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之路
2021-05-17马俊
马俊
西峡县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豫鄂陕三省交汇地带,全县总面积518万亩,其中林地面积410万亩,森林覆盖率80.35%,是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近年来,西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扛稳“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立足“八山一水零点七分田”的县情实际,确立建设经济强县、生态优县、旅游名县、文化大县的发展战略,按照打造豫鄂陕结合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涵养区、健康中原核心功能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持续探索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增长、山川增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
西峡是闻名全国的猕猴桃之乡、山茱萸之乡、香菇之乡、恐龙之乡、重阳文化之乡,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旅游强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候鸟旅居小城,荣膺最美中国榜—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等称号。
构筑保障体系
西峡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以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为群众谋福祉。
一是组织指挥体系。成立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编制、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全县上下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各级各部门班子分工合作、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
二是规划论证体系。邀请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等科研机构,先后编制《西峡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西峡县绿色城镇体系规划》《西峡县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等,对全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等10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确定鹳河生态园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三是多元投资体系。积极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和环保投入机制改革,通过用好国家投资、激活社会投资、有效利用外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十三五”期间,县财政投入7.9亿元,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5亿元,引进外资2.8亿元,吸收社会资本1.4亿元。
四是科技支撑体系。鼓励院企合作,成立食用菌科研中心、河南省农科院西峡分院、猕猴桃研究所等农业科研机构,建成宛药公司、西泵公司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節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六大领域研究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突出智能制造引领,加快推进“三大改造”,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新兴产业发展行动,推动汽配产业向新能源汽车及与之相配套的产业方向迈进,推动特钢产业向特种合金钢方向和下游装备制造业延伸,推动冶辅材料向新特材料提升,推动药品食品产业向现代健康养生产业转型。
重点壮大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以汉冶特钢为核心的特钢产业集群,企业达15家,2020年实现产值326亿元;以西保集团为核心的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62家,产值167亿元;以仲景集团为核心的中药制药与绿色食品健康产业集群,企业151家,产值192亿元;以飞龙股份、西排、众德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企业60家,产值103亿元。
五是执法监管体系。全面加强林业、水利、自然资源、环保等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同时持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林业严打”等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十三五”期间,查处涉林案件783起,环保违法案件627起,水保违法案件459起。
六是考评奖惩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层级督查机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制定《西峡县生态文明建设考评细则》,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一月一通报,每季度一考评,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排名靠后、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财政扣款。3年来,共对47个单位、116人进行表彰,奖励生态文明建设资金1660万元;对4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财政扣款730万元。
发展生态经济
上世纪80年代,在没有任何“外援”情况下,西峡县委、县政府凭借本地适生的猕猴桃、食用菌种植出一个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凭借本地适生的山茱萸栽植出一个中药制药产业,凭借本地的石墨资源发展出一个新材料产业,凭借一家破烂工厂发展出一个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通过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探索出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的新路子。
一是做优生态农业。培强食用菌、猕猴桃、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安全化、有机化、标准化生产,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
以打造百公里猕猴桃长廊为重点,坚持人工基地建设和野生资源保护并重,实施土地规模流转、大户承包经营、企业进驻合作,变行政推动为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建成了丹水—田关、五里桥—丁河等5个万亩猕猴桃环线,猕猴桃人工种植面积13.5万亩,年产量7.5万吨,综合效益23亿元,产量和面积位居全国县级前列。以控制规模、提质增效为目标,实行木腐菌与草腐菌并举,探索菌果融合、菌林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了一菌为主、多菌发展的食用菌产业格局。全县标准化香菇基地达387个,工厂化制棒企业37家,鲜菇年交易量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0。坚持差异化、订单化生产,每年中药材新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全县山茱萸面积发展到22万亩,年产量3000吨,占全国一半市场。三大特色产业对全县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67%和71%。
二是做强生态工业。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县关停造纸、制革、皂素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77家,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323家。“十三五”期间投资23.9亿元,完成8条城区内河治理、74个工业点源污染整治、66家企业排污口整治等,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建成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后备企业12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2家,催生以汉冶钢铁公司为主的一批优势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了以宛药公司为主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了以西排、西泵、西铸公司为主的一批低污染低排放的汽车配件企业,形成特钢、冶金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中药制药及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了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三是做活生态旅游。整合县域生态、人文、产业等方面资源要素,打造“大健康旅游”黄金产业圈,推进产业融合,确立“一核一带一園三区”布局,同时丰富“旅游+”情景体验,打造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产业于一体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培育形成以恐龙遗迹园、老界岭、中原第一漂为龙头的开放景区17个,A级景区数量和发展质量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接待游客849万人次,综合效益44.6亿元,被评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十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和中国旅游目的地。
四大建设工程彰显特色
按照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业为基、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打造“中原绿城”“中原水城”“中原文化名城”。“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16大类178个项目,总投资353.5亿元。
一是实施生态城镇工程。按照生态宜居城、新兴工业城和优秀旅游城的科学定位,配套完善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承载能力。目前,累计投资4.6亿元实施了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12个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城区生活垃圾清扫率、清洁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出境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均达100%;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4%,城市绿化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7%和41.78%,人均公共绿地达14.1平方米。共创成国家级生态镇3个、卫生乡镇4个、文明村镇2个,省级生态镇15个、生态村60个,被评为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
二是实施生态林业工程。采取植苗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形式,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生态公益林等工程项目,基本形成山体、丘陵区、城镇绿化为主体,河渠、道路、农村绿化为骨架,网、带、片、点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建设体系。目前,全县林网总长达1298.6公里,森林蓄积量1091万立方米。
三是实施生态水利工程。以“长治”工程和丹江口库区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实施水土保护、四水同治等水利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治理小流域67条、96.52万亩;全县水土保持面积达102万亩,生态自我修复保护面积达113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45%提高到81%,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和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四是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充分挖掘西峡恐龙文化、地质文化等生态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提升西峡生态品位。成功申请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举办了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节、《孑遗植物》邮票首发式、伏牛山诗会等大型生态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生态文明新村等群众性生态创建活动,将环保教育列入中小学校教育内容,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实施总投资35.6亿元的鹳河生态文化园项目,并将西峡地域文化植入,形成生态长廊、生活走廊、文化展廊“三廊合一”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