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百合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2021-05-19吴洪娥
朱 立, 吴洪娥, 金 晶, 吴 楠, 周 艳
(贵州省植物园, 贵阳 550004)
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L.)球根草本植物,花形优雅,花色纯洁艳丽,在观赏和经济价值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前景。百合属植物的分布地主要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收集、保存、观察、有目的地繁殖百合种球使其本土化,发掘出新的品种优势,从而创造适合贵州省各种特殊生境条件的新品种,对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种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地环境条件
贵州地理位置为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之间,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平均海拔高度达到1 000 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16 ℃之间。气候温暖,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百合生长需要湿润、光照的气候,土壤以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为宜。各生长阶段对水肥的要求不同,通过改善栽培条件,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将使其能正常生长,表现出良好特性。
种植地位于贵阳市北郊六冲关,处于中亚热带,东经106°42′,北纬26°34′,海拔高度在1 210~1 411 m之间,比贵阳市中心高130~330 m,年平均气温达到14 ℃,最高温度31 ℃,最低温度-6.4 ℃,全年无霜期289 d,年平均降水量1 417.1 mm,土壤为黄壤和棕壤,pH值在5~7之间。栽培地的气候等条件适宜百合生长。
2 引种栽培试验
2.1 种植地选择
2020年4月,把引种的荷兰百合种植在贵州省植物园种植圃内。保持土壤湿润和足够其生长的营养条件,耕翻25~30 cm,耕细整平,整地成平畦。整好地后施足基肥,用复合肥加豆饼或尿素混施。花后及时中耕除草、喷药杀菌灭虫。
2.2 材料来源
百合的引种是与长期从事国外花卉引进的公司合作。引种的荷兰百合有10个园艺品种,分别是:Albufeira,White Pixels,Patagonia,Corcovado,Rialto,Marlon,Palazzo,Lake Carey,Santander,Tarrange。
3 栽培试验
3.1 试验方法
种植畦宽带沟1.5 m,畦植3纵行,株距0.3 m。种植前施有机肥和磷肥作底肥进行土壤改良,并进行土壤消毒。选择保存完好、大小中等的百合种球,分别栽于试验地。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株进行调查,记录各品种的花色、花朵直径、花朵数、株高、抗性等指标。在生长期,每10 d测量1次。切花品质标准的评定参照相关鲜切花标准。对收获的百合种球分2个等级,各等级随机选取5个种球测量其周径,重复3次。
3.2 栽培管理
百合在种植前进行田间除草,在封垄前进行多次除草和中耕,中耕宜浅不宜深。百合定植后即灌一次透水,以后保持湿润即可,不可太潮湿。在百合生长期进行适当除草,以不伤百合的根部为宜。百合比较喜肥,应适当追肥。在生育期追施2次肥,第1次在百合苗高10 cm左右,第2次约在6月中旬。在花芽分化期、现蕾期和花后低温处理阶段不可缺水。百合喜肥,定植3—4周后追肥,以氮钾为主,通常情况下可使用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酸性化肥,施肥要少而勤。百合的水分管理主要是排水防涝。春末夏初,温度高,湿度大,应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7—8月,进入休眠应保持土壤疏松,以保持土壤湿润。百合休眠期在畦面上施1层腐熟厩肥。
3.3 病虫害防治
应选择无病毒的鳞茎留种,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栽种前用呋喃丹杀灭地下害虫,生长期内用一遍净防治蚜虫2 次。几种常见病害有:百合花叶病、鳞茎腐烂病、斑点病、叶枯病等。百合花叶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形变小。鳞茎腐烂病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斑点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防治应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花后及时中耕除草、喷药杀菌灭虫,以防病虫草害。
4 观测记载
在物候期,每10 d对荷兰百合的生长进行观测,对各品种的物候期变化、株高、花期、抗性、成活率等进行观测记录。数据处理应用Excel软件对观测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其结果见表1。
表1 几种荷兰百合引种栽培表现
由表1可看出,几种荷兰百合在栽培地引种表现良好。
对各品种的开花习性、花色、花大小、香味进行了观察记录,其结果见表2。
表2 几种荷兰百合花性状及品质
由表2可看出,几种荷兰百合均能正常生长开花,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状。
5 讨 论
这些引种栽培的荷兰百合品种生长状况良好,开花具有优质的观赏性。本试验栽培管理研究能为贵阳百合产业发展提供种植依据。引种是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分区域开展调查、收集、鉴定和评价,指导生产栽培、创新育种。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为濒危种的繁衍发展创造新的可能性。建立长远的百合育种计划,开展有效的保护,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并对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建立百合属植物种质基因库,为选种、育种及深度开发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