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1-05-19曹文
曹文 樊 静 徐 梦
很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融合方面没有很好地发挥心理学的融合优势,常常陷入教育内容窄化、教育形式单调的困境。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运用并服务于更广大的学生群体,是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关键。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以心理学为中心,辐射多学科,开发“心理+”融合课程,形成“动心”课程群落,找寻不同学科在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上的契合点,形成有针对、极聚焦、富创意的融合模块,打造跨育融合的心育新模式。
一、“动心”课程在跨育融合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课程理念与目标的融合。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任俊教授在《积极心理学》一书中如此阐释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心理学要用一种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这段描述聚焦于“人”的主体性,新的解读、新的力量、新的可能(潜能)成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三个关键理念。
围绕这三个关键理念,“动心”课程寻找各学科中体现丰富性和人性化的教学资源,摘选“适应学生改变和需求”“更影响学生未来”的心理发展问题,确定三个成长目标:(1)获得外界和自我的肯定与支持,引发持续动机和深度参与;(2)激发探究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热情,唤起更高、更丰富的学习投入;(3)寻找并确定发展兴趣和行为倾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稳定、积极、主动的行事态度。
2.学科群的均衡、平等和关联发展。
依据融合的可操作性,“动心”课程并不改变各学科的知识结构,而是寻找各学科在目标、内容、方法上的共通点,调整教学进度,发挥各学科在心育中的作用。
因为打破了学科边界,在共同研制主题和协同教学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轴心的角色定位显得尤为重要:(1)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科群的重要一环,同样指向成长目标;(2)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科群的组织者,协同不同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差异化发展;(3)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理念支持和目标选择的背景,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顺序。
课程融合的实际操作者、中心组织者、内容制定者,这三个角色看似矛盾,其实是在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层面的优势:作为实际操作者,更强调心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作为中心组织者,更强调心育的理念、态度、氛围;作为内容制定者,更强调心育灵敏的反馈机制和服务设置。
尊重不同学科的内在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挖掘各学科丰富的心育资源,“动心”课程实现了学科群的融通。
3.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个人成长。
教师作为课程融合和实施的核心变量,对课程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握学生心理成长动向,打破学科边界,协同教学模块推进体验、合作、探究学习,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
在“动心”课程中,教师需要融入自己的“专业生活”与“非专业生活”,展现知行一致、完整和谐的人生样貌。因此,在课程开发之前,几乎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进行了个人成长体验,促进了自我的再发展。只有真正认可了课程,才能以更加生命化和个性化的方式去实施课程。这种实践具有强大的内部动机,促进了教师自我和课程的双成长。
二、“动心”课程的教学实践
自2016年开始,在苏州中学校高三年级,由心理健康教育、音乐、舞蹈三个学科的教师共同承担“动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开课之初确定了三个模块在“动心”课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心理模块偏重认知,澄清想法,专注当前青少年群体中的普遍心理议题,进行解构和重构;音乐模块启动情感,促进自我觉察,通过情绪释放和情绪共振的方式,在互动、放松中得到疗愈;舞蹈模块侧重促进行动,提升能量,通过踏步和旋转进行自我观照和身体互动,在认知理解和情绪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到行动和能量的提升。
“动心”课程的模块分工及课程架构见图1和下页表1。
学校课程团队每年都会对毕业学生进行个案追踪和非结构化访谈,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评价“动心”课程是高中阶段最难忘的课。
图1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动心”课程模块分工
表1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高三年级“动心”课程架构
1.学习内容:“真实”“有用”。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反馈中提到了课堂设计很真实,周末“摸鱼”、平时躺倒、计划落空等现象,让学生大呼“老师你在我家装了监控吗?”基于真实问题、真实需求的教学设计才“有用”。“有用”一方面指有效果,能帮助学生提升心理能量,恢复学习状态,获得提升学业的方法。另一方面是为未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老师,你跟我们谈音乐的治疗功能,我深有同感。现在有时候空下来,我会听一首古典音乐,或者流行音乐,或者其他歌曲,跟着哼唱是件很幸福的事,能治愈心灵。”“我会和舍友分享生涯报告,会为同学们解读心理问题,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开展教学、组织活动。”“动心”课程用丰富的课程体验帮助学生立足现在,指向未来。
2.学习过程:“自由”“不一样”。
在紧张、快节奏的高三生活中,“动心”课成了学生十分期待的课程。每个模块开始之前,学生们都苦着脸:“我不要跳舞,我这辈子都不会跳舞。”“心理课要上什么?心理有什么用?”“我五音不全啊。”上完课,学生们围过来问下一次“动心”课是什么时候。跨育融合为学生创造了更随性的自由体验,通过4~5 个课时了解一门学科、深入一个领域,学生们在专业中穿梭,感受不同学科的美。
3.学习评价:“这个学生变得积极了”。
在“动心”课中,许多学生抛开了在班级中的既定角色,成为全新的自己,教师也在不断发现每个学生的美好。在“动心”课堂上,学生尝试了从未体验过的课堂活动,如舞蹈模块的“苏菲旋转能量舞动”,一个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学生在短暂练习后能连续旋转超过10 分钟而无晕眩感,她说:“我感觉自己在和全世界跳舞。”挑战不可能,挑战自己的潜能,学生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有了面向未来的美好构想。有些学生因为成绩始终达不到理想水平而感到无力、怠惰,教师用脑科学的知识清晰地解释草稿纸对考试成绩的影响,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学生从一笔一画打草稿练起,在提分中获得了自信。“动心”课后,许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有了细微的发现:“这个学生变得更积极、更好沟通了。”
三、反思与展望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动心”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渐稳定,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形成更灵敏、科学的反馈机制,确保精准融合、精准教学,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2020 年起,学校设计了全新的专业模块和融合内容,将“动心”课程向高一、高二年级延伸。期待未来能建立一支专业背景广、理论基础深、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团队,继续稳定、持久地开展“动心”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为健康中国与幸福中国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