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防疫管理工作策略探究

2021-05-17刘世强郑爱翔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防疫辅导员管理工作

刘世强 郑爱翔 苗 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对于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了重大威胁,同时也是对于整个教育系统的一次严峻考验。近期以来,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与稳定,各地院校疫情防控工作已逐步进入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的重要指示,积极采取严密精准的措施防控校园疫情,努力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在重大疫情面前,高职院校作为人员流动的密集地,各地返校学生情况复杂,校园安全影响因素众多,存在着巨大的防控风险。这样一场全民总动员的防控阻击战,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应急管控及育人工程的一次“大考”。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辅导员,奋战在学校严防严控重大疫情的第一线,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针对高职院校疫情防控,探究辅导员防疫管理工作策略成为契合时代主题与实际需要的重要课题。

1 应对重大疫情时高职院校辅导员防疫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1 社会群体和谐安定的必然要求

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大学生既是社会“普通人”,同时也是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社会对于大学生有着更高的期待。尤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作为社会一线技术人才的核心力量,不仅仅承载着万千父母的家庭梦想,而且肩负着社会发展的未来希望,他们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学习成长、职业提升等受到社会大众的格外关注。然而,在全民战“疫”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出现思想认识偏差、过度休闲的生活作风以及心理防线脆弱、职业素养缺位等问题。在返校的大学生中,还存在无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瞒报行程、擅自返校、聚会聚餐、走亲访友、散播不实疫情信息等诸多失范行为[2]。这些在应对重大疫情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方面不利于高职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时刻警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实效方面亟待加强;另一方面扰乱了全民协同战“疫”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在重大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社会的和谐安定对于高职院校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提出了现实的客观要求和更为严格的工作标准。

1.2 大学校园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仅对社会秩序和经济生产造成了重大冲击,而且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习就业带来了持续性影响。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是各院校的首要政治任务,需要学校各部门密切合作、高效运转,师生员工群力群策、共克时艰。在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之时,高职院校党政干部应发挥应急预案顶层设计的领导作用,学生工作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抗疫的战斗堡垒作用,而辅导员则承担着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守护者的重要责任。辅导员防疫管理工作是学校疫情防控工程的基本单元与重要基础,不仅直接关系校园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部署及实际执行效果,而且深刻影响师生共建群防群治严密防线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进一步而言,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是否有能力应对及处置各类校园危机事件、防范与化解其他重大安全风险,担负起保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持校园长治久安的重要责任。

1.3 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的客观要求

青年学生是社会大众中最活跃的群体,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社会现象及重大事件有着突出的个人想法和心理行为。不少学生每天通过手机或电脑浏览着充斥在网络空间的各种负面消息,刷抖音、写评论等竟然逐渐成为了生活日常。久而久之,非理性的信念和情绪会逐步引发更为严重的负面思维,以致影响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正面的、健康的思想。进入后疫情时期,大批量学生重返校园,从家庭生活状态到校园生活状态的新变化与新常态,势必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新挑战与新要求。面对重大疫情对于大学生造成的现实而深刻的影响,辅导员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察觉力和坚决的执行力,尽早研判大学生在面临疫情考验时可能出现的思想认识、政治立场、舆论意识、法律意识、心理危机以及家庭关系危机等诸多衍生问题。毋庸置疑,全心全力维护学生群体的安定,其落脚点在于维持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2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防疫管理工作存在的现实困境

2.1 思政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滞后

高职院校青年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思想、心智、辨识和承受能力尚且不够成熟,缺乏抵御风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疫情期间,地方院校出现过学生尚在隔离期却私自返校并且隐瞒实情的情况,一度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在客观上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进一步警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法治意识教育的滞后性。以往常规的思政教育主要通过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开展,然而在应对重大疫情新形势时,学生管理工作已从线下切换为线上模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裂变式发展,信息传播愈发趋于互动式、立体化与全方位,这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主体结构关系逐步发生变化,思政教育的现实路径也发生重大转变。

