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节的历史由来

2021-05-17郭兴文韩养民

晚晴 2021年4期
关键词:馓子寒食节青团

郭兴文 韩养民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在清明节里,讲究進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十分富有特色的节日。

初过寒食一百六

在中国古代,冬至过后的百日左右有两个传统节日:一为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有祭扫、踏青等风俗,旨在怀旧悼亡。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农耕,意为求新护生。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由于在时间上相隔不远,约在唐代时,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后来,“清明”一词使用多了,“寒食”则名存实亡,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从某种角度来说,今天的清明节习俗其实也就是古代寒食节的遗风。

寒食节作为中国古代传统节日,这一天或相邻的几天不能生火煮饭,于是,人们必须事先准备好一些可以储存一段时间的熟食来解决吃饭问题,所以称为“寒食”。寒食节的时间在冬至以后的第105天或106天,于是,寒食节也被称作“一百五日”“百五”“百五节”“一百六”“百六”等。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隋朝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注》则补充说:“(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唐朝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也写到:“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风吹旷野纸钱飞

在墓前祭祀祖先,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研究认为,古无墓祭,拜扫之俗起于东汉。其实并非如此,早在西周时,就已经设立了冢人、墓大夫的官职,分别掌管王、侯、卿大夫、士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孟子·离娄下》中记载,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经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祭墓的祭品,虽然这个乞食祭墓品的齐人成为了人们的笑料,但从他的行为也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十分盛行。

秦汉时代,扫墓的风俗注入了礼俗的内容。《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这是当时供奉陵园的礼制。因此,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年至长安“事十二陵,躬祭于墓边”。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分裂,烽火连年,尽管如此,但人们对扫墓之风依旧重视。许多在职官员,常请假回乡扫墓。《魏书·高阳王传》记载:“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他们请假回乡扫墓,一去就达百日。

到了唐代,寒食、清明两个节日合二为一。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中描写扫墓情形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清明扫墓的凄凉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的寒食节与清明节实质上是一回事。

还逐游人出禁城

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绿,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人们不仅踏青郊游,也要进行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这使节日充满了春天的欢乐。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诗云:“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唐朝时长安的踏青之风是十分兴盛的。青年男女在踏青时,也常常发生一些爱情故事。据《唐诗纪事》记载,诗人崔护清明时踏青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他因口渴,叩门求杯茶喝。良久,有一女子来到门前,捧杯水让座。女子独倚门前,姿态楚楚动人。两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礼教约束甚严,一男一女能如此单独相对,已属机遇难得。故崔护以语相挑,彼此注目良久。崔护临行时,女子送到门外,似有恋恋不舍之意。第二年清明,崔护追忆往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桃花依旧,然而门上挂了一把锁,空空无人,惆怅之余,挥笔题诗于门扉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个故事在关中地区广泛流传,也是“人面桃花”这个成语典故的由来,直到后来被人们演绎编成戏曲《金琬钗》,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爱情剧目。

人家依树系秋千

到了宋代以后,清明节俗基本上是沿袭了唐代。清明扫墓,宋代亦同前朝,《东京梦华录》记载:“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清明的娱乐活动如击球、蹴鞠、秋千、斗鸡等在宋代也十分流行。《宋史·礼志》记载,宋孝宗常召诸将于殿前击球。宋太宗还规定每年三月“令鞠大明殿”。辽、金、元统治者在举行典礼时也要举行击球比赛。

寒食清明打秋千,在宋代更为普及。如王禹偁《清明》诗云:“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田况《寒食》诗云:“临流飞凿落,倚榭立秋千。”此类诗文不胜枚举。

明清时代,清明节俗已普及大江南北,风俗变化各地有异有同。值得重视的是,清明踏青风俗中渗入了更多的娱乐活动。“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支素、骠骑、飞钱、抛拔、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筋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而外方优妓,歌吹觅钱者,水陆有之,接踵承应。又有买卖赶趁,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鼗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往往成市。”蔡云《吴歈》有诗云:“却爱巡风小儿女,绣衣华帽骋骅骝。”此诗所描述的就是清明时节山塘庙会的风俗。

红藕青团各荐先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不必举火为炊,供寒食节充饥,例如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青团。

明朝《七修类槁》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朝《清嘉录》对青团也记载:“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清明时节,艾草已出叶,古人以艾叶取其汁,和糯米粉做成团子用来“荐先”,叫做“清明团子”,又因其色青而被叫做“青团”。

徐达源《吴门竹枝词》云:“相传百五禁厨烟,紅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享鲜。” 在中国古代,每当有新的物产上市时,必须先用于祭祖,这便是诗中所说的“荐先”。“荐先”以后,青团便可以拿来食用,于是,青团就成了清明的节令食品。

传统青团的制法一般如下: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所需比例混合后,用开水拌和,上笼蒸熟。再打烂成粉团,加入艾叶榨取的青色汁。实际上,艾叶里含有生物碱,有特殊的清香味,与糯米粉混合后又产生一种口味。再边打边加入适量开水,至硬度适中为止。其后包入豆沙或其他馅料,做成一定大小的圆球状,压扁后成扁圆形。作为商品的青团外再涂一层熟油,使其呈青绿色,有光泽。

由春分到清明的这阵子,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春和景明的风光来到最宜人时分。白昼渐长而夜渐短,万物由内而外地舒展开来,春光有着太多可以寄托的情志和仪式,对于古人而言,备下春菜,吃下青团,才算真正意义上走入了春天。

新尝寒具散幽经

宋人林逋有一首名为《山中寒食》的诗:“方塘波绿杜蘅青,布谷提壶已足听。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诗中的“寒具”也是一种寒食清明期间的节令食品。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饼法》中记载:“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宋人庄绰的《鸡肋篇》中说:“食物中有馓子,又名环饼,或曰即古之寒具也。”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寒具》中讲:“林洪《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面,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余,宜禁烟用。观此,此寒具即今馓子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

其实,古人所谓的“寒具”就是今天的馓子,做馓子使用麻油,江南地区称之为“麻油馓子”,它的形状像绳子盘成的连环,古代也叫作“环饼”。

唐朝《历代名画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桓玄官至都督荆江八州军事,同时他作为书画鉴赏家、收藏家,还十分好客,经常有朋友到他家鉴赏书画,他就用“寒具”待客。一次,一位客人一边吃着“寒具”,一边用沾满油腻的手翻动书画,使书画上沾满了油腻。桓玄见了十分懊丧,也十分不开心,从此以后就不再以“寒具”待客了。

苏东坡还有一首专门写寒具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诗中描述了制作“寒具”的过程,把面团拉成长长的细条,再缠到手指上,做成古代女子缠在手臂上的“环钏”形状,放入沸油中炸成金黄色。苏东坡以其特有的想象把寒具比喻为“缠臂”。

麻油馓子是油煎食品,经久不坏,可以储存多日,所以,它除了作为寒食的节令食品外,许多家庭也作为“点心”储存,逐渐变成了日常食品,作为茶点备用,可以临时待客。

如今,市场上做麻油馓子的摊点已经不多了,不过,还是有不少超市有包装的麻油馓子供应。时过境迁,已很少有人知道,麻油馓子历史上被称为“寒具”,曾经是清明节的节令食品。(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馓子寒食节青团
奶奶教我做青团
一“糯”值千金
寒食节题墨竹图
苏州青团
寒食节去哪了?
青团
常吃常香常想的“馓子”
4月3日寒食节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