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审新阶段:高质量 向未来

2021-05-18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医疗标准

历经数十年评审大考,中国公立医院“百炼成钢”;新时期新评审要求之下,医院如何进行“高质量”筹谋?

“个人感觉,这一版评审标准更为客观。”2020年12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后的某一天,东阿县人民医院院长孟祥宝紧急组织医院管理团队和科室骨干召开会议,学习讨论《通知》内容。

在他看来,相较于2011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版更为强调客观数据,主观评价变少。更为强调五年为一个周期的数据集成,抗生素、药占比、住院天数等每一个数据都将成为重要数据。他认为这是最新版评审标准的最大进步。

2015年,东阿县人民医院通过三乙评审。其后五年内,医院一直在准备升格三甲。时至2021年,面对2011版正式废止,2020版已然出台这一大的政策调整,孟祥宝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尽管难度增加,但冲三甲路上,我们仍然有信心通过。”他的信心来源之一,是近日的山东省医疗卫生会议上,山东省综合医院服务绩效分析报告中,东阿县人民医院位列该省市县级医院的第一名,这见证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换句话说,孟祥宝的底气,在于医院近十余年间,尤其是近五年间精细化管理的推进纵深,以及基于“客观”考量的大数据平台建设成效。

不过,面对2020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突然”出台,类似东阿县人民医院这样“有底气”的医院不多。

记者采访过程中,相当数量未通过三甲初评(三乙复评)医院的管理者认为,新标准带来了新挑战:难度将加大,须逐条逐例研究,紧密应对。

而在接受采访的委属、省会级城市的“超大型三甲”医院管理者看来,这一新标出台,事实上也在剑指大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针对其所在的医院,后续亦将有更多事关精细化运营的政策陆续出台,也应“快马加鞭”。

在业界看来,历经数十年发展,中国公立医院事实上已基本完成规模化发展,正向现代化管理阶段迈进。而最终步入精细化和同质化,以至达到“高质量”,是新时期的新基调,各级医院须尽早谋划。

医院评审是管理医院质量的抓手,是使医院质量安全逐步提升的方法,运用评审评价的抓手守住医院质量安全的底线,持续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新规出台 志在“高质量”

“回忆一年前的那些瞬间,再次为中国医护人员的精神和专业素养感到骄傲。”3月28日午夜,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刘瑞华发布了这样一则朋友圈。发布之前,其刚刚看完记录一年前武汉抗疫的纪录片《武汉日夜》。

面对记者的主题发问,刘瑞华表示,“抗疫能力最体现医院发展成色”。最新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围绕“医疗质量安全”这一主线而定,对助推各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自升级三甲以来,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已趋于完善;过去一年间,医院以医改为动力,正在构建高效优势的区域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以便更好惠及周边区域。

对于新标准,刘瑞华看得清楚,更多医院管理者也自然看得清楚。

仔细剖析文件,包括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在内,2020版的医院评审评价标准确定以“医疗质量安全”为主线,精简合并条款,推动医院评审由以现场检查、主观定性、集中检查为主的评审形式转向以日常监测、客观指标、现场检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志在“高质量”。

针对最新出台的标准,多年致力于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管理咨询中心主任陈晓红敏感地抓住,或者说预见了“高质量”这一关键词。

在她看来,在党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为医疗领域如何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的内涵要求。医院评审是管理医院质量的抓手,是使医院质量安全逐步提升的方法,运用评审评价的抓手守住医院质量安全的底线,持续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因此,新标准的颁布,对指导全国各省区市做好下一阶段的医院评审工作,促进医院管理高质量发展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陈晓红认为,最新标准的出台,首先由国家层面的政策指针而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勾画了打造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公立医院作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打造“健康中国”的桥头堡,在推进“健康中国”的既定战略中,理应走在前列、积极作为,这既是职能所系,也是责任担当。

“如何担当?”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来,医院狠抓质量管理工作,在医、技、护多方面无死角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工作,真正实现了在工作中围绕‘医疗质量安全’这条主线,充分融入新颁政策和医改要求,扎实做好基层医疗工作,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在宁城县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刘宪辰看来,医院多年来的深入实践,恰恰体现了这种“时代性”。

全面解析 新标准新要求

中国公立医院的三级评审内容,不止在于“高质量”,甚至也并非完全聚焦“医疗质量安全”。

事实上,纵观2020版《标准》前言,其在行业监管、内涵式建设和多项现代化医院管手段的应用上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其对此前数轮医院评审评价标准给予了肯定:自20世纪70年代萌芽,到1989年至1998年步入第一评审周期,再到其后十余年的整顿和不同尝试,直到2011年评审标准出台并延续至今,有据可查,数轮评审对中国公立医院的壮大和发展,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2020年版《标准》前言中便强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公布实施近十年以来,在指导各地加强评审标准管理、规范评审行为、引导医院自我管理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然,新标准的出台,自有其历史意义与责任。

