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ACE介入治疗的效果研讨

2021-05-19梁俊迪阮德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存率原发性肝癌

梁俊迪,全 毅,阮德斌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此病患者多为男性,其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病因尚无明确定论。临床研究发现,此病的发生与病毒性肝炎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的肝癌患者中,约9 成的患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1]。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探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ACE 介入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 年3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12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120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8 例,女性患者42 例;其年龄为45 ~78 岁,平均年龄(62.73±6.36)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存在肝炎病史的患者有48 例(占80%),存在单发病灶的患者有47 例(占78.33%), 存在多发病灶的患者有13 例(占21.67%);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为Child-A 级的患者有46 例(占76.67%),为Child-B 级的患者有14 例(占23.33%)。对照组患者中存在肝炎病史的患者有49 例(占81.67%),存在单发病灶的患者有46 例(占76.67%), 存在多发病灶的患者有14 例(占23.33%);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为Child-A 级的患者有45 例(占75%),为Child-B 级的患者有15 例(占25%)。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对其均进行股动脉穿刺术。将5F-RH 导管经由股动脉置入其腹腔或肝动脉中。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结合其上腹部强化CT 检查或MRI 检查的结果对其肿瘤状况进行评估[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TAE 介入治疗,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3]:根据患者肿瘤病灶所处部位选择以5F-RH 导管或微导管对其供血动脉进行超选择插管。选用碘化油作为栓塞剂对患者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并用明胶海绵对栓塞处进行填塞。对观察组患者进行TACE 介入治疗,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4]:在进行介入治疗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铂类药物、5-Fu 或阿霉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灌注化疗。一般灌注化疗的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以上为宜。在灌注化疗完成后,继续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将化疗药混入碘化油中,然后用所得乳剂对患者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其余治疗操作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间歇期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保肝与止呕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采用Karnosky 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该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差。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骨髓抑制、切口感染及腹痛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61.67%(37/60),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为43.33%(26/60);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为(53.32±2.27)分,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为(53.21±2.32)分;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相比,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为(89.14±5.31)分,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为(72.43±5.27)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发热、骨髓抑制、切口感染及腹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治疗前后其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例(%)]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其在发病初期往往无临床症状,一旦其出现临床症状就表明肿瘤已经长大到一定程度,且其通常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短期内出现恶病质。为了能够帮助此病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介入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在人体血液循环中,主要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对肝脏进行供血,而肿瘤供血主要是由肝动脉负责,因此介入治疗多以栓塞肝动脉的方法阻止其对肿瘤的正常供血[5]。该方法能在减小患者肿瘤体积的同时极大程度上抑制其病情的发展,从而可有效帮助其延长生命[6]。进行TAE 与TACE 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帮助确定肿瘤病灶的具体位置,可保留肝脏的完整性,避免肝脏过度损伤[7-8]。有研究表明,进行TACE 介入治疗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改善药效,从而可达到治疗肿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延长其生命的目的[9-12]。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与进行TAE 介入治疗相比,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ACE 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生存率原发性肝癌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