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抓文章关键元素,妙设问题解读文本

2021-05-17汤会娥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王君桑树王老师

汤会娥

王君,是青春的,因而,她的語文也是青春的。无论是她顾盼生辉的眼睛,还是宛如黄莺般灵动的语言,都准确无误地向人们传达着这一点。作为“青春语文”的掌门人,王君老师以其灵动、独特、奇崛的课堂教学,让众多语文教师对“青春语文”仰之弥高。课如其人,此言不虚。王君老师的课就像她自己一样,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课堂上到处溢满灵秀和奔放。

今天,通过网络直播,又一次被她精妙的课堂设计、独特的切入视角所震撼,被她深沉博爱的语文情怀所感动。聆听她的《散步》这节课的教学,如同“曲径通幽”,一点一点纵深到文本的深处,纵深到语文的深处,也纵深到学生思想的深处。

当学生时便很喜欢《散步》这篇文章,那时节说不出它的美妙,只是单纯地被文字里透露出的那种美好的亲情、亲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包容和谦让而感动,觉得这样的情感实在是太美好了!尤其是文章最后一句话,让我一生铭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虽然当时对这句话不是特别懂,但是却莫名地被它打动着,感染着。

今天,听王君老师的这节课,内心颇受触动,她以四两拨千斤的授课功力,轻松而深刻地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深处,字斟句酌,细品慢咂,让美好与美好生动地相遇,课堂上精彩的火花不断迸发。

首先,感怀于王君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她的课堂并不是大水漫灌式的,而是巧妙地抓住文本的几个重要元素,主线分明地逐层推进,让学生的个性阅读逐渐深入。

王君老师这节课,总共抓住了文本的三个关键元素——我们,田野,散步。很明显,她是从人物、地点、事件这三个维度来把握的。虽然我们平时上这节课也会涉及这些方面,可是王老师对这三方面的分析引导,却是非常有内涵、有底蕴的。她独特奇妙的思路,是我们无法企及的。

先来看看“我们”这个关键元素的分析。这一板块中,王老师设计的活动是聊一聊“我们中的每一个人”。请注意,王老师用的词是“聊一聊”,这就一下子将课堂严肃拘谨的气氛冲淡了,营造了一种很放松、随意的课堂氛围,完全消除了学生对“标准”答案的敬畏。“聊一聊”,就是言为心声,自己怎么想,就随意谈谈自己的看法,不用背负压力。而且,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王君老师用了朗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分角色朗读文本,在大量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味人物的个性和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个设计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适合这个环节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会有深入的思考: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这个思考的过程,无形中就是学生依据对人物的语言揣摩而深入解读人物内心和思想情感的过程。因为教师营造的课堂环境很宽松,切入的方法很巧妙,所以课堂激智很精彩。“这个孙子真聪慧!”“这个孙子真灵气!”“这个孙子真狡黠!”“这个孙子真善于观察!”“这个孙子真善于提炼!”

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文本中人物的观察和理解,就不是平面化的,也不是单一化和概念化的。他们会不自觉地想要走进人物内心,细细揣摩人物当时的所想所感,并把这种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感受就更加深刻和全面了。

后面对于“我、妻子和母亲”的分析,也因为这前面非常有效的教学铺垫而不断走向纵深,尤其是“演读”这个教学活动的展开,让学生通过情境再现,适当补充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表情等。如此,直白单一的文字立马以别样的方式生动而鲜活起来。正是因为生动的情境再现,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加容易和透彻了。整个环节,王君老师运用自己高超的教学智慧,巧设活动,将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思维完全激活,让他们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独特见解,哪怕这个理解很“另类”,也没有关系,因为在王君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孩子的天性都可以得到释放,只要是你根据文本产生的阅读体验,都是合理的。

