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英语口语生态课堂构建

2021-05-17

关键词:词块英语口语因子

方 芳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然而就英语口语教学来说,目前中国高校研究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参与度不高,没有合理的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英语读写能力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口语参与度和水平也不太理想。因此研究生口语课堂亟需适应国家对高校学子培养机制改革的要求,大胆创新,建立合理的课堂教学体系来指导研究生口语教学,创建和谐的生态英语课堂。

一、研究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

口语能力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能力短板之一,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基础过于薄弱,良莠不齐。尽管研究生的思维很活跃,视野较宽阔,但很难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口语活动,也没有合适的文本来有效考核、测评并根据反馈调整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针对研究生英语口语的现状,很多学者提出在信息化手段的基础上利用翻转课堂来提高研究生口语的课堂效果。 如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口语教学将 MOOC 与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这种模式所带来的优势及问题[1]。莫永谊提出了基于 SPOC教学模式的研究生英语口语翻转课堂设计模式,包括课堂教学、内容、过程和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从而提高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质量[2]。

顾晓乐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学术英语口语交流微课,构建了学术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信心[3]。也有学者从其他理论入手探讨了研究生口语教学问题,如从 “需求分析”理论为出发点构建高校研究生 ESP 口语教学设计框架[4];以 CDIO团队项目学习为载体,通过“做中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交流能力[5]。部分学者还讨论了一些口语课堂的具体实践方式,如采用“基于角色需求的体验教学模式”来选择英语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角色分工合作完成任务[6];或利用英语演讲来提高口语教学效果等[7]。

国外的相关文献主要是从教学实践方式上来探讨二语习得的口语教学。如利用同伴反馈来合理评价和构建课堂设置[8];通过设置相关指标来评价和构建口语教学课堂:任务重复、课前计划、交流策略[9];利用多媒体来提高口语课上学生自学能力等[10]。

总体来说,研究生口语课堂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方法层出不穷,但多是从单一或少数几个角度来透视教学设置,没有把课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师生、生生互动的生态和谐课堂。因此,通过口语生态课堂制定合适的口头交际策略,组织形式多样的口头交际活动,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例可循,有话可说,达到课堂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口语生态课堂的建立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 海克尔于1866年把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教育也是一种多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发展过程。因此,从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出发,考察研究生口语课堂的生态循环体系,研究影响课堂生态的各影响因子,并最终建立相关评估系统,评测学生在完成规定项目时知识的流通率、周转率和周转时间,以及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不利因素,从而指导学生通过评估信息克服不利因素,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口语生态平衡体系。

(一)设立生态评价因子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研究生英语口语课堂生态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需求和口语环境设立生态评价因子,并参照课堂情况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生态因子为主要语言评价因子;外部生态因子为课堂生态的环境因素。教师要明确各生态因子对课堂生态的影响,设计评测量表,评估学生对主生态因子的转化能力以及外部生态因子的潜在影响,并进一步反馈到教学上。表1是以口语话题an unusual experience设计的生态因子表格。

表1 生态表格

围绕口语话题设置生态因子时主要考虑到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外两方面因素。其中,内因考察的是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包括词块和逻辑两大项。话题的内容是口语陈述的灵魂,但学生在表达时常常无话可说,或者只会用初高中的一些简单词汇,句式几乎没有变化,因此通过量表实现口语输入非常重要。此外,以往的口语输入大多以单词输入为主,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容易在表达时按照汉语习惯逐字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并填充成句子,表述结果带有严重的汉语思维,而且连词成句的过程颇费时间,造成表述时断时续,连贯性很差,因此在设计表格和生态因子时可以词块为单位,把相关单词的搭配词组或句子作为输入内容,学生在表达时可以信手拈来,不必考虑大范围的汉英转化问题,表达时只需要替换个别词即可,表达方式也更加地道。语音语调也是重要技能之一,和学生的英语基础息息相关,且涉及面太广,因此表格把此项内容归入词块一类,方便学生有例可循,以既定话题和内容为导向和依托,逐步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同理,语法部分的因子设置不推荐过多的语法限制,只选取和话题相关的语法专项即可,按照话题难度梯级设置内容难度,并在输入的词块部分体现出来,逐步引导学生的语法意识和内化能力。内容逻辑是口语基本功的另一重要板块。即使学生表达时滔滔不绝,但内容混乱,毫无逻辑性可言,那也是不成功的表述。所以分话题逐步介绍相关的signal words, 并引导学生有层次有逻辑地展开,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外部生态因子属于锦上添花的因素,可以进一步为口语陈述的丰富性添砖加瓦。其中的话题语境为口语练习打造了一个框架。 表面上,这样的框架似乎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和表达,但在学生口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漫天瞎聊其实是一种错误的选择,说得越多,错得越多,错误重复也越多,改变也会越困难。不过,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在话题的设置上可以慢慢扩大自由度。合作语境是为了加强学生课堂口语的训练,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文化语境是为了话题的拓展增加一些材料,由话题本身拓展到相关背景,尤其中西方文化背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在表述上更加有话可说,有深度、有宽度地展开内容。

