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唐山产业发展的管理类人才需求分析
2021-05-18
(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 河北·唐山 063000)
1 管理类人才的范畴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有包括哲学、管理学等12个学科门类。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参见表1)。从9个专业类来看,可从产业的角度分属不同的产业:农业经济管理类主要分属第一产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主要分属第二产业;其他六类主要分属第三产业。管理专业与产业发展并非一一对应,就像三大产业之间存在交叉融合一样,很多管理专业服务与所有产业类型。
表1:唐山市法人单位机构类型基本情况分析(2013-2017)
根据教育统计显示,全国普通高校共设置的管理类专业,占专业设置种数的9%;全国约有14000个管理学专业点,占普通高校专业点数的21%;平均招生人数占总数约20%,毕业生约占7%。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校普遍设置的专业,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是当下实现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2 产业发展与应用型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关系
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与应用型管理人才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经济中各产业部门是人才的需求方,地方本科高校是人才的供给方。
2.1 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直接需求
劳动是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更替对于劳动者,即人才的形成直接的需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了人才需求的类型、规格、层次、数量等的变化,它对人才需求表现为“拉力”作用;而合理的人才培养则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的平台,它对产业结构表现为“推力”作用。
(1)产业结构状况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人才个体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及时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2)产业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3)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根本保障。人才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推动力和智力上的保证与支撑。人才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内在动力。
2.2 地方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的人才支撑
应用型教育只有充分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和行业需求来确定应用型专业教育方向,才能使其培养的人才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切实担负起对地方优势行业和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实现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2.3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
(1)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影响的具体体现。不同产业结构,与之相应的各类人才在知识结构、知识深度和广度、能力结构和素质等方面要求各不相同。未来的产业结构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高、知识面宽、自主学习性、想象力丰富和洞察力敏锐等素质和能力。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技能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其次,组织的变革呼唤着新型的企业管理人才。最后,社会分工专业化迅速提高,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多样化,需要配套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2.4 人才培养结构的变化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
新兴产业部门的不断涌现、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下,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更是与日倍增。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一般高校本科都是四年制的培养模式,教育结构的调整一般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要超越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超前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新兴产业的诞生、发展都可以起到导向作用。
2.5 高校专业结构的发展可以丰富产业结构的内容
社会经济中各行各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受到了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新科技成果的诞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能促进新的生产部门和行业的产生。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了电子化、信息化,并且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电子商务行业。
2.6 高校专业结构的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的发展创造合适的社会环境
经济结构的发展实际上是大量科技成果在经济部门应用的结果,这必然会带来人才资源的全面流动和生产力的变革。经济变革对社会生活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行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利于社会环境尽快的适应变革后的经济结构,这对维持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3 唐山产业发展的管理类人才需求分析
3.1 管理类人才专业与不同法人单位类型的对应分析
根据法人的类型来看,法人可以区分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委会、村委会、农村专业合作社、其他组织机构。可以将不同法人单位的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进行大致的专业对应。
管理类专业与法人类型的对应分析结果如下:
(1)从管理类专业维度来看,可以按照专业的应用范围大小,划分为通用型管理类专业和专业型管理类专业。若超过60%的法人类型需要,则为通用型管理类专业,若小于60%,则为专业型管理类专业。除了其他组织结构以外,共有9种法人类型,则超过五种法人类型需要的为通用型专业,低于五种(包括五种)法人类型需要的为专业型专业。
根据以上判断标准,属于通用型管理类专业的有以下专业类型: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工程T、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及法律。除通用型管理类专业以外的,均属于专业型管理类专业。
(2)从法人单位的类型维度来看,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因这些单位类型中包括的行业非常广,因此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基本覆盖了全部的管理类专业,不仅需要企业相关的专业型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通用型管理人才。社会团体、基金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需要的管理类人才专业性较强。居委会和村委会需要的管理类人才多与行政管理专业相关。
3.2 法人单位不同类型的数量与人才需求量的关系分析
法人单位数量的多少与专业人才需求成正比例关系,即单位数量越多,需要的人才数量越多,反之越少。根据唐山市法人单位类型基本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参见表1):首先,企业一直以来在法人单位总数中占比最多,占比达到70%以上,且每年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企业是各类人才需求的最大主体;其次是事业单位,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不断进行,事业单位相继合并或者重组,在法人总量中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数量不能单纯看单位数量,还要结合其规模进行进一步分析;第三是机关的数量,一直以来数量变化不大,但因机构改革,整体数量及占比变化不大,其对人才需求变化不大;第四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等四种类型单位总数量变化不大,人才需要数量相对比较固定;第五是最值得关注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数量增长迅猛,占比不断提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阶段及未来较长时间农业农村的人才需求旺盛。
3.3 三次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与人才需求关系分析
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人才需求和就业结构符合产业升级规律。根据唐山市政府网站的统计数据,从2018年产业结构构成比看,三次产业比重之比为1:7.7:5.4。单纯从数量上来看,第二产业占比明显偏高,企业对人才需求数量最多,第三产业对各领域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1)从三次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分析来看(参见表2),第三产业法人数量最多,占到总数的近四分之三,其次是第二产业,占到总数的近五分之一,其余为占比最小的第一产业。虽然第二产业企业数量较第三产业少,原因是一般情况下,第二产业企业规模普遍比第三产业企业规模大,因此不能单纯依靠法人单位数量判断二、三产业哪个产业人才需要量大,只能说二三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都很大。
表2:唐山市法人单位按产业分基本情况分析(2013-2017)
(2)进一步分析,按行业大类划分法人单位数,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法人单位数量及占比较多的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农业。占比较多的行业中,第三产业所含行业最多,说明唐山市产业结构逐渐实现高级化的过程中,需要大批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支撑。
(3)在行业大类内部,进一步细分法人单位数及其占比,总结出具体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在法人单位总数中占比较高的行业,均围绕着唐山市现代产业体系中的“4+5+4”的格局展开,符合产业结构和现代产业格局的发展需要。
3.4 唐山现代产业布局中各产业发展迅猛,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唐山经济发展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形态完备,并形成自身特色的“4+5+4”的现代产业格局(参见表3)。2018年,四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8.6%,五大新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四大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值占到全市总产值的14.8%,占第三产业产值的39%。2018年唐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共有171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852家。
表3:唐山市“4+5+4”现代产业格局
从产值比重和企业数量等数据可以看出,唐山市人才需求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而第二产业中主要集中于四大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集中于四大生产服务业。五大新兴战略产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会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