当今的新媒体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在网络空间,传播快速、交互性强、影响广泛。不可忽视的是虚假信息或者谣言会损害全民抗击疫情所付出的努力,社交媒体加速了错误信息的传播与扩散,进而导致“谣言传染病”。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往往易于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的特点,迅速引爆舆论热点。网络舆情乃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则处于意识形态领域中最活跃的主战场,对于网络舆论阵地的引领和把控能力已然成为舆论引导工作的新标杆,甚至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综合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这对于辅导员舆论引导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2.2 实习实训环节存在安全管控隐患

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对于实习实训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得到重视与深化,高职院校学生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说,要远离相对熟悉的大学校园而到较为陌生复杂的企业环境中工作生活,对于辅导员而言,则面临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不可控因素的增加。

学生管理机制是实现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托,是辅导员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实习实训环节中,想要达到精准排查、快速行动、及时把控、实时反馈的工作效果,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疫情特殊时期对于辅导员应急管理能力的要求不仅仅是现阶段的重大考验,疫情没有结束,高要求、高强度的应急管理绝不可能提前收工,而在此过程中,辅导员的应急管理素养也必将在各种实际工作状态下不断接受检验,实时查找工作短板问题,进而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应急管理实战能力。从长远角度来考虑,辅导员应急管理素养的强化与提升乃是学校长治久安、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的必然要求。

2.3 防疫管理工作方案实际效能欠缺

墨菲定律警示,重大事件的爆发,往往源于长时间多层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将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以某种方式显现出来,而后继事物的衍生发展更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料。重大危机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取决于客观要素的复杂和主观因素的懈怠,倘若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没能前置工作计划和应急方案,没有科学化精细化制定工作实施细则,则难以防范和规避墨菲定律所揭示的可能恶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各地院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对于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工作指导意见的执行程度是有差异的,加之职业院校之间在顶层设计、人员配备、物资储备、方案制定、工作落实、学生数量、生源类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高职院校疫情防控实际效能的缺失。面对当前及今后的疫情防控新形势,行之有效的防疫管理工作方案尤其关键且迫切,其在防疫过程中所发挥的效力值得高度重视。

2.4 学生心理及家庭关系矛盾激化

重大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据南方医科大学研究显示,69.47%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认知程度高;焦虑情绪发生率是26.6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23.19%、2.71%、0.70%;抑郁情绪发生率是21.16%,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及重度分别是16.98%、3.17%、1.01%[3]。由此可见,疫情防控过程中以及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充分重视与持续关注。相较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学习积累和教育成长更为薄弱,有可能导致心理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更加脆弱。

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改变了大学生以往“放假在家休息,开学返校学习”的固定模式,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习就业甚至家庭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家生活,有更多的机会和亲人相处,与此同时却也对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完成线上教学任务,安心陪伴家人,保持和睦的家庭关系。然而,有部分学生则认为是“被动”回归家庭,本该自由的学习生活状态却被强加了父母亲人的意愿,毕业班学生还同时需要面临毕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于是学生内心逐渐产生了反感甚至是抵触的负面情绪,在重大疫情高压下不可避免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激化出家庭关系矛盾。

3 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防疫管理工作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持续性冲击,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考验与新常态。后疫情时期新形势下,在分析防疫管理工作存在的多层面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构建以思想认识和意识形态为第一关口、以校内教育管理和校外安全管控为基本抓手、以工作模式和反馈体系打造实战利器、以心理疏导和家校联系守护心灵家园的“四维联动”防疫管理工作策略,如图1所示,扎实稳固编织高职院校群防群治工作网络,逐步创造校园疫情联防联控新局面。

图1 高职院校辅导员“四维联动”防疫管理工作策略

3.1 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引导和意识形态引流,严把应急管理第一关口

思想和意识是每个人对于事物做出判断和行为的内驱力,必然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口。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想要做好这第一关口的守护者,必须先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高职院校无疑是思想认识活跃、意识形态复杂的区域,高职院校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渗透与影响,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对舆情事件进行评估与研判,果断采取行动以有效把控思想认识和意识形态局面。

当务之急依然是要坚守高校疫情防控阵地,持续推动疫情防控与育人工程深度融合,逐步把思政教育的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为重大疫情防控提供思想保障,坚定大学生疫情防控的坚强信心,引导大学生直面思想困惑,澄清重大事件与重大问题,时刻警惕重大舆论背后的意识形态偏见[4]。在面对重大疫情和重要舆情的双重挑战之时,辅导员应策马扬鞭主动充当学生思想认识引导教育的先行者和摆渡人。一方面,不断强化自身意识和知识储备,主动对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升应急管理工作实战能力。另一方面,自内而外、由己及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强化风险意识,关注主流形势,传播青春正能量。

