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巨人”养成记
2021-05-17岸晓风
岸晓风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作者:丘成桐、史蒂夫·納迪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在非虚构图书里面,人物传记一直是很多读者最看重的一类书,也是最容易形成正向激励的一类书。当我们随机步入一家书店,都会发现人物传记占据着显著的位置且销量一直靠前。
当然这种现象是有诸多原因的,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人物传记就是和“高手”近距离地交流,能让人进步;又比如,人都有“共情”的特点,读人物传记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传主在经受苦难和挫折时是如何应对的,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精神力量甚至是一剂良药;还比如,人物传记可以满足读者“看热闹”的心态,读者可知道名人间的一些逸闻趣事,甚至一些“误会”“纠葛”,在普通读者眼里,这也许就是茶余饭后的“八卦”,但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则有可能是理顺某项研究脉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如果一本传记能给人以上述某一种“感受”,基本就是合格的传记,如果兼有其他的“感受”,则是优秀的传记。最近引进出版的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先生的传记《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是一本催人奋进、充满真诚的传记。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特别具有励志意义。丘成桐虽然不是出生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家庭(其父丘镇英为著名教育家),但在其童年时家道中落,经历了一段贫困交加的青少年时光。作者在自传里将第一章命名为“童年颠沛”,可以看出丘成桐是认可自己的“贫苦出身”的,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丘成桐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末的香港,在不稳定政局的大背景下,作为一般的家庭也难免受到影响,尤其是丘成桐14岁时,其父去世,收入锐减,一家基本陷入了绝境。好在长兄长姐开始工作可略微补贴家用,加上其父学生的接济与帮助,为家庭带来了转机,最重要的是其母“望子成龙”的坚持与决心,咬牙让孩子们读书,最终丘成桐兄弟两人均成为享有盛名的顶尖数学家。书中详细交代了一家人住“猪屋”、丘成桐因离家远长期借宿教室等细节,对于读者来说,这都是人生路上不向困难低头的最好“注脚”。
二是为优秀传记提供了示范。在传记领域,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客观性不够,甚至以个人好恶代替价值判断,但是真实历史往往是复杂而多元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作传的时候,作者对于一些人(尤其是健在的)的评价往往向好的方面“倾斜”,一个有三分缺点的人可能最终变成了二分甚至一分。
在《我的几何人生》一书中,完全不存在偏向褒义评价的倾向。一方面,丘成桐先生脚踏中西文化,他骨子里既有中华文化中的谦逊谨慎、尊师重道,也有西方文化中的求真、较真、追求平等等特性。比如在传记中,他对于陈省身与华罗庚两位数学大师之间微妙关系的描述,以及对于数学家群体之间一些生活图景的描述,都非常客观真实,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一名优秀的数学家既要在数学的王国里遨游,同时也要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当然,这种“直率”和“客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本书由英文翻译而来,原著整理者为美国知名科学作家。这也使得书中对于数学界的人和事的描述更加超脱,也更加吸引人、打动人。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