在陈晓红看来,2020版《标准》继往开来,在2011版扎实基础上,在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更加融入时代要求和医院管理特点,更深强调依法办院,突出体现法制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强大作用,体现了政策时代化、信息标准化、工作常态化。

具体则体现在:一是增加了政府的监管力度。增加的前置条件共计25条,违反其中一条以上则不允许参与周期性的评审,直接判定延期一年;二是增加了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共有五节240项指标。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这些指标可用来监测医院日常质量的指标增多,以日常行为客观指标和定量评价为主,增强了结果的客观性,旨在引导医疗机构重视日常的质量管理;三是大幅度压缩了现场评价标准,以“简化、优化、日常化”为修订原则,将2011版《标准》的六章66节354条压缩到了2020版《标准》的三章24节183条。

简单来说,就是“由主观定性向客观定量转变,以增强科学性”,新《标准》指导各地由以现场检查、主观定性、集中检查为主的评审形式转向以日常监测、客观指标、现场检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审工作模式。一方面,引导医疗机构重视日常质量管理和绩效,减少突击迎检行为;另一方面,尽量减少主观偏倚,增强评审结果的客观性。

重中之重,亦为以上所谈及,“医疗质量安全”成为新评审标准的核心内容:《标准》第二部分为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部分,共设74节240条监测指标,其中,从第11条到第24条,重点围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进行设计。从第25条到第47条,则用20多个条目明确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这些数据在评审综合得分中的权重不低于60%,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现场检查比例所占不超过40%,而且没有再进行A/B/C/D/E档的设置,现场评审达标就是达标,不达标就是不达标。

针对最新版的评审标准,中国医院协会原副秘书长兼评价评估部主任、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评价评估部原副主任王吉善表示,“新标准更接地气,内涵更丰富了。”因为最新版在针对近年来各医院在陆续开展新型技术这一背景下,融入了更多最新的科技指标。例如基因、微创、核酸,甚至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技术要求等。“对超大型三甲来说,这些技术难度有,但不高;但对更广范围的市县级医院来说,要求明显拔高。有了就得分,没有就不得分。”

相比2011版《标准》,2020版《标准》更加重视日常质量管理和绩效。

在王吉善看来,面对新标准,各级医院电子病历水平的提高、数据库的完善,以及医院高级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均是当下需要紧急布局的重要课题。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在王吉善看来,相较于以往数轮评审,尤其是2011年版评审,各级医院须深刻认识政策导向,以及医院发展实际。

2011年版的评审标准制定过程中,陈晓红、王吉善等人是中坚制定力量之一。在王吉善看来,从2011年的评审政策制定,到2016年“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乃至2017年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出台,国家层面的医院评审制度,焦点之一是各地医院秉持底线,以章程为引领,确定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因为章程规定了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和办院方向,将全院职工的核心价值观、医院文化统一到唯一路径之上。

“新版评审标准的第一章,坚持了这一原则。”王吉善介绍,2020版《标准》的开端,便要求医疗机构由上至下的各项工作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要加强全院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提高普法培训质量,注重时效性和考核力度。对于医院党政干部而言,要增强依法决策的能力,把依法担当与科学担当、智慧担当结合起来;依法决策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结合起来。严格按照决策程序,健全完善决策制度,推动决策方式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则要增强依法执业的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内容,树立依法执业意识;认真履行医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医疗行为,严格要求自己。

“其后,才是让多群众享受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带来的‘健康红利’,医院和医务人员享受相关‘红利’。”在王吉善看来,相比2011版《标准》,2020版《标准》更加重视日常质量管理和绩效,同时在接下来的评审过程中,也有更多可以依据的、更客观的数据指标,例如DRG相关数据。

“上一轮的评审评价标准中其实已经定调。”在王吉善看来,历年来的医院评审评价,核心一直在于推动中国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主旨即为让相关医院“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中国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发展,这也是包括陈晓红、王吉善等人在内多年来工作夙愿之一。

现今,演化为“依法执业、秉持公益、技术发展、科学化管理”,这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新要求,也是十九大提出,“医疗系统‘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制度管理和法制社会’的终极目标之一。”

1 “战前动员”几乎成为东阿县人民医院所有参评医院的常规动作。

2 在孟祥宝看来,更注重客观数据成为2020版评审标准的重要特征。

成功升格三级或三甲,是当下多数市县级医院发展历程中的主要目标。

在王吉善看来,应对新一轮的三级评审,以及绩效考核目标,各市县级医院当下必须完善,甚至规划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因为这不光是应对绩效“国考”和三级评审的重要举措,更重要的是保证未来可持续性发展,医院的基础考量。