舆论引导不仅关系防疫工作是否具有实效,同时也关乎学生群体凝心聚力,甚至影响着全民战“疫”的信心。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具有发生即时性、传播互动性、内容多样性及群体极化性等特征,因此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5]。首先,在学校管理层面,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问题,成立由宣传部、团委、学生处等多部门联合组成的舆情指挥小组,为舆论引导工作提供组织保障,重点负责科学监控和掌握各类舆论热点,通过“两微一端”等官方媒体渠道第一时间发布学校疫情相关信息,以正视听,稳定学生情绪,防止进一步引发舆论连锁反应。其次,在学生教育层面,辅导员应努力将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将舆情研判、预警、引导等具体工作做实做细,积极发挥“意见领袖”作用,主动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在后疫情时期坚守舆论阵地,主动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对于学生集中出现的消极的、错误的思想及言论进行劝诫教育,严防各类造谣传谣、激化矛盾的现象,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交流平台,为学生们分享战“疫”的感人事迹,传播中华儿女“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最强音,凝聚全民战“疫”的强大力量,为学生们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3.2 合理统筹校内教育管理和校外安全管控,夯实长期有效防疫机制

随着全国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好转与稳定,高职院校疫情防控工作进入联防联控新阶段。结合当地防疫政策实际情况,以及学校防疫管理具体工作部署,当前校园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的基本抓手在于统筹兼顾校内教育教学管理和校外实习实训安全管控,通过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机制、提升应急管理素养来夯实长期有效的防疫机制。

对于校内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重点涉及学生分类监测管理、返校区分隔离以及课程教学管理。其一,依据学习层次、培养方式、生源属地类别等进行学生分类监测管理,建立“学院—班级—宿舍—学生”分层管理模式,辅导员担任学生监管负责人,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及生活状况。其二,结合学校防疫工作实际情况,有序组织返校学生区分隔离,特别关注学生返校之日前14天期间的身体监测情况。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校坚决实行封闭式管理,如有因特殊情况确需外出的,由学校责任部门审批及报备,有辅导员负责“一对一”动态跟踪与联系,以确保校内学生群体的安全和稳定。其三,返校之后在隔离期以内,统一采用线上授课方式;隔离期以后,则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此外,关于疫情特殊时期的课程建议,除常规的专业课之外,应当注重补充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引入医学防护等相关的资源共享课程。

相较而言,校外实习实训安全管控工作更加复杂化,不可避免存在更多不可控的管理因素。随着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模式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也相应的由原本单一的身份转变为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不仅要接受学校的教育管理,按要求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而且要接受企业的实习实训管理,按照准企业员工的工作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应明确校企双方管理责任,强化实训安全意识,共建学生管理平台[6]。在疫情应对过程中,辅导员作为学生监测管理负责人,强化疫情排查意识,提高危机排查能力尤为关键,必须深化排查严密防控,第一时间掌握校外学生身体状况及其动态信息,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管理制度,坚持贯彻“全覆盖、无死角”工作要求,同时积极争取企业管理人员的协同配合,共同组建多部门多层次排查队伍,将排查工作精准落实到每个学生,及时指导各类实习实训学生按照防疫政策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青年学生群体是辅导员管理工作最直接、最鲜活的对象,健全学生管理机制是提升辅导员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到尽早发现、尽快处理、及时反馈,则必须以学生管理体系为依托。此外,辅导员在个人的学识涵养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之上,应注重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储备,适时学习掌握涉及校园危机事件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强化个人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素养,逐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以此夯实长期有效的防疫机制。

3.3 科学制定工作模式和反馈体系,完备防疫管理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行为方式,坚决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运气”之类的消极态度或错误想法,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松懈。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疫情时,更应该防微杜渐,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模式和反馈体系,不断完善防疫管理实施方案,以充足的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

