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平市延平区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及球孢白僵菌防治效果

2021-05-17周忠康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僵菌虫口毛虫

周忠康

(南平市延平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福建 南平 353000)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山东、贵州、陕西等25个省份,1 a可发生2~5代[1-2]。马尾松毛虫是危害我国南方松林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之一[3-7],幼虫可取食马尾松(Pinusmassoniana)、黑松(P.thunbergii)、海南松(P.fenzeliana)、黄山松(P.taiwanensis)、湿地松(P.e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等多种松树,以马尾松受害最为严重[8];轻则导致松树生长迟缓、松脂减少,重则造成整片马尾松枯死,形似火烧[9],对松林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近年来,闽西北地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有加重趋势,受害的林分长势衰弱,导致对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等病虫害抵抗能力减弱,显著降低了松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0-11]。

马尾松毛虫常以4~5龄幼虫在马尾松树皮下、周围矮小树丛以及杂草中越冬,翌年春季越冬代幼虫开始危害,是初夏第1代害虫爆发的重要虫源[12]。因此,对越冬代幼虫进行防治是减轻当年虫害的重要手段。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以下简称白僵菌)对松毛虫类害虫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在生物防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防治松毛虫的主要菌剂[13-15]。

为明确闽北南平市延平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趋势,本研究调查了近10年延平地区19个乡镇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发生情况,并测定不同剂型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力,同时在林间进行防治效果验证,以期为推广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延平地区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调查

1.1.1 监测区域概况 监测区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118°16′~118°28′E,26°34′~26°43′N),海拔多处于300~400 m之间,地形为低山丘陵,东南坡向,坡度23°;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3 ℃,无霜期286 d,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 660 mm。监测区植被为15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平均树高13 m,郁闭度0.7;林下主要为芒萁骨、菝葜、铁芒萁等蕨类植物和小刚竹等小灌木。

1.1.2 越冬代调查与统计 2010—2019年采用标准地对角线法[9,16]调查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危害率。设置10个20 000 m2的标准地,在标准地对角线上选取30株标准木,在标准木距离根茎1.3 m处削去粗皮并涂上黏虫胶和捆绑10圈草绳,分别在第10、15、20、35、50天统计黏虫胶和草绳内的虫口数量。温度>10 ℃时,检查针叶丛、枝条上有无幼虫栖息或取食,地面是否有新鲜虫粪及数量;温度<10 ℃时,检查2 m以下树干基部(老皮、树缝间)的虫口数量。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17]设定马尾松毛虫危害等级,轻度危害:≤13头·株-1,中度危害:14~30头·株-1,重度危害≥31头·株-1。

1.2 白僵菌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病力测定

1.2.1 虫源采集与菌株获取 2019年4月上旬,在南山镇南山村086林班73大班070小班林分(118°34′66″~118°34′68″E,26°61′43″~26°61′44″N,海拔425 m)内采集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4~5龄)。在室内养虫笼(长×宽×高=50 cm×50 cm×50 cm)内饲养2 d后,挑选健康幼虫转移至新的养虫笼中。笼内置广口瓶(250 mL)水培新鲜松枝,其针叶供幼虫取食,每笼30头幼虫。供试白僵菌粉剂由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提供,含孢量为10×109个·g-1、活孢率98.1%和含水量10%。

1.2.2 室内致病力测定 采用孢子悬浮液和喷菌粉两种方法测定白僵菌菌剂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病力。(1)孢子悬浮液。将白僵菌菌粉加入0.3%(w/v)的吐温-80溶液进行充分振荡,通过梯度稀释,配制成1×109个·mL-1的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悬浮液装入微型喷雾器中,对养虫笼(每笼30头幼虫)内有幼虫的新鲜松枝喷雾,每笼施药100 mL。(2)白僵菌粉剂。使用微型喷粉器进行喷粉,每个养虫笼(每笼30头幼虫)喷10 g。两组试验以喷等量清水作为对照。每组重复3次。每2天向广口瓶添加蒸馏水至瓶口5 cm处,保持松枝及针叶新鲜,每5天更换一次松枝。于3、5、7、14 d后统计各组累计死亡虫口数和僵虫数并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

