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分析
2021-05-18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昆明 650031)
0 引言
现在汉语动态助词“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学习者学习和习得的难题之一。众所周知,动态助词“了”的用法是最复杂的,仅仅表示一个动作行为出现了或者说实现了,至于该动作出现后是立即结束还是一直延续下去,要看动作行为的本质以句子特定的语境。不仅如此,即使是过去发生的动作,是否使用动态助词“了”还要根据其他一切与他有关的因素而定。
汉语和蒙古语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语系的。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的一种,而汉字是用来表义的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的一种,蒙文属于表音文字,它是在一个词上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加上几个后缀,后缀表示某种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所以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在习得这一语法点时,就会有困难。目前许多汉语研究者及专家学者也都意识到虚词“了”的复杂性。
本文主要分析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动态助词“了”的偏误现象及其原因,对此提出一些方法对策,以期为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提供帮助,同时也能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教学方法,本文作者从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平时作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偏误的例句,将例句与蒙语译文进行对照,并将例句进行如下分类:
1 蒙古国汉语学习者“了”的使用偏误分析
1.1 不该用“了”而用“了”
“了”的误加在本文中主要指在不该用“了”的时候使用“了”。这种偏误常出现在初级阶段和中高级阶段,尤其以中高级最为突出。学生刚好学习了所有“了”的用法,但是又对规则掌握不清,所以出现此类错误。例如学生常造出这样的错句:
例句(1)中不含表示事件发生变化或出现新情况的语义,只是陈述事实,与动态助词“了”的语义相违背。例句(2)涉及到“了”的否定形式,“没/没有+V”,例如“我喝了水”的否定式应该是“我没喝水”,而不是“*我没喝了水”。例句(3)在动词“决定”后面的“去中国”是动宾短语,谓语动词后面不能加“了”,且“决定”做某事与“了”的完成性语义特征相违背,所以应改为“我决定去中国”。例句(4)中表达的“哥哥刚来北京,还不适应这里”,不是表达完整的事件或已经完成、实现的事件,与“了”的语法意义相违背,所以不能加“了”。
1.2 该用“了”而没用“了”
该用“了”而没用是指“了”的遗漏。蒙古国汉语学习者经常造出这样的错句,例如:
在以上例句中,所有事件发生在过去的时间里,事件已经完成且具有完整性,所以应该在句子末尾加上完成体标记“了”。例句(6)如果要表达的是还未发生的事件,那应该是“我们班要来一位新同学”,如果已经发生了,那么就应该在动词后加体标记“了”,改为“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表示事件已经实现。例句(7)同上。
1.3 错序
“了”的错序是指“了”的位置不当。
例如:在例句(8)例句(9)中,表达出关于“了”的“V+了+数量短语/形容词/代词+宾语”格式,学生把“给我”和“工作”整体当做了谓语动词,所以把“了”放在了谓宾结构后,应该改为“老师一年来给了我很多关心。”和“姐姐工作一个月了”。例句(10)应该将“了”,放在重叠动词之间,是学生不清楚“了”的“V+了+V”用法导致的,应该改为“我们看了看很喜欢。”
2 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汉语语言本体研究影响
从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的本体研究方面来看,其语法形式灵活多变。目前,国内外不同专家学者对“了”的共时和历时都做了研究,但是在语法意义层面,仍然存在分歧。汉语语法既灵活又难以掌控,因此需要对外汉语研究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很好的规范汉语语法规则。
2.2 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蒙古国很多学校从小学一年级都已开设汉语课程,一二年级专门聘请的华侨老师任教,有的学校使用国内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来作为汉语教材。许多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在大脑中已经有了固定的母语语言规则。部分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过分依赖母语,由于蒙语“ ”经常防在动词后面,表示过去时态,所以学习者才会简单的把“了”与表示过去时态对应起来,造成偏误。
2.3 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常常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自己现阶段水平,将汉语语法知识随意概括和总结,形成自己固有的想法思考,所产生的偏误现象在蒙古语中没有相似的知识,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生简单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错误的语法规则,以偏概全,认为所有的“了”有关的句子都不能使用否定副词,故而产生偏误。
2.4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
汉语教师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学习掌握语法的效率与教学质量是紧密相关。教师在讲解语法的过程中,不能只用教材里面的原因进行讲解,教师和课堂教学设计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帮助蒙古国学生正确学习汉语语言规则和使用方法,并在这些规则和方法的指导下,在去指导语言实践。教师在教授“了”用法之后,可以给出一个情景,根据情况举例句,让学生用刚学到的语法结构进行对话交流。
2.5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于提高汉语教学有很好的推进作用,这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也发生极大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会随着其感情因素而变化。这里学习者自身对汉语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这一主观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3 教学建议
3.1 注重语言本体对比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语际、语内对比教学的方法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的母语和汉语进行对比。因为部分蒙古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动态助词“了”的时候,由于受母语的影响,或者是受正在学习的语言规则影响,在汉语语法规则的习得过程中,学生学习语言时会把母语的语法规则迁移到目的语,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掌握语法的效果。
动态助词“了”是现代汉语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个虚词,以往的汉语教师使用对比法进行汉语教学时,基本都是直接找出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理解,教师将其直接翻译出来展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遇到“了”的句子首先对译蒙古语的句子,不利于蒙古国汉语学习者摆脱母语思维。然而经过教学实践分析发现,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易于接受两种语言间的相同点胜过不同点,优先起到作用的往往是前者。
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针对动态助词“了”的教学,需大量对比例句的汉蒙语形式,重点突出“了”与蒙古语过去时的不对等义,给出学生大量“了”与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搭配的例句,要让学生明白,汉语虚词“了”除了用于过去时,表示动作的实现或完成,还可用于将来时,表示动作在将来的某段时间内完成。要学会让学生建立新的语言思维,掌握用“汉语”学汉语的语言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一味地用母语翻译汉语。
3.2 完善教材编写内容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选择一本正确的教材就是完成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在蒙古国并没有统一的汉语教材,不同种类的汉语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但也会存在一些缺点。经过教材整理研究发现学生出现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很大原因是受课本编排的影响。教师在讲解动态助词“了”这一语言点时,应该举出相对典型的例子,而不是“吃了”这种具有争议性的句子作为例句,与此同时,书本上也应该尽量补充完整使用动态助词“了”的时候一些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的与法规则更加完善。
因此,汉语教材的编写要具有实用性,这样汉语学习者才会感觉到“学有所用”,教材的语体形式应该是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教材应该引起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枯燥。最后按照趣味性编写蒙古国大学使用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4 结语
经过上述的研究发现,动态助词“了”的确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蒙古国汉语学习者“了”字句使用中的偏误问题,以便对蒙古国汉语学习者汉语教学研究提供帮助。实际上,蒙古国汉语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语,对于动态助词这一块的使用错误频率都很高,在对其本体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这些助词的教学重点,希望对蒙古国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动态助词“了”的教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