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NIHSS 评分及SS-QOL 评分的影响

2021-05-17李耀诩

智慧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氯吡尿激酶阿司匹林

李耀诩

(遂溪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广东 湛江 524013)

0 引言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俗称脑梗死或脑梗塞,具有较高的致残与致死率,对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进展性脑卒中多指脑卒中患者发病6h 至1 周,期间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为持续性加重,造成脑部局限性缺血缺氧呈现出阶梯式加重状态,该阶段的脑卒中具有进展快、发病急及预后差等临床特点,病情更加严重复杂[2]。临床多采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凝聚等方式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常用方案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或减轻血栓的扩展,进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3]。本研究以我院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及SS-QOL评分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100 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与进展性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相符;②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入选患者(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协议。排除标准:①全身感染性疾病;②近期内接受类似药物治疗;③合并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④大面积脑卒中;⑤颅内出血;⑥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根据抽签法,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均50 例:对照组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49~78 岁,平均(63.5±12.4)岁,病程7~80h,平均(43.6±5.7)h;观察组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51~77 岁,平均(64.2±12.5)岁,病程8~78h,平均(42.8±5.5)h。两组受试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数据相近,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100mg 阿司匹林(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1139)口服用药治疗,每日1 次,与75mg 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29)口服用药治疗,每日1 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3290),剂量20 万U/次,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 次。疗程半个月。

1.3 观察指标以及判定标准

评估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血小板相关指标、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情况。①血清血管指标包括:超敏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荧光偏振免疫法、酶动力学法测量。②血小板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分别采取旋转波球法、免疫比浊法测量。③疗效评判标准:患者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残疾程度为0 级,视为基本治愈;患者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89%,残疾程度为1~3 级,视为显效;患者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7~45%,视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情况者,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与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④采取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予以评估,评分范围0~42 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良好程度与评分高低成负相关。⑤选用SS-QOL(脑卒中专业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0~100 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评分高低成正相关[4-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评比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水平比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两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评比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水平比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两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00%,大幅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情况评比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NIHSS、SS-QOL评分比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NIHSS明显比观察组患者更高,SS-QOL 评分则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两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表4 两组患者的NIHSS、SS-QOL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的NIHSS、SS-QOL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数量也不断上升[8]。临床研究发现,进展性脑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治疗原则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等[9],且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较单一药物治疗更佳,对此,临床多采取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10]。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当下抗血小板的首选药物,前者通过对血小板氧化酶活性的抑制,预防血栓素A2 的生成[11];后者是一种受体拮抗剂,通过与血小板膜表面的腺苷二磷酸相结合,抑制了纤维蛋白原和腺苷二磷酸受体的结合而发挥作用[12]。但临床发现,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无法明显改善神经功能[13]。尿激酶提取于人体尿液,对纤维蛋白酶具有降解作用,从而溶解血栓[14]。还能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缓解血管压力,促进血液流动,提高血流量,且小剂尿激酶能改善侧支循环,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给,从而较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15]。

本次研究中,我院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经小剂量尿激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均大幅超过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剂量尿激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减少血小板聚集,控制病情发展。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00%,大幅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两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剂量尿激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NIHSS 明显比观察组患者更高,SS-QOL 评分则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小剂量尿激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与血小板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为神经内科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氯吡尿激酶阿司匹林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