1.3 林间防治试验

2020年 4月上旬,在南山镇南山村086林班内设置防治试验样地,防治前调查虫口数量。选择阴天或晴天5:00—7:00林间稍有露水时,利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18 L,江苏省小松全能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在林间喷洒施药,白僵菌粉剂分别按0.375、0.750、1.125 g·m-2的剂量施药,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试验小区平均2 500 m2,每处理相距200 m以上。在小区内对角线上挑选10株样树作为调查样株,并用红漆标记;设立对照区,对照区不做任何处理。防治后3、5、7、14、28 d调查样树上虫口数量,并在样树下铺设塑料薄膜以收集死亡的幼虫及观察害虫的粪便量,统计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

1.4 统计与分析

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利用SPSS 2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死亡率、校正死亡率、虫口减退率、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18-19]。

2 结果与分析

2.1 延平区近10年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特点

图1 2010—2019年南平市延平区马尾松毛虫发生 面积及程度占比Figure 1 Ratio of occurrence area and degree of D.punctatus in Yanping District, Nanping City during 2010—2019

林间初步调查表明,马尾松毛虫的越冬代幼虫有虫株率达100%,平均虫口密度15头·株-1,最大虫口密度46头·株-1。马尾松毛虫在南平市延平区每3~5年便爆发成灾1次,严重时将马尾松枝叶取食殆尽以致整片林分枯死。从发生趋势来看,2010—2019年延平区马尾松毛虫总发生面积呈波动趋势,分别在2011、2016、2019年爆发,间隔周期约3~5 a(图1)。从发生程度来看,近10年来马尾松毛虫在延平区均普遍发生。2011、2019年存在局部大面积的重度危害,重度危害林分分别为84.5、107.4 hm2,各占当年总发生面积的9.44%、17.4%。其他年份多以轻度危害为主,仅在2015年全区危害等级保持在中度水平。

2.2 不同剂型白僵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2种剂型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室内毒力检测结果见表1。随时间推移,喷粉处理的马尾松毛虫幼虫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喷雾处理(P<0.01)(表1),且死亡速度较快。喷粉5 d后,马尾松毛虫幼虫死亡率达到72.8%,14 d时死亡率为83.7%,校正死亡率为87.6%;喷雾5 d后,死亡率为64.5%,14 d时死亡率为79.3%,校正死亡率为82.8%。

表1 不同剂型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室内毒力比较1)Table 1 Comparison of indoor toxicity of different dosage formulations of B.bassiana against D.punctatus

2.3 林间防治效果

2020年春季,采用10×109个·g-1白僵菌粉剂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表2)。与对照相比较,3种剂量对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方差分析表明,3种剂量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P<0.05),药后14 d时,施粉量1.125 g·m-2防治效果最好(85.3%),0.375 g·m-2防治效果较低(70.6%)。3种剂量均在施药后第14天虫口减退率达到最高,之后减退率基本不再增加(14~28 d),可见白僵菌防治在14 d左右就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防治后14 d,在林间可见长满白僵菌菌丝或孢子的僵虫(图2)。

表2 不同剂量白僵菌粉剂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防治效果比较1)Table 2 Comparison of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B.bassiana powder application against D.punctatus larvae

3 讨论与结论

图2 林间感染白僵菌的马尾松毛虫Figure 2 D.punctatus larvae infected with B.bassiana in the forests

对延平区近10年连续调查表明,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区域性爆发的特点,一般3~5 a为一个爆发周期。延平区19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为马尾松毛虫常发区,主要以轻度危害为主,中度危害次之,重度危害偶尔发生。马尾松毛虫爆发成灾主要与虫源、林分结构、天敌、气候环境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马尾松毛虫的爆发是从小面积、低虫口“虫源地”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加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虫口密度的监测,对防止马尾松毛虫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防治是抑制当年虫口密度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尾松毛虫防控的重点工作之一。南方地区春季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白僵菌在林间流行,在春季马尾松毛虫幼虫尚未明显活动与扩散期间,应用白僵菌防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生物防治手段。本文使用 含孢量为10×109个·g-1白僵菌粉剂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表明,1.125 g·m-2的用菌量效果最好,施菌14 d后防治效果可达85.3%,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防治技术。但白僵菌菌剂是生物制剂,防治效果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20-21],建议在推广应用时要充分考虑林间气候环境,选择有利于白僵菌萌发与侵染的天气施菌,以确保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白僵菌虫口毛虫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农业农村部——紧盯病虫监测抓好防控措施落实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用对双线卷裙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
山西运城:全面打响“虫口夺粮”保卫战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无人机喷撒白僵菌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不同培养盘对白僵菌生产的影响
毛虫与蛾子
毛虫和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