(二)流通率分析

流通率原指生态系统中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的物质移动量。研究生口语课堂上的流通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相关生态因子的移动数量,即指学生口语生态因子的输出量。通过这项计算可以评测学生能否将课前以及课堂上输入的有效主题词块和句法结合语境和适当的口语任务展示出来,从而检测学生的输出效率和掌握程度。具体来说,可以按内外因子和难度分级来设置相应的分数作为计量值,通过学生的口语任务呈现情况计算分数,评测相关生态因子的流通率并估测目标的达成情况。仍以口语话题an unusual experience为例,在内部生态因子中,词/词组/句型共计16个,记16分,依托于此的语音语调、语法、逻辑各记5分;外部生态因子中,与主题相关的话题语境、合作语境、文化语境对内容的深入拓展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各记3分,即9分;最后合计40分。学生练习时可以以这些规范为标准,逐一核对练习。先熟读熟背相关单词和短语、句子等词块,再有意识地用重点语法逐层展开叙述内容,达到形式和内容的较好契合。如果想取得更好效果,则可以进一步查找背景信息,拓宽话题广度和深度。具体呈现时,以各项标准和分值为参考,了解生态因子的流通率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如学生得分32分,则说明该学生基本内容掌握得不错,各项都有兼顾,但在细节上仍需进一步提高。

(三)周转率分析

生态学中,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是建立在流通率的基础之上的跟踪测算。一般来说,在库中营养物质总量即输入口语内容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周转率越高,说明流通率越高,也即相关主题任务完成得越好;周转率越低,则说明相关任务完成得不理想。仍以上述例子为准,如学生完成相应任务的流通率计分为30分,总分为40分,则周转率为30/40=0.75, 属于中等偏上的分数,但离优秀仍有段距离。在总分为100的情况下,可直接以学生得分为周转率,但各主题表格得分设置差异性很大,牵涉到的生态因子数量也较多,总分数值很难统一,所以通过周转率的计算得出输出与输入比可以更明确地了解学生的表现,也方便学生自测和互测。

(四)周转时间分析

周转时间=库中营养物质总量/ 流通率,为周转率的倒数。一般来说,周转时间和流通率成反比。周转时间越长,说明流通率越低,也即该学生对于相关主题任务完成得不理想。此项评测是对学生口语流利性和连贯性的评测要求。以上例为准,如学生得分为32分,则周转时间为40/32=1.25;若得分为35分,则周转时间为40/35=1.14;若得分为38分,则周转时间为40/38=1.05。得分越高,周转时间越短,学生在表达时的流利性和连贯性越好。以往学生在练习口语时,过多关注的是语言内容,而忽视了时间和连贯性,以致形成磕磕绊绊、结结巴巴的表达习惯。该项指标的设立也能提醒学生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对连贯度的自省与互查,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进,而不是等到内容完全掌握后再练习连贯度,否则一旦养成了断断续续的表达习惯,后期再改正就很难了。

三、反馈分析及对策

结合上述评测结果,教师要分析学生在完成相关口语任务时表现不佳的原因并做调整,以便对下一阶段的任务有反拨作用。实际上,具体操作中存在三种负反馈情况:积累、浓缩和放大。积累是指研究生英语口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对于词块、句法理解较弱,对于输入的生态因子难以转化输出并逐步积压,造成表达的进一步弱化;浓缩则是指研究生英语口语课堂上部分同学不善于结合话题语境、合作语境和文化语境等进行口语表达,语言乏味,没有活力,言之无味;放大指的是学生的口语基础不同,在开展口语合作学习或情境交际学习时,如果分组不当,会造成口语基础较好的同学表现更好,而口语基础较弱的同学表现更差,两级分化会进一步拉大,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要适时进行调整。如果存在着过多的积累现象,就要加大研究生语法、词块等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如果浓缩现象突出,则可以引导他们课后多查阅一些资料并和大家分享,拓宽眼界和视野;如果两级分化现象有所放大,则要注意调整分组,以先进带动后进。经过反馈后,可继续调整生态因子的设定,融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流程图

教师可以利用该表反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学生也可以利用该表进行自测,生生之间还可以互测,以便在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后可以自我反思、改进和完善。这种有意识的自我反馈可以明显改善内容的丰富度,语音、词块和语法的准确度,逻辑的合理度以及表述的流利度。但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自我反馈的效果通常有限。因此,还可以展开生生之间的同伴反馈。同伴反馈指的是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同伴给予的有助于完成或改进任务的有形或无形的反馈。同伴反馈不仅有助于完成任务,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以往的课堂反馈偏主观化,而生态因子的反馈表格可以让师生和生生之间传递更具体的评价信息,老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创建反馈表格,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优势表述方式并对照提高。

在自我反馈和同伴反馈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指导和评估学生的反馈,并补充和更正一些必要的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做“反馈之反馈”,这样才能让他们了解问题的所在,并进一步提升反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结语

研究生口语课堂建设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久以来,口语课堂在任务的设置和结果的评测上主观性很强,很难对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引导。学生在自我练习时,也无凭无据,练习的盲目性很大,结果往往不如人意。而通过生态课堂的构建方式,设置具体的生态因子和分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练习的方式和方向,并计算相应的分值和成绩,既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设置提供参考,挖掘主题难点和重点,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自我评测,有表格可依,有标准可测,甚至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补充相关词块和语境来进一步提升自己。因此,生态课堂构建是值得研究生口语课教师去尝试的一种教学新理念,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也会有所提高,真正符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词块英语口语因子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如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词块理论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词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名人演讲中词块使用特点探究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