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郁热胁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18马加洋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加减治疗临床效果

马加洋

摘要:目的:分析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郁热胁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郁热胁痛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建立对照组与加减组。两组治疗方式分别为西药治疗方案和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加减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减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郁热胁痛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相比于常规西药治疗方式, 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方案可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且用药后无明显并发症,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郁热胁痛;临床效果

在对郁热胁痛疾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但治疗方式作用有限。为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需要优化改进治疗方式。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丹栀逍遥散加减作为一种有效方式,将其应用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1-2]。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90例郁热胁痛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重点分析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方式临床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21年1月~2021年9月治疗的郁热胁痛患者结果,根据治疗方式选择90例进行治疗研究,以治疗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建立对照组(n=45)与加减组(n=45)。对照组男女比例25:20,年龄30~70(48.50±5.76)歲,病程1~15(7.30±1.50)d,疾病类型:19例胆道结石、10例肝炎、9例胆囊炎、7例其他。加减组男女比例24:21,年龄31~69(49.01±5.68)岁,病程1~14(7.24±1.48)d,疾病类型:20例胆道结石、11例胆囊炎、9例肝炎、5例其他。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中医确诊为郁热胁痛;对治疗方式及风险表示知情同意;临床中存在典型单侧或双侧胁痛;对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无过敏史;能够主动配合进行中医治疗。

排除标准:未见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合并骨折等创伤性胁痛;患者存在精神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消炎利胆片(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3416)治疗。用法用量:口服,6片/次,3次/d。

加减组以消炎利胆片为基础,展开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方剂:夜交藤30g、牡丹皮10g、生牡蛎30g、当归10g、柴胡15g、茯苓12g、白芍15g、白术10g、生龙骨30g、焦栀子10g,先煎煮,并加薄荷6g、生姜9g以及炙甘草6g。并以此为基础,加入9g枳壳、12g桃仁、10g红花、12g川芎。然后随症加减治疗,对多汗者加60g浮小麦、10枚大枣和20g煅龙牡;对存在气虚症状患者加黄芪30g,党参12g。冷水浸泡20min后,进行30min水煎煮,1剂/d,分早晚两次口服。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脘腹不适、黄疸伴发热、灼热疼痛和舌红苔黄几项症状中医症候评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郁热胁痛评定标准,利用计分法进行评分,其中,重度6分、中度4分、轻度2分、正常0分。

不良反应:观察指标腹泻、口干、头晕和恶心呕吐,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越低,治疗方式使用安全性越高。

1.4 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判断。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中医症候均显著改善或消失,且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有效:对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治疗尚未达到理想效果,甚至可能存在治疗后不良反应;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且患者出现一定不良反应。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相关数据,使用以t检验和以χ2检验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相比,加减组评分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加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11.11%,两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加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胁痛是中医中特有的疾病名称,发病位置在胸壁两侧腋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临床中以单侧和双侧胁肋部疼痛症状为主。而引发胁痛疾病的原因有多种,如胆道结石、急慢性肝炎等。为降低疾病引发的负面作用,临床中应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治疗[3]。以往治疗中以消炎利胆片为主,具有清热、祛湿和利胆等功能,可起到抗炎效果,且能够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等起到抑制作用。该治疗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治疗方式难以切实解决患者病情,这就需要对治疗方式进行优化改进。中医认为,胁痛与肝郁、肝经血瘀以及肝阴不足等相关[4]。在进行治疗期间,应以清肝解郁为主。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用药后能够对患者起到清肝火等作用。药方中牡丹皮、栀子作为君药,能够起到良好的清热解郁效果,同时辅助使用其他药物能够起到养血健脾功效[5]。将该治疗方案与西药治疗方式联合使用,相比于单独使用西药,能够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可促使患者病情得到快速改善[6]。

本次对郁热脅痛患者治疗结果显示,脘腹不适和黄疸伴发热等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治疗前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加减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腹泻、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加减组(13.33%)与对照组(11.11%)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加减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此次研究结果说明,在对郁热胁痛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不同方式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存在差异。采用西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无法切实发挥对症治疗作用。而在西药治疗为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案,能够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在两种药物作用下,治疗方案对病情控制效果更加理想,能够加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联合使用两种方式不会增加患者不适感,具有较高使用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西药治疗方式难以对郁热胁痛患者起到理想治疗效果,而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可提升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淑云,瞿兵,谭远忠.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以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4):92-95.

[2]宫胜龙,程晓昱.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胃肠激素的影响[J].河北中医,2020,42(12):1803-1807.

[3]税典奎,罗诗雨,陈峭,等.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9,39(7):1045-1048.

[4]陈雪燕.丹栀逍遥散加味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6):83-84.

[5]熊飞,宋沛然.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1):16-19.

[6]陈淑媛.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5):41-43.

猜你喜欢

加减治疗临床效果
逍遥散加减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经验调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