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丝网网胞特征参数的数值模拟

2021-05-18王晓静樊俊晓

化工机械 2021年2期
关键词:层数丝网液滴

王晓静 樊俊晓 王 菁

(天津大学a.化工学院;b.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工业废气的排放量日益增加,而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不仅会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较差的空气质量也会影响人类的心理健康[1]。因此,加强工业废气治理,落实环保理念,提高工业废气防治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2]。

有色烟羽中含多种污染物,其中可溶性颗粒物和盐类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还可能含有可凝结颗粒物,这种颗粒物停留时间长、扩散距离远、毒性强、危害大[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工业废气的主要产物之一,也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目前,人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一是提高工艺水平,升级环保设施;二是生产高质量产品,以减少污染废气的排放[4]。主要的工艺脱白方法有3种,包含:直接加热法、先降温再加热法和降温混风法[5]。 然而,这3种脱白方法对于大风量脱白处理而言成本较高。 目前常见的VOCs治理技术,传统的主要有直接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新兴的主要有活性炭纤维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及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等[6]。直接燃烧法对操作有严格的要求,如果焚烧温度不达标,容易产生其他污染物;催化燃烧法使用成本高,投资量大;活性炭纤维治理技术的使用环境如果过于潮湿会影响处理效果;生物治理技术尚未确立明确的使用方法;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可能会产生碳氧化合物,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装备是化工行业组织生产的基础,提高化工设备性能,对提高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技术与产业整体水平至关重要[7]。 三维网胞形式的立体丝网是一种立体编制的复合结构丝网,可通过捕集微小液滴并使之凝聚,达到脱白的效果,进而在丝网上烧结附着催化剂,实现催化分解有害污染物的目的。

笔者主要研究不同丝网参数对水滴的捕集效率和对流体阻力的影响,为立体丝网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三维丝网是V形结构在经、 纬方向上垂直交叉构成的。 利用NX12.0建立三维丝网模型,通过参数驱动的功能, 输入不同丝网直径D、 目数M(丝网水平投影,每英寸含有的丝网个数)和层数N,自动生成不同的模型,从而大幅减少模型的构造时间。 由于三维丝网具有对称性,因此笔者选择四分之一结构进行建模,得到的三维丝网模型如图1所示。

对气体流过丝网的区域建立流场区域,对进、出口进行一定的延长,以达到稳定气流的目的。 对丝网模型均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划分,对丝网接触部分进行局部加密处理(图2)。

图1 三维丝网模型

图2 三维丝网模型网格划分

2 模拟方法

2.1 控制方程

流体流动需要满足物理守恒定律, 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其控制方程分别为连续方程、 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8]。

2.1.1 连续方程

连续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以数学表达式的形式在运动流体中的运用,其表达式为:

式中 t——时间;

ū——速度;

ρ——流体密度。

对于不可压缩定长流动,且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的流体,其连续方程为:

由于本模拟不涉及传热过程,几乎没有温度变化,因此不涉及能量方程。

2.2 湍流模型选择

Fluent提供的湍流运动计算方法主要有雷诺时均法和大涡模拟法[9]。 使用雷诺时均法计算湍流运动的模型主要有Spalart-Allmaras模型、 标准k-ε模型、RNG k-ε模型及Realizable k-ε模型等。其中Spalart-Allmaras模型的稳定性较差, 尚无成功的案例;标准k-ε模型是由Launder和Spalding提出的,主要用于高雷诺数的湍流模型计算,稳定性高,但对于非均匀湍流的计算,有较大的误差[10];RNG k-ε模型是对标准k-ε模型的优化,强于标准k-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使用的是新的湍流粘度公式, 在雷诺应力上和真实湍流保持一致,在复杂的湍流模型中更出色。 由于本模型是一种多孔介质模型,湍流流动比较复杂,因此笔者选用Realizable k-ε模型。

2.3 除雾机理

除雾机理[11]主要有以下3种:

a. 惯性碰撞。 液滴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气体绕过丝网时,由于液滴的惯性会撞击在丝网表面,从而实现捕集。

b. 布朗扩散。 当气流较低或液滴粒径较小时,液滴做不规则运动从而碰撞到丝网表面。

c. 直接拦截。 粒径较小的或者气速较小的液滴随着气流绕过丝网,当液滴的半径大于液滴圆心到丝网的距离时将被捕集。

本课题选用的水滴直径为10μm,惯性碰撞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布朗扩散和直接拦截影响非常小,可忽略不计[12]。 当水滴与丝网表面发生碰撞,即认为是捕集到了水滴。

压降△p的计算式为:

2.4 边界条件设置

进口处设置为速度入口,入口速度5m/s,DPM设置为液滴入口;出口处设置为压力出口,静压为0,DPM设置为逃逸;相邻两个矩形面设置为壁面,DPM设置为反射; 另两个相邻矩形面设置为对称面;丝网表面设置为捕集。 本课题选用的气体为空气、液体为水。