十余年前,王吉善曾率队指导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步入“三甲”。在他看来,彼时,这家医院的努力代表着当下全国各市县级医院的三甲征程。该医院于2012年7月开诊;2015年10月,成功通过国际医疗健康质量学会(英文缩写ISQua)的认证。但在国内例行的评审过程中,遭遇了“挫折”。

在王吉善的回忆中,当时对这家医院的评审过程中,虽有前者的“精细化”认证,但医院病例规范、手术并发症等指标并不符合国内标准要求。“当然,事后通过改进,这家医院还是成功通过了国内评审的要求。”

回忆过往,王吉善主要想表达的是我国2011版评审标准,在细节方面更细,在整体规划方面更全,最终获得具有香港医疗机构“底蕴”的多方认可。

过往艰辛 迎头顶上

更多医院,没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底蕴”和“底气”。事实上,多年来,一直在“争三级”和“争三甲”路上紧追快赶。

2015年通过三乙之前和之后,东阿县人民医院至今一直处于“提着一口气”的状态。

从2012年复评二甲,到2015年创建三乙,医院从熟悉评审规范,到建立组织图,再到研习手册,“三年创级”“大干一百天”等口号不断,重要节点上,全院从上到下加班加点,全力攻关。孟祥宝至今记得,在包括王吉善等评审专家的指导下,医院陆续改进了药品管理、危险品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补齐了各科室的短板。最终,实现了三乙的顺利过审。

“自主、自觉、自动,这也将是未来医院精细化管理,以及面对三甲评审的重要策略。”在孟祥宝的回忆中,正是那一阶段,医院开始强化了应急预案、流程再造等环节的强力质控。

2012年,杭州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面临三乙评审。彼时,医院现任院长何正飞为医院副院长。在他看来,评审之前,医院注重区域患者服务能力,能看什么病,将什么样的患者留在当地。而在那一轮评审过程中,着重要求的则为医院内涵式建设:评审组随机抽取十个病例,要求医务人员讲明如何救治、流程如何。“但当时医院只有融栓能力,患者后续诊疗乏力。于是,只能模拟。”所幸,医院准备充足,顺利过关。其后一年间,医院诸如肠镜检查、心脏除颤等能力迅速提升,数据更为漂亮。

“这缘于医院被列为省级现代管理试点。”何正飞当下分析,在“试点”医院要求下,医院强化了以医疗质量安全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将追踪式检查列为常态的工作模式,为下一轮评审打下坚实基础。他强调,当下,医院各级诊疗流程不光已做到院长知道、科室主任知道,也做到了全员的深度认知。

“思考较早,动手较早,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东阳市人民医院现为浙中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医院之一,现已成为集区域急救、医疗、医学教学与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中心,承担着地方100余万人口“大病不出县”的医疗任务。

在该院现任院长吕忠看来,199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的以董事会(现改称理事会)为主体的医院治理结构下,医院早于兄弟医院之前,实行了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这一举措,成为推动医院较早获评三乙,乃至后来在全国市县级医院中成为第一家“荣升”三甲医院的重要因素。

“从医院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在领先全国的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推动之下,医院更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推进以医疗增加值为核心的经济管理模式。”吕忠介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考量医院发展定位,更在于未雨绸缪,主动控制均次费用、医保费用,实现质效双升。在他看来,只要立足于此,才足以应对任何改革举措。

2019年,迎来三乙评审之前,东阳市人民医院已通过预演和总结,推出了院内版“等级医院评审护理组自评手册”等相关文件,供院内传阅研习。“三个月冲锋期,科室主任对手册的了解和演练深度了解,科室员工要明晰要求,全员80分以上方为达标。”忆及过往,吕忠非常感慨。升三甲前后,医院先后多次邀请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评审专家前来,把关、指错,再更正。

现今,东阳市人民医院的相关数据上报和内宣,已实现无纸化。医院下一步的目标,是继续提升疑难危重患者诊疗水平,将更多患者留在当地。

新难点 新考量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推动学科发展,对医院抓重点病种也相当重要。数据平台建设,更是各级医院应对未来的优选项。”王吉善强调,强化数据平台建设,确已成为各医院接下来应对2020新标准的核心目标之一。

当然,聚焦“高质量发展”,各级医院要做的还有很多。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1997年通过三甲评审,最新复评于2019年开始申报,其间间隔了22年。

在现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于拥军看来,面对新的标准,各医院当下要做的,可能不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还要深入理解新版标准中的“全周期数据周期为何”“以哪些原则来做强信息化”。毕竟,医院的信息化,在近年来投入颇多,未来可能更多。