由此可见,借助不同形式的“读”,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理解得愈加全面、透彻了,对于事件的分析和主旨的把握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再说说课堂对地点“田野”的解读环节。在这一环节的推进中,王老师非常巧妙地提出“作者为什么选择田野,而不是公园,或者马路上、大街上”这个问题,这就比较有意思了,细想这其实是教师欲引导学生对环境进行分析的一个巧妙的铺垫和导入。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将“田野”与“公园、马路以及大街”进行比较,自然而然就注意到了“菜花、鱼塘、桑树”等这些田野里独特的自然景物。我们解读这篇文章,觉得这些自然景物的呈现,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为“散步”这个事件涂抹上了一层温馨的背景底色。而王老师对环境的分析,则更加深入和有味,她为学生进行了相对比较深刻的资料补充,重点谈到了“菜花、鱼塘、桑树”等元素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的特殊意义。例如,在解读“桑树”这个元素时,教师先后引用了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里的“开轩面场圃”和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里的“狗吠深巷中”名句,让学生补充下半句“把酒话桑麻”“鸡鸣桑树颠”,让课堂濡染了传统诗歌的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桑树”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所代表的是“家”“和谐”“和平”的意义,那么在本文中作者有意重点突出“桑树”的用心也就不言而喻了。对于“池塘”的解读亦是如此。这样一来,不着痕迹地将一个深刻的概念轻松地输入进学生的大脑中,学生怎么会不懂呢?学生懂了,所以面对提问“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鱼塘走去,就是向_____走去”时,课堂生成就十分精彩。“向和谐走去!”“向快乐走去!”“向红红火火的生活走去!”“向美丽走去!”“向幸福和美满走去!”

于不动声色中,以独特的匠心将课堂拉向纵深,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学生在这节课上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点也是很让人叹服的。

还有对中心事件“散步”的分析。王老师着眼于删减词句后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和她新颖独到的对“圆形句式”的解读,带领学生在字里行间来回游走,反复品读,以词知句,以句知文,虽着眼于文字,却以小见大,透过文字更加深刻地感知文章、文意,也感悟到“散步”这件事所折射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其次,王君老师课堂的“补白”艺术也让人惊叹。黄厚江老师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读文本,不要光看作者说了什么,也要想想作者还没说什么。这就是文本的“补白”艺术,留意作者没有说的地方,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填补这个“空白”,或许你会在作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后面,有更深的体会。具体到这篇文章,就是王君老师处理妻子这个人物的过程。很明显,全文四个人物,我、儿子、母亲都有語言呈现,只有妻子没有,这当然不是作者的疏忽。文中涉及妻子的句子只有两句:“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么重要的人物,为什么作者不给她安排哪怕一句台词呢?这是很让人费解的。可是仔细揣摩一下,我们应该能明白,这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一是为了文章的凝练,能省则省。二是突出妻子的性格——内敛沉默。在家里出现分歧的时候,作为家里的核心人物——我,应该具体来处理,而妻子需要维护我的权威,保持缄默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这样就很好地彰显了妻子的贤惠、理智。三是“无声胜有声”,平添了文章的蕴藉之意,含蓄而令人回味。作者不写,并不代表这个人物不重要,相反,这个省略的话语里可能就是对文章主题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如果我们能把作者有意省略的部分给补出来,那么对于作者、对于文意就会有不一样的感知。王君老师就别出心裁地展开了补白这个环节,学生的表现也是让人眼前一亮,很有自己的想法,不仅让妻子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也把作者隐含却意味无穷之意展现了出来。

关于文本“补白”这个技巧,我觉得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还是值得借鉴和提倡的,这对教师深度解读文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培养很有裨益。

再次,王君老师的课堂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这点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很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这在王君老师的大部分课堂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这让她的语文课在活泼、清新、时尚的基础上又平添了几许古典气息和文化魅力。具体到这节课,其实每个环节都有渗透,最明显、最集中的在第五部分对文章“主题”的解读上。在前面行云流水般教学推进的基础上,直接提问学生对主旨的理解,这就是很明显的对文本情感、价值观的升华,借学生之口说出作者想要传递出来的思想——爱、责任、和谐、担当、生命、传承等,而王老师最后更是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进行了总结和升华,让学生深受感染。这样以课堂为阵地、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也是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有力体现。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课。王君老师这节课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例如,对文本有些地方是否存在过度解读,五个板块教学之间是否存在不自然的切换而将课堂割裂等。仁者见仁,我们可以再仔细斟酌。

作者单位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王君桑树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桑树下的快乐
有趣的动物
我的小桑树
芦芽又短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