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的绵羊》:透视“鸡娃”潮下的精英教育

2021-05-17李察

科教新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鸡娃常青藤维奇

李察

雞娃、荤鸡、素鸡、耐鸡、自鸡……这些不是什么新开发的鸡肉食品线,而是当今学龄儿童父母圈里人尽皆知的育儿“黑话”。所谓“鸡娃”,就是给娃打鸡血、不停安排学习和活动;“荤鸡”,就是主攻语数外等重点课程;“素鸡”,就是通过体育、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的方式丰富履历,曲线“鸡娃”;“耐鸡”,是指娃能经受住父母安排的高强度学习任务;而“自鸡”,则是指娃自我加压,主动给自己安排更多的学习和活动。

读起来的确震撼。这不是在培养一个孩子,而分明像是在打造一个超能力机械战警。

然而这样的成绩和规划并非完全出于家长个人虚妄的狂热。如果你读过威廉·德雷谢维奇关于精英教育的名著《优秀的绵羊》,就会知道,这不过是一份典型的“藤校全能冠军型履历”。作为耶鲁大学教授,德雷谢维奇曾参加过校招生办录取工作。早在十年前,除了超高的SAT成绩,完成8门大学先修课程、参加10项课外活动并展现超凡才能,就已经是申请藤校的“标配”。“个人履历的竞赛如同两国之间的核武器竞赛”,德雷谢维奇写道,“没有一个国家需要2万颗核弹,除非另一个国家拥有1万9千颗核弹。没有人需要11项课外活动,除非另一个学生参加了10项课外活动”。疯狂“打鸡血”并不纯粹是为了获取知识或培养能力。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要超越他人,考入名校。

在常青藤盟校学习工作24年之后,德雷谢维奇辞去了耶鲁的终身教职,写下了这本《优秀的绵羊》,揭露精英教育的问题。在书中,他追溯了常青藤盟校录取标准演变的历史,分析了“虎妈”式无限追求子女个人成就的育儿方式的问题,探讨了我们应该期待从大学乃至整体教育中获得什么,并对精英教育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毁灭性影响进行了思考。

在他看来,那些拥有最强大脑和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善于迎接挑战、克服困难,适应“在重压下工作”、不惧无节制的忙碌,永远追求卓越、从不给犯错留一丝空间的“哈耶普”藤校毕业生,只是一群极其聪明却完全缺乏方向感的年轻人。

对于当下一边倾注全部时间和心力“鸡娃”、一边又为“鸡娃”造成的教育“内卷”所苦的中国家长而言,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它敦促我们暂时停下狂乱的脚步,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更重要的是,它迫使我们回顾自身成长经历,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对名校和精英教育一厢情愿,被裹挟投身于愈演愈烈的教育军备竞赛之中,并思考两个可能久未思考甚至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什么是优质的生活?以及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当然,要弄清这两个问题需要智慧。正如德雷谢维奇指出的,很多人只会说“要”,比如“要钱”“要豪宅”或“要哈佛”,却不会说“我想要”。因为知道“我想要”什么的前提,是要先弄明白“我是谁”。而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自我意识中找到力量和安全感,这才是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需要探索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具难度的挑战。

猜你喜欢

鸡娃常青藤维奇
维奇的节假日
“鸡娃”神话和1900位中产家长
“鸡娃”教育:一场面向学生的残酷“内卷”
别把孩子变成“鸡娃”
制造鸡娃
谁偷吃了树莓
“常青藤”实体经营推进经贸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实践
风之谷之战
走过那个拐角
方振宁·北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