毫无疑问,第二步是新版评审标准的重头戏。那么,医院资源配置、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等指标的监测数据传输,是其中关键部分。这些核心数据的传输,意味着实时监控,而不再像以往评审现场才可以获得。而且,需要的数据是一个评审周期内的所有数据。“其实,核心数据掌握以后,医院综合实力的80%已经明晰。”

于拥军建议,关于信息化建设,各省区市可以集中采购或者建立一个联盟,这样不仅方便省内信息化的连接,也可以压低价格,减轻医院的成本压力。

在记者采访的更多医院中,医院管理者普遍表达的真实心声,还包括作为控费的有效手段,单病种报销标准目前与医院实际发生的费用存在距离如何弥合等尖锐问题。

2020年底,阜宁县人民医院被评为三级综合医院,医院高度关注着新版评审标准。

“按照江苏省规定,三年后,我们便可申请三乙或三甲评审了。新版评审标准刚好给了我们新方向。接下来的三年里,我们将依据江苏省出台的评审细则,来做三甲评审准备。”在阜宁县人民医院院长计成阜看来,2020版标准有其科学性和紧迫性,但是,应给予更多参与和即将参与评审的医院以一定时间。“按照以往评审的惯例,国家卫生健康委标准出台后,紧接着是各省区市按照国家的评审框架,组织专家学习,然后指定出各省份详细的评审细则。而各省份真正的评审,则是按照省级的细则来评判的。

3 继续提升疑难危重患者诊疗水平,东阳市人民医院志在将更多患者留在当地。

4 阜宁县人民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中心开展疑难病例综合会诊。

“细则出台不会太快,估计要到下半年了”。在计成阜看来,对各级医院来说,突击建设已不足取,强调日常管理方为上策。

他也认为,针对新标准要求,以及数年前便已展开的DRG、绩效考核“国考”要求,市县级医院的未来“操作”,颇有难度,必须马上着手应对。

和计成阜观点类似的,还有更多医院管理者:受疫情影响,当下医院的日常管理已忙得不可开交,加之有科研实力和抓信息化的人才较少。未来的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宁城县中心医院是一所老牌的县级三甲医院,该医院党委书记刘宪辰提出了面对评审的又一难点:近几年来,医院狠抓质量管理工作,但作为主要承担基层医院辖区域范围内人民群众的基础医疗服务,市县级医院除了要考量患者向“大三甲”流动的压力,也要思考“疾病谱”,将患者留在地方。面对新标准相关指标,县级医院取得高分很难。

更多接受采访的医院管理者也认为,新标准应时而需,应时而出,但须考量各级医院当下的状态和承载能力。

“十四五”未来蓝图

“‘十四五’期间,医院的发展思想主要是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加强健康管理,做实健康管理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到社区去,到农村去,沉下去。”在孟祥宝看来,东阿县人民医院现阶段不考量“三甲”评审,主要目标是创建心脏外科等学科高地,强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无论面对评审与否,医院做强自身才最重要。这些是市县级医院发展的难点,医院力争突破。”

在何正飞看来,富阳区人民医院将以东阳市人民医院为目标,在接下来,将强化科研、高级人才占比。“三甲是天花板,但我们将不断提升服务占比,做强品牌。”今年2月的DRG质量排名中,富阳区人民医院在全省80余家同级医院中,排名第十五位。

“达到指标要求很重要,但强化日常管理更重要。”在吕忠看来,2020新评审标准对某些医院来说确实增加了难度,但这是未来的方向和导向。

值得一提的是,和2011年版相比,2020版评审标准仍然纳入了民营医院。

在王吉善看来,新版标准的实行过程中,针对民营医院的医疗补充性意义和相关业务特点,国家稍后会考虑“异同”,如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给民营医院以一定的缓冲时间。

对公立医院是否也会给予缓冲时间?

在吕忠看来,新版“国标”的要求,首先要在各省区市落地之后再向下推广。过程中,各地卫生主管机构将面临巨大压力,将为各级医院预留一定时间。

不过,对各级医院来说,多年来,恰如从学会走路到学会“竞走”:从以前的蹒跚起步,到习惯性行走,再到按规则走路,目标要求不一样了,医院发展路径注定在各阶段有所不同。

截至目前,作为浙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三级综合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大力发展“救心、就脑、救命”技术,统筹区域医共体,已经创建完成全市胸痛中心、高级脑卒中中心、心衰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多发伤等救治中心。

“最新的医院评审标准有其积极意义,但应更多关注医院的地域发展需求和实际。”清华大学医管院院长高级顾问、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学院院士刘庭芳此前告诉《中国医院院长》。

“利国惠民,承袭以往要求,最新的医院评审标准未来可期。”王吉善表示。

“虽然有一定的起色,但当下中国的医疗质量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有新指标,就去克服,不难就没有意义。”吕忠最后表示。

猜你喜欢

高质量医疗标准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忠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