3 模拟结果与分析

3.1 丝网直径对压降和捕集效率的影响

丝网直径的变化会对压降和捕集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3种系列(D×31.8×10-D×31.8×10、D×25.4×10-D×25.4×10和D×21.2×10-D×21.2×10)不同直径的丝网进行模拟研究,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3、4所示。

图3 丝网直径与压降的关系曲线

图4 丝网直径与捕集效率的关系曲线

由图3、4可以看出,随着丝网直径的增加,压降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丝网直径的增加,V形边上相邻两个丝网之间的气流速度变大,丝网表面附近的流体湍动能增加,湍流强度增加, 进而导致对空气产生的阻力有所增加。同时,由于丝网直径的增加,提高了对水滴的有效拦截面积利用率,使得水滴的捕集效率得到了提高。 当D≥1/M时,丝网对水滴的捕集效率几乎不发生变化, 但是压降继续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丝网直径的增加,湍流强度还会逐渐增加,但是对水滴的有效拦截面积利用率却不再发生变化。对于D×31.8×10-D×31.8×10系列丝网,当丝网直径D=1.5mm时,压降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达到了83.3Pa。 这是因为倒数第2层相邻的两个丝网距离非常近,间隙非常小,导致对空气的粘性阻力很大,进而造成整个模型的压降迅速增加。

当D≥1/M时, 虽然三维丝网的捕集效率变化已不大,但压降还在继续变化,因此笔者对D=1/M的三维丝网进行进一步模拟分析。 对于D×25.4×10-D×25.4×10系列丝网,D=1/M时直径与压降和捕集 效 率 的 关 系 曲 线 如 图5、6 所 示。 由 图5、6可以看出,当D=1/M时,随着丝网直径的增加,压降大幅变小,捕集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 说明水滴的有效拦截面积利用率不变时,三维丝网对水滴的捕集效率也不会产生大的变化。

图5 D=1/M时直径与压降的关系曲线

图6 D=1/M时直径与捕集效率的关系曲线

3.2 丝网目数对压降和捕集效率的影响

丝网目数的变化也会对压降和水滴捕集效率产生影响。 对3种系列 (0.8×M×10-0.8×M×10、1.0×M×10-1.0×M×10和1.2×M×10-1.2×M×10)不同目数的丝网进行模拟研究, 数据绘制成如图7、8所示曲线。

图7 丝网目数与压降的关系曲线

由图7、8可以看出,随着丝网目数的增加,压降也是呈现增加的趋势。当1/M>D时,水滴捕集效率随着目数的增加而增加;当1/M≤D时,目数的变化对水滴捕集效率的影响较小。 这是因为随着目数的增加,丝网的密集度增加,孔隙率减少,导致压降增加,而水滴的有效拦截面积利用率先增加然后不再发生变化。

图8 丝网目数与捕集效率的关系曲线

3.3 丝网层数对压降和捕集效率的影响

丝网层数的变化也会对压降和水滴捕集效率产生影响。对3种系列(0.8×31.8×N-0.8×31.8×N、1.0×25.4×N-1.0×25.4×N和1.2×21.2×N-1.2×21.2×N)不同层数的丝网进行模拟研究,数据绘制成如图9、10所示曲线。 可以看出,随着丝网层数的增加,压降逐渐减小,而捕集效率变化不大,主要在98%~100%之间波动。这是因为随着层数的增加,丝网的孔隙率增大,流过相邻网孔的气流干扰性降低,有助于气流的稳定,利于湍流的扩散,从而使湍流强度降低,整体压降降低;而丝网层数的增加并没有改变对水滴的有效拦截面积利用率,同时由于模拟产生的系统误差,所以捕集效率仅产生小幅的波动性变化。

图9 丝网层数与压降的关系曲线

图10 丝网层数与捕集效率的关系曲线

4 结论

4.1 随着丝网直径的增加,压降增加。 当D<1/M时, 水滴的捕集效率随着丝网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当D≥1/M时,丝网直径的变化对水滴的捕集效率影响不大。 当D=1/M时, 随着丝网直径的增加,压降减小,捕集效率变化范围较小且整体呈下降趋势。

4.2 随着丝网目数的增加, 压降呈现增加的趋势。当1/M>D时,水滴的捕集效率随着丝网目数的增加而增加;当1/M≤D时,丝网目数的变化对水滴的捕集效率影响不大。

4.3 随着丝网层数的增加,孔隙率增加,压降减小, 但是没有改变水滴的有效拦截面积利用率, 因此水滴的捕集效率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猜你喜欢

层数丝网液滴
基于改进TAB模型的液滴变形破碎动力学研究
浅探铺设土工格栅技术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的运用
《最后一抹红》
通过绞车钢丝绳计算井深
一种基于微芯片快速生成双层乳化液滴的方法
高能表面上双组分液滴的运动
《见证·壹》
《城市之声》
超疏水表面液滴冻结初期冻结行为传递特性
MoS2薄膜电子性质随层数变化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