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尿激酶溶栓与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

2021-05-17张文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9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余 威,陈 奎,张文华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脏肌肉突然发生坏死的情况,此状况多半是由冠状动脉持续性发生缺氧、缺血而造成的,急性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骨持续性疼痛、盗汗、恐惧等,临床仪器诊断显示为心电图异常及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等,若临床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危急状况。临床针对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手段较多,如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吸氧、抗休克治疗等,通过上述治疗能保证患者的梗死血管得到再次疏通,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减轻其疾病症状[1]。本研究将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展开系统化分析,对比研究尿激酶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从中筛选出110例依据“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均匀划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55~79岁,平均(67.52±3.8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8 h,平均(8.99±0.51)h;梗死位置:右心室梗死11例,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24例。观察组55例患者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56~80岁,平均(68.66±4.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9 h,平均(9.06±0.53)h;梗死位置:右心室梗死13例,前壁梗死21例,下壁梗死2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试验均衡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在对应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接受降压、降血脂、控制血糖、持续吸氧、调整心肌结构及抗心肌缺血治疗。患者病情控制平稳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尿激酶溶栓(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0647,规格:1万U/10瓶)治疗:取200万U的尿激酶与0.9%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滴注,以6 000 U/min的速度滴注1 h,在尿激酶滴注前静脉注射2 500~10 000 U的肝素[2-3]。观察组患者行PCI:术前监测患者的血压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35,规格:100 mg∶36片,使用方法:每天80~3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5,规格:每片75 mg,使用方法:初始用量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以后每天75 mg,每天用药1次[4])。在手术治疗中若发现患者存在血栓,应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抽出血栓后再行PCI,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球囊扩张,以1∶1的比例选择支架植入。术后加压包扎血管,并在4 h后注入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比观察[5-6]。

1.2.2观察指标

1.2.2.1血管再通率 溶栓再通判断标准如下:(1)胸痛症状得到缓解;(2)经心电图检查2 h内其最高ST段回落程度大于60%;(3)心肌酶在14 h内出现峰值。PCI再通判断标准:血流分级为3级,其支架残余狭窄低于20%。

1.2.2.2心功能指标 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检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2.2.3焦虑状态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情绪,50分为临界值,分值随情绪变差而增加。

1.2.2.4QT离散度(QTd)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用12导联心电图测量患者QT间期,记录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QTd的平均值。

2 结 果

2.1血管再通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0.91%(50/55),对照组为74.55%(41/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 3,P<0.05)。

2.2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对比

2.3SAS评分和QTd值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QT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以上各数据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QT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和QTd值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数不断增长,广泛以中老年为主,此类患者大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疾病等慢性疾病。有研究调查,这些疾病均是造成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会导致血脂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肌供血不足和心肌坏死[7]。

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目的是疏通梗死血管,促使心肌血液正常循环关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是临床常用方式之一。尿激酶是从健康人的尿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酶蛋白,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有效降解血管中的纤维蛋白原,进而发挥溶栓效果,本品还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药物之选[8-9]。PCI能够直接疏通梗死动脉血管,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保证心肌血液再次灌注,从而降低心脏功能的损伤[10]。与尿激酶溶栓相比,PCI的风险低,血管再通率高,能快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患者的心肌细胞梗死面积,平复患者的焦虑心情,进而降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11]。本研究结果对比得知,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且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更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QTd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案具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在血管疏通和改善心功能、降低疾病风险方面选择PCI的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采用PCI的效果更佳,患者的心功能和动脉血管再通率得到明显提高,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