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PISA的阅读素养

2021-05-18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成就语境定义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学系博士班 台湾·新北 251301)

0 引言

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是近几年来教育界相当重视的一个名词,主要因为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在2000年开始积极推动的“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计划评量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与科学三个学科所展现的学习成就,PISA称此成就为“素养”。自此大型评比施测后,参与的国家数量日渐增多,成为许多国家衡量学生学习成就的重要依据,甚至成为促进各国教育改革的原因,也因为提升了各国对于素养能力重视的趋势。

早在1977年,OECD就已从终身学习的观点出发,积极的推动“能力的定义与选择:理论与概念基础”计划(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DeSeCo)。此计划的架构内涵界定出了运用互动工具、异质性团体互动与自主行动等三项关键能力层面,这些关键能力是从个人从事终身学习活动所需的。其目的有是要提供一个完善的架构来明确的界定个人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并且强化国际调查评量年轻人与成年人的能力水平。①阅读素养即是在此一架构中,所提出的一种“能力本位”教育,强调的是使学生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能够有效地分析、推断和沟通,并能从教育中获得贯穿一生、持续学习的能力。[2]PISA在经过多次施测后,在2018年将阅读素养定义为:“理解、使用、评估、反思和参与文本,用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力,参与社会。”[3]可以看出,阅读素养概念的提出,从源起到定义皆是为了评量学生是否具备“面对挑战并参与社会”的能力。然而,为何不直言“能力”?能力与素养间的关系是什么?“阅读素养”一词是否符合中文的使用语境,具体内涵又是如何实现,都是研究者较少关注的重点。厘清这些概念才能让“阅读素养”课程的教师有明确的依循方向。

1 “素养”概念外缘的扩大

教育体系中的“素养”,其实由两个英文词翻译而来,分别是core competence和literacy。Competence原本指的是“能力”,然而在全球知识与经济变动快速的现代,跨越学科知识后与社会的连接变得越来越重要。旧有的知识体系已难以因应世界的变动,培育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国际竞争最为重视的资源,人才的培育是每一个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如何藉由教育系统培育出足以适应社会、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并解决问题的人才,也成为了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相较传统教育主要集中于学科知识的教学,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学生是否能从学校教育中习得生活所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也因如此,core competence的概念也跟着扩大。现在的core competence指一种能够成功地响应个人或社会的生活需求,包括使用知识、认知与技能的能力,以及态度、情意、价值与动机等;且内涵涉及一个成功的生活与功能健全社会对人的期望。如果使用过去的翻译词汇如“基本能力”或是“关键能力”,则难以表达其所包含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较为广泛的意涵。除此之外,英文中指涉“能力或技能”的用词许多,还有ability、capacity、skill及proficiency等,若核心素养翻译为关键能力,较容易被狭隘地误解为:“技能”。[4]

Literacy一词也是如此,在传统的定义指的是一个人“读和写的能力”,然而由于现代人与知识互动的方式日趋多元,一个人的读写能力无法完全代表其受教状况与具备的技能,因此 literacy一词在现代已被赋予更宽广的意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 UNESCO)的定义,“literacy”是指“识别、理解、解释、创造、运算及使用不同环境下印刷与书面数据的能力。为涉及个人能够实现目标、发展知识和潜能,并充分参与小区及广大社会的连续学习”。从上述可以得知,literacy的现在的定义已经超出原本的意义,着重的是一个人对知识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应用于生活。

本文所要讨论的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也是此种情况,原本指的是阅读的相关能力,但是由于概念外缘的扩大,翻译者认为“阅读能力”一词已不足以概括英文对于literacy意义的扩张,因此才使用了“阅读素养”一词。此一词汇的内涵,包括了阅读的相关知识、能力与态度。这种知识与能力,不单纯强调学校教育所习得的知识技能,也并不是完全关注在检核学生拼写、认字及识读文章的程度。相比起前二者,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学生能否由当下的阅读材料加以扩展、反思并建构意义,而有所收获。同时还注重学生是否拥有强化自我学习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态度。换句话说,阅读素养除了注重看得见、带得走的技能之外,还注重精神层面上的知能建构。