进入后疫情时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迎来群防群控新常态,更多院校开学复课,更多学生返回校园,疫情防控系列重点工作始终不容懈怠,要求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人人尽心尽责,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三步曲”工作模式,齐心抗疫,防患于未然。

疫情防控“三步曲”工作模式:返校前,精细摸排审查,严把开学复课第一哨岗;返校中,科学处置安排,稳步推进开学报到事宜;返校后,精准防控管理,持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体而言,返校前的重点工作在于精细摸排学生身体状况及行程动态,建立多层级排查情报及信息反馈队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情况审查,尤其关注返校前两周的身体状况及返校前一周的行程动态,精准掌握学生返校具体时间、出行方式、同行人员等相关信息,熟练掌握疫情防控信息技术,实现“全方位、网格化、无遗漏”信息审查。返校中的重点工作在于科学有序组织开学报到事宜,学生返校当日,经学校门岗查验、体温测量确认学生情况,正常的进入报到注册程序,异常的则执行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工作流程。返校后的重点工作在于精准实施校园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涉及学生日常健康与课堂管理、学生宿舍发热应急处置等重要方面,严格执行早、中、晚“一日三报告”制度,宿舍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持续维护校园安全及学生群体稳定。

学校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队伍在应对重大疫情过程中,须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培训演练,稳步建立应急实战演练长效机制[7]。辅导员应全面细致学习演练,针对疫情防控的思想认识引导、意识形态引流、危机排查能力、快速处置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各专项模块培训内容,做到“精细化学习,精准化实操”。辅导员应主动配合实战演练长效机制的工作安排,尤其重视由热点、难点问题而可能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充分利用不同的场合与机会,定期进行疫情防控、自然灾害、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校园暴力等校园危机事件的培训演练,同时在应对与处置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提升意识、总结规律,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法。

3.4 深化细化心理疏导和家校联系,坚守疫情防控心灵家园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面对重大疫情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时,辅导员应及时察觉并主动行动,积极发挥“知心朋友”的作用,合理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关怀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显示,自我关怀能够在消极的生活事件中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减少个体对于自我的攻击,同时避免其对于消极事件的过度思考,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8]。辅导员通过引导学生掌握自我关怀的调节方式,从自身心理建设出发,由内而外逐步培养自主发展驱动力,提升个体发展核心能力,从而不断促进学习成长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应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当前重大疫情所关联的事件,尽可能多以“战‘疫’英雄”“最美逆行者”等积极的、正面的感人事迹来给学生传输正能量,以此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的同时,关心自身的学习成长,勇敢放下每天刷新千百遍的手机,告别那些碎片化的、花里胡哨而又毫无养分的信息,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学习,保持足够的储备来成长。尝试着像对待好友一样的对待自己,像相信知己一样相信自己,当遇到疑惑、苦难、失败等问题之时,既要敢于面对现实,更要勇于正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坚定的思想迎接个人的境遇。

此次重大疫情发生蔓延之突然,传播范围之广泛,持续时间之长久,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始料未及的,也必将是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本该像往常一样轻松休闲的假日时光,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加持之下,使得早已习惯了的学习方式、生活状态以及家庭关系进入了新常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发挥着先锋作用,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辅导员正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最真切的联系纽带。在后疫情时期,依然迫切需要辅导员把家校联系工作做实做细,努力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合起来,把家校联系实际转化为全员育人实效,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新格局。其一,帮助改变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应摒弃“家长心愿就是子女意愿”的老套理念,回归家庭教育本位,注重子女天性与兴趣的人本培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导向,逐步建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育人理念,不断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二,辅助改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内容并不只是家长里短的说教,也不应局限于“中庸之道”思想,而应该在子女的成长教育上烙上“大国工匠”思想的印记。在家庭生活及教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优良家风的培育和传承,同时培养子女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逐渐塑造“爱小家,为大家”的社会文明新风尚,不断教育引导子女为个人图成长、为家庭谋幸福、为社会做贡献。其三,协助改进教育方式。当今的发展形势和社会环境已不同往日,教育方式不应生搬硬套以前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做法,而应立足于新时代新青年的特点,以当代青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言传身教,正面的积极引导远比负面的消极刺激更具成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齐心协力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青春健康的方式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素养、有活力的新时代工匠传人。

猜你喜欢

防疫辅导员管理工作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