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2021-05-18李加庆丁金香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

李加庆 丁金香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20年12月妇科收治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运用电切术,对照组采用诊刮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3月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临床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数量和大小不一,在子宫腔内壁附着,多发于育龄期的女性,大多数为良性病变[1-2]。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临床中多采用手术,传统诊刮术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3-4]。本次研究选本院收治的14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宫腔镜下诊刮术和宫腔镜下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20年12月妇科收治的14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临床研究资料及病历信息完整;(2)患者自愿签署同意书,并同意本次研究的治疗方案;(3)通过相关检查及临床医师的诊断最终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4)所选患者病情均符合《妇科学》的标准;(5)所选患者经确诊后均符合手术治疗的指征。排除标准:(1)患者具有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疾病;(2)患者在语言及精神上具有功能性障碍,不能明确反馈治疗信息;(3)患者伴有子宫内膜恶性病、畸形、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疾病;(4)患者此前接受相关手术治疗;(5)患者伴有肾脏、肝脏等功能障碍。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资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诊刮术实施治疗。患者需要在生理期结束后的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实施方式如下:在进行手术前需要準备好相关手术用品,并进行严格消毒,之后对患者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并对患者进行膨宫,使用0.9%的生理盐水注射,将宫内的压力控制在100~120 mmHg。置入宫腔镜对患者宫腔及宫颈进行全面检查,此外还需详细记录息肉的数量、体积、位置等;然后根据患者情况挑选合适的刮匙将息肉刮除,取出并移交进行病理检查;最后对宫腔进行全面检查,在宫腔镜的辅助下观察息肉是否刮除干净。

1.2.2 观察组

患者实行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同对照组一样手术治疗需要在患者生理期结束后的1周内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的具体实施如下:对患者实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部麻醉,对其进行膨宫,期间使用0.9%的生理盐水,将宫内压力控制在100~120 mmHg。在宫腔镜的辅助下对患者进行检查,明确患者息肉体积、位置、数量以及根蒂状况等。将电切功率调整至60~70 W,电凝功率调整至50~60 W,在宫腔镜的辅助下运用环形电刀对患者宫腔内的蒂部及息肉进行分次切除,根据患者宫腔情况可将息肉和粘连的子宫内膜进行切除,为降低术中出血量,给予患者电凝止血。部分患者由于子宫内膜较厚,在实施手术时可运用吸宫术。在手术完成后,需再次进行宫腔镜检查,以检查息肉是否切除干净,降低复发率。

1.3 观察标准

(1)详细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等)并进行对比。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出血量较低,且没有发生并发症和宫腔感染等情况,术后恢复良好且无复发情况;有效:患者手术治疗中出血量较少,出现症状较轻的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较好,复发率降低;无效:患者术后出血量大,且术后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复发率较高。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例数×100%。

(3)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宫腔感染、宫颈管狭窄、息肉残留、宫腔粘连),并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

(4)记录患者手术治疗后1个月、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等恢复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4.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运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手术所用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使用电切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观察组患者宫腔感染、宫颈管狭窄、息肉残留、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的恢复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局部的血管同相关组织堆积形成的息肉状赘生物,是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能够在形成单个或多个息肉,数量及大小不一,多为良性[5-6],该疾病主要多发于育龄期和绝经女性。传统诊刮术在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完整切除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采用局部摘除的方法,术中出血量较大,且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若没有进行有效治疗,病情严重时需要实施子宫切除。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该技术能够更好地辅助医师详细了解患者宫腔内状况,对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医师在宫腔镜的辅助下能够全面了解患者宫腔情况,对于息肉大小、数量、位置以及根蒂进行准确定位,大大降低了漏刮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电切术能够对息肉进行根部的快速切除,术中运用电凝止血降低出血量,因此能够降低复发率,加速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使用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中出现血量,术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红霞.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8):38-40.

[2]钱芳芳,范虎子.曼月乐与达芙通在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21,11(8):54-55.

[3]李洁辉,景艳,朱卫华,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预防宫腔粘连的有效性与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4):944-946.

[4]林心苗,王巧伶.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28-30.

[5]李济衡,袁光慧,梁晓明,等.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5):140-142.

[6]李雯华,张秀清,陈小瑶.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手术状况及妊娠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3):117-121.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对比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