2 中文词汇的用法

厘清“阅读素养”的概念之后,接着该审视的便是此一词汇在中文语境下的合理性。从中文语言的历史脉络观察,“素养”一词,最早是一个动词性词汇,如《汉书·李寻传》说:“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陆游《上殿札子》说:“气不素养,临事惶遽”。此时的“素养”,前为副词,后为动词,意谓,平常的修行与涵养。不过今天“素养”已经演变成名词性词汇,指的是“经由学习、训练及实践所得的相关能力成就”。在中文语境中提到一个人是否具备军事、文学、艺术等素养时,即是论及这个人是否在相关领域中,有丰富知识储备与应用创造有高人一等的表现。不过还有另一种情况,比如在人文素养、公民素养、文化素养等词汇中,除了拥有相关的知识能力之外,还涉及到了道德涵养的层次。由此来看,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的概念中,“素养”一词在现代都代表一种在相关领域所能达到的成就,具体成就则视前缀词汇而定。考察中文语境对于“素养”使用,例如:军事素养、文学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确实也如上述分析,皆是使用“领域”的名词和素养的词构组合。

这也不免让人产生疑惑,如果“阅读素养”所表示的即是阅读领域所能达到的相关成就,那什么又是阅读领域?“阅读”是一个动态过程,从词性上来说,属于动作动词,即表示一种行为的动词。以“动词”结合“素养”的词汇,违反“领域”名词和素养的词构组合,在中文语境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难以自圆其说。阅读是需要一个有意志的施事者,或是启动者,对于阅读行为具有控制力,在中文的使用语境中,动作需要由一个由生命的对象发出。若将此词汇与前述分析综合,可以得出“阅读素养”应为“一个人在长时间训练与实践后,在阅读行为的领域达到了某种成就”,且这个成就拥有丰富的智识储备或是应用创造能力。“阅读”这项行为所指涉的仅为动作,无法从此词汇中得知此领域所需具备的“丰富的智识储备或是应用创造能力”为何。由此来看,“阅读素养”这个词汇的定义若没有解释,以大部分人对中文使用的认知,恐怕一时难以辨清其含义。

从正常中文的使用习惯来看,“阅读素养”其实不应成为一个词汇。然而考虑到阅读素养是由Reading literacy翻译过来的,也能理解其为难之处。阅读能力既不能涵盖literacy概念的扩张,便只能使用“素养”的翻译强而为之。

3 藉由阅读到达某种素养

阅读既是个动态的过程,那么如何完成“阅读素养”这项成就?此处必须分为两个部分。从 PISA2018对阅读素养的说明可知,其定义为“理解、使用、评估、反思和参与文本,用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力,并参与社会。”在其2017年时则定义为“为了达成个人目标、增长个人知识与潜力,并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所需具备理解、使用、省思及响应文本的素养。”从上述两则定义来看,PISA对阅读素养的定义虽然会稍做调整,但其结构大致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前端的方法技能,一是最终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前端的方法技能是阅读这项行为的领域能力,而阅读素养即是透过这项领域能力以达到最终目标,自我增长和参与社会。

若写成具体的步骤公式,则应如下列所示:

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讯息及知识→以反省、思辨、批判的方式响应文本→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力,并参与社会。

这里的阅读指的不单是视觉的浏览,更强调读者动作的同时,脑中可能整理文本作者的意图,并以此建构读者个人意义的历程,也就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当前所观看的文本,而不是囫囵吞枣的吸收大量知识,却没有消化吸收、内化。将书本的知识完全的由现实世界搬到脑中,并不是阅读理解所强调的,阅读理解注重的是在阅读文本时,将所获取的讯息与自身的经验与知识整合,然后形成一个有效、连贯的心理表征。[5]对于人们在阅读理解时的历程,古德曼(Goodman,K.S.)认为这个历程并不只是简单的译码,而是一种“心理猜测游戏”,包含更高层次的心理过程和读者的先验知识。[6]

由此来看,上述所导出的阅读理解到核心素养的具体步骤中,其中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将此步骤归纳的话,可以知道阅读素养的具体步骤除了将阅读理解化为“方法”之外,还要加上自己的“想法”。

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讯息及知识→以反省、思辨、批判的方式响应文本。

此处应该理解的是,所谓的阅读素养,具体应该是指:藉由阅读理解方式,最终达到。

“自我增长和参与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阅读千百次后,最后终于获得一个名为成就。阅读理解与其目标是一个相辅相成、不断互相积累、作用,往复循环成长的过程。也惟有如此,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外在动力结合,达到真正的阅读素养。

注释

① 吴明烈.UNESCO、OECD与欧盟终身学习关键能力之比较研究[J].教育政策论坛,2010,13(01):45-75.

② 世界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 PISA項目官方網站[EB/OL].http://www.pisa.oecd.org/2021-03.15.

③ OECD:PISA 2018 ASSESSMENTAND ANALYTICAL FRAMEWORK[Z].2019:27.

④ 蔡清田,陈延兴,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转化[J].谴程与教学季刊,2013,16(03):59-78.

猜你喜欢

成就语境定义
了不起的成就
失恋“成就”的CEO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