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2021-05-17张静静崔杨颉
王 丽,张静静,李 爽,崔杨颉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焦作454000)
艾滋病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诱发的免疫缺陷疾病,HIV 会攻击破坏人体CD4+T 淋巴细胞,破坏免疫功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 艾滋病尚无根治方法,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可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长期的抑制性治疗,延长其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3]。 抗病毒治疗需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良好疗效依赖于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但实际临床中患者耐受性、服药依从性差,抗病毒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5]。 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6]。 近年来,在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护理中常应用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借助图像并运用启发方式提问代替传统单向灌输教育,临床实践效果满意[7-8]。 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将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1 日~2020 年6 月1 日收治的100 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第3 版(2015 版)》[9]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 ~75 岁者;③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者;④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与理解能力者;⑤患者或其监护人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入组前病情不稳定,急性期感染者;②机会性感染者;③合并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的疾病者;④肝肾功能障碍者;⑤有精神疾病病史者;⑥存在视、听、说功能障碍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 例。 对照组男36 例、女14 例,年龄20~58(32.56±8.74)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8 例,性传播42例;婚姻状况:未婚31 例,已婚10 例,离异5 例,丧偶4 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6 例,高中或中专14 例,大专及以上10例。 干预组男34 例、女16 例,年龄20~56(31.68±8.24)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10 例,性传播40 例;婚姻状况:未婚30 例,已婚12 例,离异5 例,丧偶3 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4 例,高中或中专12 例,大专及以上14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抗病毒治疗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口头健康教育、组织讲座等,每周1 次,每次45~60 min。 干预组给予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 ①设计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工具。 科室内医护人员以《艾滋病诊疗指南第3 版(2015 版)》《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艾滋病临床护理经验等为依据,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为中心,遵循交互式健康教育理念,设计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看图对话交互式教育工具,教育内容包括抗病毒治疗、日常护理,其中抗病毒治疗包括疾病发病机制、抗病毒治疗机制、抗病毒治疗预期效果、达到一定治疗效果的要求4 部分内容,日常护理包括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加强运动锻炼)、心理调节
(向专业医护人员寻求心理疏导、自我心理护理)、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皮肤感染肺部感染、腹泻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定期复查(预约就诊流程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远离毒品(不滥用毒品,严格避免血液接触)6 个部分内容。 ②实施教育。 患者住院期每周定期组织2~3 次健康教育,每次1~2 h,患者住院后通过微信群组织线上健康教育活动,线上健康教育前2 d 提前预告活动,保证患者均能够参加,每周2~3 次,每次1~2 h。 根据看图教育工具内容分次进行健康教育,每次健康教育首先由护理人员根据看图对话工具图像进行简单讲解,调动患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组织患者对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图像进行讨论、学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进行患者间的交互式互动学习;再由护理人员以问题为中心引导患者思考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遵医用药及服从医疗干预的重要性,进行护患间的交互式互动;讨论完毕后进行患者间的分享,加深记忆,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以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分别于干预8 周、干预12 周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内容包括遵医用药、安全性行为、不滥用毒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情绪平稳、定期复查7 项,分为完全依从(7 项全部遵守)、基本依从(遵守3~6 项)、不依从(遵守<3 项),依从率(%)= (完全依
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②心理弹性:于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包括韧性、力量、乐观3 个维度共25 个条目,各条目5 级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③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24 周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HIV-BREF)[11]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支柱领域6 个领域共31 个条目,各条目采用1 ~5 分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④治疗效果:于干预前、干预24 周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流式细胞计数单平台法检测CD4+T 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病毒载量,评价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8 周、12 周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 评分比较 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HIV-BREF 评分比较 见表3。
2.4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4。
表1 两组干预8 周、12 周后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表2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韧性力量乐观干预前 干预12 周后干预前 干预12 周后干预前 干预12 周后干预组 50 25.34±4.36 29.69±5.29* 13.27±2.18 18.79±2.57* 7.86±1.49 12.93±2.56*对照组 50 25.27±4.24 27.48±4.68* 13.52±2.26 16.14±3.13* 7.43±1.54 11.38±2.31*t 值 0.081 2.212 0.463 4.627 1.419 3.179 P 值 0.935 0.029 0.644 <0.001 0.159 0.002
表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HIV-BREF 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HIV-BREF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独立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环境领域 精神支柱领域干预组(n=50)干预前 8.56±2.08 9.48±1.90 9.49±1.22 9.73±1.82 8.42±1.42 9.48±2.13干预24 周后 13.24±2.11*△ 12.74±2.43*△ 12.86±2.51*△ 13.32±2.11*△ 12.68±2.17*△ 14.34±2.87*△对照组(n=50)干预前 9.83±2.04 9.56±1.87 9.34±1.18 9.69±1.12 8.38±1.43 9.56±2.21干预24 周后 11.32±1.86* 11.53±2.02* 11.17±2.23* 11.48±2.16* 10.97±2.41* 11.64±2.52*
表4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效果比较(±s)
表4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效果比较(±s)
组别 n 病毒载量(拷贝/ml)CD4+T 淋巴细胞计数(个/μl)干预前 干预24 周后干预前 干预24 周后干预组 50 5.58±1.21 2.84±0.57* 160.73±31.72 315.68±56.43*对照组 50 5.62±1.24 3.32±0.73* 158.52±26.76 374.93±48.42*t 值 0.163 3.664 0.377 5.634 P 值 0.871 <0.001 0.707 <0.001
3 讨论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艾滋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12]。 现阶段艾滋病尚无彻底根治方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目前最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治疗措施,可抑制HIV 复制,重建患者免疫功能,减少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生及患者病死风险,延长艾滋病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使艾滋病成为可以控制的慢性传染性疾病[13]。
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保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键环节,有研究数据显示,艾滋病患者保持95%以上的治疗依从性方可保证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但实际临床中艾滋病患者因疾病本身及社会对该疾病的歧视、误解等,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精神负担较重,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存在负性情绪,心理弹性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现状,不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14]。 健康教育是提高临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有效干预手段,目前健康教育模式多种多样,不同模式的教育效果也存在差异。 通过健康教育简单地为患者提供信息并不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后能够使患者掌握并运用教育知识,促进其行为改变,才能真正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 而传统健康教育主要为说教式、“填鸭式”灌输的教育模式,施教者与教育对象缺乏必要的互动,难以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育效果并不理想[15]。 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侧重于知识理解与运用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融合苏格拉底式教育理念、同伴互助式教育理念、构建主义学习观点、跨理论模型理念,最早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 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能够借助图文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工具引导患者主动进行提问和讨论,教育重点内容为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使患者主动学习,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6]。 林艳霞等[17]将这一教育模式运用于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也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 本研究将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用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设计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日常护理两大方面有关的看图对话交互式教育工具,通过图片、对话、文字3 种教育媒介形成交互式应用,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彼此强化形成积极效应,患者与患者之间、护理人员与患者间均形成积极互动,易于患者理解并接受的健康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掌握并运用知识,实现行为改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8 周、12 周后,干预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 周后干预组CD-RISC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弹性水平,使其较快接受抗病毒治疗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4 周后,干预组病毒载量、CD4+T 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及WHOQOL-HIV-BREF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通过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干预,能够保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弹性,使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降低疾病本身及外界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关。
综上所述,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给予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从而保障抗病毒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