肠粘连松解术阑尾

温养泽

(清水县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400)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该病患者若合并有肠粘连,可增加其治疗的难度[1-2]。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合并肠粘连的疗效确切,但创伤性较大,易引发术后感染及再次肠粘连。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肠粘连等腹部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手术可借助腹腔镜松解患者发生粘连的肠组织,避免其进行二次开腹手术,从而可减轻其手术的创伤性,防止其再次发生肠粘连[3-4]。本文以2017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清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 例阑尾炎合并肠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腹腔镜下阑尾悬吊术联合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清水县人民医院在2017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收治的84 例阑尾炎合并肠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阑尾炎合并肠粘连。2)不存在进行手术治疗的禁忌证。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凝血机制异常。2)合并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等其他的感染性疾病。3)合并有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5)合并有右侧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异位妊娠破裂等妇科疾病,无法继续进行手术治疗的女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84 例患者等分为悬吊组和开腹组。悬吊组42 例患者的年龄为23 ~69 岁,平均年龄(46.18±7.69)岁;其中,有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开腹组42 例患者的年龄为20 ~71 岁,平均年龄(46.39±7.52)岁;其中,有男性26 例,女性16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用腹腔镜下阑尾悬吊术联合肠粘连松解术对悬吊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后,协助其取仰卧位。经脐部边缘做一个长约1 cm 的纵向切口,用5 mm 的Trocar 穿刺入腹,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力为11 ~13 mmHg)。经脐缘切口置入腹腔镜,依次对右下腹、盆腔、左下腹、左右上腹部进行探查,查看腹腔内有无脓液及肠粘连的情况。用10 mm的Trocar 在右上腹穿刺,经该孔充分吸净腹腔内的脓液。结合患者发生肠粘连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对于发生束带粘连导致小肠梗阻的患者,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用超声刀或电凝剪游离其束带。对于发生小肠与网膜或腹壁粘连的患者,可用超声刀或电凝剪进行分离粘连的操作。对于发生小肠粘连的患者,可用电凝剪进行分离粘连的操作。对于伴有肠壁浆肌层受损的患者,可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操作。在分离粘连后,吸净腹腔内的渗液和脓液,在腹腔镜的辅助下,沿结肠带寻找阑尾,观察阑尾的长度、阑尾周围组织的粘连状态、有无发生化脓、穿孔等情况。用抓钳牵拉阑尾,评估能否将其悬吊至腹壁、悬吊后能否充分显露其根部。用抓钳钳夹阑尾的中段,并将阑尾自底部提起,充分显露阑尾的根部。将携带7 号丝线的9 号注射器针头经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处穿刺入腹,将针尾留在腹腔的外部。手术医生在腹腔外操控针尾进行缝合操作,将针头从阑尾根部系膜的无血管处穿过,再将7 号线从阑尾系膜缝出,然后自右上腹的Trocar 孔牵拉出体外,使穿刺针携7 号丝线沿原针孔穿刺进入腹腔。用抓钳抓住缝线,将其从右上腹的Trocar 孔牵拉出体外。退出穿刺针,将缝线打结后纳入腹腔内,将阑尾置入其中,再收紧丝线,将阑尾悬吊在腹壁。初次悬吊的效果若不够理想,可再次进行缝合悬吊操作。用抓钳自阑尾根部系膜的无血管区进行戳孔操作,用可吸收夹结扎、离断阑尾系膜,用可吸收夹对阑尾根部进行结扎处理。游离阑尾,对阑尾残端进行电凝处理。在离断阑尾后,取出悬吊线,经10 mm Trocar 孔取出阑尾,送至病理科进行检验。吸净腹腔内的积液,退出腹腔镜器械,关闭手术切口。用常规的开腹阑尾切除术对开腹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后,协助其取仰卧位,为其常规留置导尿管。经右下腹的麦氏点做一个长约5 cm 的切口,经该切口进行松解肠粘连、探查阑尾等操作(方法与悬吊组患者相同)。充分显露阑尾,常规处理肠系膜,游离阑尾。用荷包法包埋阑尾残端,钝性分离发生粘连的肠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充分吸净腹腔内的积液。依据患者发生穿孔及化脓等情况确定是否为其放置引流管。关闭腹壁的切口。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情况(包括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切口疝及粘连复发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录入到SPSS 23.0 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对比

与开腹组患者相比,悬吊组患者术中平均的出血量较少,其手术持续的平均时间、术毕至排气的平均时间及平均的住院时间均较短,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对比(± s)

术毕至排气时间(h)组别例数 手术持续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悬吊组 4260.29±18.7413.58±5.14 20.53±8.475.37±1.68开腹组 4274.67±21.4924.35±8.27 45.36±9.618.84±2.06 t 值3.3836.73113.0038.757 P 值<0.05<0.05<0.05<0.05

2.2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术后,悬吊组42 例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76%,开腹组42 例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6.19%,二者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阑尾炎合并肠粘连患者进行治疗可松解其发生粘连的肠组织,但术后其腹腔内发生炎性反应的程度较严重,其发生再粘连的风险也较高[5-6]。部分患者甚至可因术后再次发生肠粘连而引发肠梗阻。用腹腔镜下阑尾悬吊术联合肠粘连松解术治疗阑尾炎合并肠粘连,可利用腹腔镜、超声刀等器械有效地松解患者发生粘连的肠组织,控制其术中的出血量,减轻其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程度,减少其胃肠道受到的干扰,降低其术后发生再粘连的风险[7-8]。

临床实践证明,用腹腔镜下阑尾悬吊术联合肠粘连松解术治疗阑尾炎合并肠粘连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可减轻手术的创伤性,缩小患者腹壁的疤痕,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2)手术的视野清晰,手术医生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全面地探查患者腹腔内的情况,精准地定位手术的区域,轻松找到发生病变的阑尾。3)手术切口小、操作相对简单,可缩短手术持续的时间。4)可避免过多地刺激患者的肠管,为术后其胃肠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5)可有效地防控患者发生脂肪液化、感染等并发症,避免其多次进行开腹手术,从而可防止其腹壁变薄弱、导致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6)可避免将患者腹腔内的器官长时间地暴露在空气中,术后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充分冲洗其腹腔,预防其发生腹腔积液、肠粘连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腹腔镜下阑尾悬吊术联合肠粘连松解术治疗阑尾炎合并肠粘连时,需严格把握该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该手术的适应证为:1)患者发生腹腔粘连的程度不严重,术中使用单把抓钳较易找到其阑尾。2)患者的阑尾未发生严重的粘连。3)患者阑尾的根部未发生穿孔,发生断裂的风险也较低。进行该手术的禁忌证为:1)患者发生明显的腹腔粘连,其阑尾在其腹膜后、不易被提起并固定在其腹壁。2)患者阑尾的根部发生严重的穿孔,其阑尾或阑尾系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在牵拉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系膜撕裂或阑尾断裂的情况。3)患者腹腔内可利用的容积小,或其肠管明显扩张,难以进行手术操作。4)腹膜外阑尾。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腹腔镜下阑尾悬吊术联合肠粘连松解术治疗阑尾炎合并肠粘连的创伤性较小,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其康复的时间较短。

猜你喜欢

肠粘连松解术阑尾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银质针松解术结合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白良川副教授运用“T”形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针灸取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