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回归本真

2021-05-17吴积军李娜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课程

吴积军 李娜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等。通过劳动教育,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满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然而,劳动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往往“被走偏”。许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仍以劳动技能的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的学习形式为主,脱离了劳动的真实情境。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少,缺乏真实的劳动体验。劳动价值观的培育难以触及学生内心,劳动素养的培养难以落实。劳动教育形式化、浅层化、薄弱化,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单一,是目前一些学校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么有劳动无教育,要么有教育无劳动。一些学校的劳动教育中,学生既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没有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更没有唤起对劳动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热爱。走样的劳动教育课程常常纸上谈兵,形同虚设,无法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上强调的不仅是劳动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在内容上强调回归生活,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在实施上强调以劳动为育人的载体,坚持在劳动中进行教育,坚持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劳动品质与习惯一体化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立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形态,注重以手脑并重的亲身劳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出力流汗的劳动实践中,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全面发展,是对传统劳动教育的主动继承和积极扬弃。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设计要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与归宿点,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开发回归“生本”的劳动教育活动。

如何让劳动教育回归“生本”课程本真?以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种养殖农业性生产劳动教育为例。课程可以设计成“农事劳作课”“创意探究课”“快乐生活课”三大课程群。

“农事劳作”劳动课。学校采用已有或者租用土地,建设“开心农场”。“开心农场”可以设计成以蔬菜种植为主的种植劳作园,以农具展示为主的农具陈列园,以种植探索为主的知识探秘园,以现代种植技术体验为主的农事体验园等。农事劳作课依托“开心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可以设计为“开心农耕”“农事探秘”“农耕体验”“快乐种植”等实践板块,形成“开心种植”“田园古韵”“节气牧歌”“田园收获”“农耕文化”等课程。“开心种植”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种植蔬菜,学习种植技能,掌握耕作知识,体验劳动艰辛。在“田园古韵”课程实施中,要将古文、古诗中的乡村美景与田园赞歌中的劳动场景融入劳动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吟诵、表演古文与古诗中建构对应的劳动场景,并学会用古诗文、歌曲、文章表述劳动场面,从而领略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劳动的乐趣。同时,古诗文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还能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产生兴趣。“节气牧歌”则将二十四节气与农事劳作相结合,跟着二十四节气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和劳动中养成劳动观念,认识农作物生长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养成劳动习惯,在自然与人文的融通中健康成长。在“田园收获”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花卉、蔬菜栽培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种植技能,开阔眼界,获得丰富的劳动经验,培养热爱劳动的精神。“农耕文化”课程布置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宣传画,摆放劳动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农具,搜集展览风车、牛车、石磨、锄头、蓑衣等农事用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用一用,增长劳动知识,激发劳动的兴趣。

“创意探究”劳动课就是通过真实劳动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劳动实践机会,具体可以设计为“现代小农夫”“农科小院士”“智慧小鲁班”等子课程。“现代小农夫”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体验或者视频观看,感受农业新技术、新样态,分享感受,畅谈收获;也可能通过VR农业体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高科技的力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农科小院士”课程,教师可以课前收集学生的问题,筛选探究项目,比如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蔬菜叶片的横截面,了解叶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在这一劳动教育过程中既运用了生物课的知识开展劳动教育,又运用到了科学观察、探究的手段,实现了知识在劳动实践中的综合性运用,更激发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探究热情。“智慧小鲁班”课程,可以设计为果树嫁接、反季节种植、秸秆编织、特色烹饪等劳动实践活动,比赛创意,启发探究。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如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养蚕宝宝等,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多元劳动能力。

“快乐生活”劳动课可以设计烹饪食品分享课、公益志愿服务课、喜爱的蔬菜种植课、垃圾分类等子课程。比如,种植时节,组织学生进行蔬菜种植比赛;丰收季节,组织丰富多彩的采摘活动,义卖学生劳动果实。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采摘、清理、组织义卖、制定销售策略、收入管理、组织爱心捐助等活动,使他们在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性劳动中,提高劳动素养,培养社会责任心,形成劳动创造一切、财富源于劳动的价值观。

在回归“生本”的劳动教育课程中,教育评价一直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在进行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时,可以尝试建立“三项制度”模式:一是劳动护照制度,集实时记录、阶段总结、多元评价、分级达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全覆盖的劳动护照评价管理模式。对标底线要求,促进劳动实践人人达标。二是分级考评制度,按照树典型、强引领、争先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校班两级考评机制。学校每学年组织评比,授予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具有探究精神且成效显著的学生“劳动小达人”“劳动小明星”“劳动小能手”称号。三是劳动勋章制度。每学年学校组织劳动模范评选活动,由教师和家長代表每学年按比例评选劳动意识突出、劳动品质优秀、劳动技能高超、劳动创新有成的“阳光少年”,由学校授予“学校年度劳动勋章”。

陕西省西安小学通过研发劳动教育与学科相互融合的体制与机制,打通学科壁垒,打破课堂、校园内外边界,通过主题式渗透,实践式融入,创新性研发,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横向贯通,让劳动教育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突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劳动教育意识、能力的培养,同时因地、因校制宜,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创造性地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设计了六大课程体系、96大主题项目的劳动主题学习。

通过研发小帮手家园生活课,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通过研发小主人校园责任课,培养小主人责任;通过研发小农夫田园体验课,培养小农夫情怀;通过研发小创客创园生长课,培养小创客思维;通过研发小工匠职员启蒙课,培养小工匠精神;通过研发社区公益劳动课,培养公民意识与责任感,从而形成六大课程内容体系,贯穿学校、家庭、社会三大领域,促进校内外融合,同时注重内容的渐进式、连续性,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尊重兴趣、基于经验、联系生活、多元选择、着眼发展”等原则,要超越简单的体力劳动教育,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拓展与丰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从事创意活动,体验过程。在滴下汗水、体验艰辛的同时,满足好奇心,体验发现的欣喜。在劳动实践、劳动创造的同时,增强审美发现、艺术创作的喜悦,使劳动教育课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在育人模式的转换中形成立德树人的劳动教育新样态,教育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小学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