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021-05-18张国清黄立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效应变量金融

张国清,黄立军

(1.宁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银川 750021;2.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银川 750021)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如何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单一方面的创新(如金融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效果十分有限,当前最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构建整体创新系统,让各类创新发挥协同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时期,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1]。技术创新要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既需要金融创新保驾护航,提供切实的金融支持,也需要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激励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本文选择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三者协同发展的建议,以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一、文献回顾与述评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密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外部激励,是创新产生的根本决定性因素。Acemoglu等[2]认为企业家是否进行创新活动,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制度环境。孟维福等[3]认为制度环境的优化能够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激励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沈坤荣和曹扬[4]研究发现,制度创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为技术转移、技术扩散创造路径,推动技术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除了需要好的制度,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金融创新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方式给技术创新提供更便利的资金支持。Hsu等[5]研究发现,制度完善的股票市场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稳定的融资服务,可以降低企业信贷等债务融资额度以及相应的清算风险。曹霞和张路蓬[6]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证实了中国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与溢出效应,认为金融创新对本地区技术创新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银行业的发展规模及效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大,保险与证券业的发展并不存在区域溢出效应。

制度创新与金融创新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合理的制度安排具有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有利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徐浩等[7]阐释了制度环境如何通过影响金融体系资源转化、资本配置、信息披露、契约执行等功能的运转效率,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数量和配置期限,从而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谈儒勇和吴兴奎[8]研究发现,较强的法律执行力度和产权保护程度会强化投资人购买证券和参与其他金融市场的信心和动机,增加市场中的资本供给,从而减少高风险、长周期的技术创新项目的融资约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制度创新、金融创新都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技术创新有了金融创新的资金支持,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用,而制度创新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也有一定的联系。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制度创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将会发挥更大的功效。当前对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三者的整体性、协同性以及它们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运用实证方法,从全国(除港澳台)层面和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层面研究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二、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区、市)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实证过程借助Stata 14.2软件完成。

(二)模型构建

为了衡量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及其交互项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构建模型如下:

JSCXit=β0+β1ZDCXit+β2JRCXit+β3PGDPZit+β4RDQDit+ui+εit

(1)

式(1)中,被解释变量是技术创新(JSCX),核心解释变量是制度创新(ZDCX)和金融创新(JRCX),人均GDP增长率(PGDPZ)、研发投入强度(RDQD)被选取为控制变量,ui代表个体效应,εit是随机干扰项。

(三)变量指标选取

制度创新可以改革产权制度,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调动广大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制度创新还可以提高地区经济利益分配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在本文中,制度创新用市场产权多元化程度(MD)和收入市场化程度(MA)两个指标的算术平均数衡量。市场产权多元化程度(MD)由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计算得到。对于收入市场化程度(MA),借鉴王文博等[9]的做法,采用当年地区 GDP减地区财政收入后占地区 GDP 的比值计算得到。

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而进行的金融创新将导致信贷规模增长,同时也会提高金融业增加值。本文借鉴部分学者的做法,结合研究实际,将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两个指标的算术平均数作为衡量金融创新的指标。金融业增加值是指金融业的全部基层单位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价值之和。

专利申请授权量是常用的衡量技术创新的产出性指标,因此本文的技术创新指标用人均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率来衡量。为了更好地衡量技术创新,把专利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明专利,用人均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率来衡量技术创新质量;一类是非发明专利,用人均非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率来衡量技术创新数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国实证结果分析

模型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各个变量数值差异较大。将变量数据按不同省份分类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省份同一变量的数值也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不同省份存在个体异质效应。混合回归不能体现个体间的异质性,因此不适合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可通过斜率相同但截距不同的回归方程来捕捉异质性。根据截距项与解释变量的关系,可以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模型来分析,但具体用何种模型还需要通过数据来检验。

模型 Hausman检验的p值为0.4503,无法拒绝原假设,即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系数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即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B-P检验和LR检验都拒绝原假设,因此不宜采用混合OLS分析。综上,文章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表2模型(1)以制度创新为解释变量,模型(2)以金融创新为解释变量,模型(3)以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为解释变量,模型(4)以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交互项为解释变量,四种情况下控制变量相同。实证结果显示,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以及两者的交互项都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就说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三者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在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时,要考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金融创新的协同配合,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表2 全国随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一

为了进一步分析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针对以上模型替换技术创新衡量指标,做进一步实证分析。表3展示了分别以技术创新数量和技术创新质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总体来看,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在被解释变量为技术创新数量时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要明显大于和优于被解释变量为技术创新质量时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这说明当前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数量的作用明显大于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未来我国对制度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应着力于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

表3 全国随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二

(二)分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当前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大,不同区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也会有较大不同。

表4模型(1)至模型(3)以制度创新为解释变量,模型(4)至模型(6)以金融创新为解释变量,模型(7)至模型(9)以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交互项为解释变量。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东、中、西部不同区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东部地区最大,中部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且西部地区制度创新的系数不显著。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以及制度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交互项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结论与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基本一致。这说明东、西部科技发展水平差距大,不仅仅是因为东、西部技术存量、人力资源等存在较大差距,西部地区制度、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效果与东部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

表4 分区域随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分析

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往往导致计量偏误,降低回归结果的可信度。以上模型中,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往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因此在实证分析中,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就会由于和误差项相关而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采取随机效应IV估计模型解决回归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选取滞后一期的内生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进一步分析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表5以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内生变量,以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质量和技术创新数量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随机效应IV估计,可以得到和表2、表3基本相同的结论。金融创新、制度创新都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模型(1)和模型(4)显示金融创新、制度创新的系数都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都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在模型(2)、模型(3)和模型(5)、模型(6)中金融创新的系数都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数量的作用大于其对技术创新质量的作用。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的作用有较大差异,对技术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对技术创新数量的正向作用高度显著,且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数量的作用系数要远大于其对技术创新质量的作用系数。模型(2)、模型(5)显示制度创新系数不显著,模型(3)、模型(6)显示制度创新系数为正,数值较大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与表3结论一致。

表5 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G2SLS随机效应IV估计

四、结论及建议

由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以及它们的交互项都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二是当前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数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技术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要重点提高创新质量;三是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以及它们的交互项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区域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依据以上结论,对当前我国深化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重视各类创新的协同发展。技术创新在各类创新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单纯鼓励技术创新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鼓励技术创新时,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金融环境,使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协同发展,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要重点提高创新质量。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理应包括高质量的创新。当前我国在一些领域创新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短板,如基础理论创新不足,数控机床、航空发动机、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存在进口依赖,关键零部件制造受制于人等。这些短板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的创新质量不高造成的,要补齐短板就一定要实现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开放。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开放不够,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及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未来我国要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开放,不断优化金融环境,倒逼金融企业创新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技术创新。

四是不同区域要实行差异化的鼓励创新政策。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等各类创新方面明显落后,同时在协同创新方面也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未来,东部地区要继续保持优势,争取在基础理论创新、高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西部地区要在简政放权、改善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和金融环境;中部地区要有危机意识,积极追赶东部地区,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效应变量金融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抓住不变量解题
懒马效应
也谈分离变量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